第312章 太子先行動

  長風殿,外堂西側新換的那面牡丹錦屏前,鄭夫人倚著一個軟囊,這年的元日她覺得特別的疲累,都是因為賀氏那個蠢婦!冷嘲熱諷、落井下石,哪怕她一貫不把一時的冷遇上心,這回也難免被賀氏撩起了怒火,哪怕回到了長風殿,見不著賀氏那張令人憎惡的面孔了,胸臆里還像充斥著滿腔的狼煙,喘息時,鼻腔都覺火辣辣的。

  宮女捧來了一盞剛煮好的茶湯,鄭夫人卻連手指頭都不想動彈,她現在其實更想喝一碗冰梅湯,可這時節,的確不宜飲用冷飲,鄭夫人不願讓他人看出她的怒躁,微睜著眼,瞧著茶湯浮升的煙氣,此時她才覺得原來自己是懷念往年的元日的,往年此時,好些女御都圍著她談笑,耳朵邊熱熱鬧鬧,原是不覺聒躁的。

  現在,她的身邊也只有個母族的小輩相伴了。

  剛想到娜莊,娜莊就推開隔扇進來了,鄭夫人才坐正了身體,讓娜莊來她身邊:「茶還溫著,我今日不想飲茶,你用吧。」

  鄭夫人打量著娜莊,正值青春的女子,眉眼天生端正秀麗,難得的是沒有庶女畏縮的情態,其實比流徽更添一股沉著端方的大氣,如果是嫡出,那就毫無瑕疵了,鄭夫人不由也覺得惋惜。

  「夫人,中女史拒絕了我的示好,說乃是乾陽殿人,故而……不宜過多私交。」

  鄭夫人冷哼一聲:「她這話,也就只糊弄你罷了,不過王瀛姝的確是個謹慎人,頭腦也極靈活的,我是越來越看不透她了,讓你和她接觸,也只想弄明白她和她母族之間的關聯,今日她疏遠你,說明兩個極端,要麼於江東陸而言,她比陸妍份量更重,要麼就是她完全不將母族放在眼裡。」

  于娜莊自然不會拾腔。

  鄭夫人又道:「三郎查處潘持,簡直就是任性而為,不過也算他誤打誤撞吧,這個事案,居然能引出賀氏母子一個大鬧乾陽殿,一個大鬧罪役所,潘持這樣的小角色根本就難入賀氏的眼,賀氏竟然豁出去這樣鬧騰,肯定有什麼要命的把柄落在了潘持手上。

  這個事情我有警覺,王瀛姝能無反應?她和賀氏可一早就結下了梁子,我不認為她察覺蹊蹺後會毫無作為,我知道她去罪役所詢問過潘持,但說了些什麼,我現在也不便私下探問,讓你和她結交,也不指望王瀛姝會透露些什麼,不過乾陽殿裡可不僅只她一個女官,她如今畢竟是中女史,就連曾經構陷過她的子施,如今都已被她籠絡。

  像子施這樣的宮人,當然不可能真的能屈能伸,無非是為利害情勢所迫不得不妥協,因此當她眼看著王瀛姝和你有了私交,多半又會生別的算計,你用些心,從王瀛姝身邊不難找到突破口。」

  于娜莊端端正正跽坐著,安安靜靜喝著鄭夫人賞賜給她的盞茶湯,她其實很愛飲茶,不過難得佳品茶餅,三皇子之前會送給她一些貢茶,她不敢獨享,總是勸三皇子先孝敬嫡母,嫡母再賞給她些許,她珍惜著煮飲,裝作沒聽見嫡姐身邊的奴婢那些話——貢茶其實也就那樣吧,沒有女公子日常的茶餅香醇。

  那時的日子,過得不暢快,但不像現在似的,心中陣陣泛冷。

  鄭夫人說出來的用意,已經是讓她出面探問乾陽殿的機密了,現在就連鄭夫人都不敢明目張胆再行窺探之事,她的家族雖然也是大族,但畢竟她為庶女,隨時都可能因為利害關係為家族所棄,鄭夫人或許會保下她,可在那之後,她也只能成為傀儡,再也不能擺脫鄭夫人的操縱了。

  從鄭夫人口中說出來,輕飄飄的一番話,鄭夫人看來,她原就是傀儡的命數,甚至是她的機運。

  「兒辜負了夫人的信任。」于娜莊誠惶誠恐。

  鄭夫人擺擺手:「雖然你也聰慧,但論起狡詐了,到底還是不及王瀛姝,說來無論是鄭氏一族,抑或於之一姓,也不會教導女兒家陰狠果辣的手段,就像我入宮這些年,也有許多不屑行為的事,這不是你的錯,只是既然你註定成為皇族的人,心機也不能似過去一般純良了。」

  說完這話,鄭夫人揉了一陣眉頭,其實一直觀察著于娜莊的神色,見她局促不安,如坐針氈,才牽動了一邊唇角:「正是新歲,方便你多去神元殿走動,軒殿君曾經流落民間,心眼總歸不像王瀛姝那樣多,王瀛姝能取悅殿君,其實也是靠著鄭蓮子那個蠢物,幾句打抱不平的話,就讓軒殿君視她為知己。

  爭得軒殿君的好感對你而言總不算困難,你倒也不必專程說三郎的好話,倒是刻意顯出你和三郎有多親近,反而可能引起殿君的反感,娜兒,有的事情你心裡知道就可以了,為了三郎,你只是受一時的委屈。」

  于娜莊並沒有過幾個輕鬆快活的新歲,從元日,到上元佳節,越是熱鬧的年節,越是承歡長輩膝下的時候,嫡女們也得陪親長說笑逗鬧,可不必跟她似的時時留意親長的神情,窮盡心思奉迎,留意著祖母、嫡母似乎厭膩了油腥,正餐時吃得少,就得先囑咐著皰廚備下清淡暖胃的羹湯,往往長輩們還不覺得腹餓,她就得先提醒,勸著多少用一些羹湯。

  需要這樣的小心周道,她才能獲得親長几分關愛,一直過了上元佳節,她才能長舒一口氣。

  入了宮,新歲也得加緊應酬,她甚至不知神元殿君真正的性情,可鄭夫人有一句話說得不錯,她熟諳如何取悅他人的技巧,當然不會像那鄭蓮子,挑釁激怒殿君。

  神元殿君的心思,依然用於如何讓第一批即將放赦的宮人得到切實的補恤,歸家之後,不管家人是否靠得住,至少不會居無定所,受飽暖之憂。可畢竟這是她第一個在建康宮度過的新歲,神元殿的宮女們都盼著得幾日嬉鬧閒散,總該體恤,於是殿君這兩日也沒有急於務事,當于娜莊求見時,她先問了問凌尚宮:「我不知於小娘子有何來意,該見還是不該見呢?」

  「應當是有意和殿君交近的,可畢竟是年節下,若是拒見,多少不近人情。」

  殿君尋思著,元日時內外命婦先往顯陽殿拜賀,也來了神元殿拜賀,雖然不知她們有幾分真心,可表面上都是畢恭畢敬,那時於小娘子也跟在鄭夫人身邊,看上去倒也嫻雅柔和,今日又來,確不好莫名其妙就把人拒之門外。

  軒殿君仍然不熟諳場面話,見客人要行大禮,直接道:「你我本是同輩份,且女公子又是好意來走動,不必如此多禮,快些坐下吧。」

  又覺出于娜莊的衣上,竟似染了梅香,但並未用梅朵裝飾髮髻,腰上也未垂香囊,殿君不由有幾好奇:「女公子莫不是先去了華林苑賞梅?」

  「臣女雖然是奉夫人之令入宮侍奉,但畢竟並非內廷之人,不敢擅闖宮苑。」

  「我是嗅見了淡淡的梅香。」

  「是承蒙中女史不棄,以梅花香露相贈。」

  「女公子難道也與阿姝是閨交?」

  「臣女不曾有這樣的福份,腆顏求得中女史相贈香露罷了。」

  軒殿君笑了:「女公子倒是直率人,若你與阿姝要好,更易和我親近,女公子必知道這一緣故,卻如實相告,並沒有利用阿姝的名義。」

  「實不相瞞,臣女的確有意和殿君親近。」

  「為何呢?」

  于娜莊沒有回答。

  軒殿君偏著頭想了想,竟有幾分了悟:「你不答,是不想說謊,可如果說真話,你又不敢。」

  宮裡宮外的人,有許多其實與她都是話不投機,她也不懂得怎麼和那些人交道,知道自己是顯得迂腐古板的,而兩人之間若真能建立友交,務必是得談得攏,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於小娘子和她是陌生人,就算口說心生仰慕的話,也無非是為示好,倒是這樣直來直去,至少不曾輕視她,也略知她的脾性吧。

  可軒殿君的確不知道該和于娜莊聊些什麼,突然想到瀛姝曾經提起過即將成為太子妃的盧三娘,就道:「我其實也甚好奇,如女公子這樣的世家女兒,都是怎麼往來結交的?我聽阿姝提起過,她過去和盧三娘也不多見,然而在去年的曲水會上相會,竟覺十分投緣,上元節一過,緊接著就是太子大婚之禮,我還尋思著,日後我也便有不少機會和太子妃來往了,只是我真不諳交際之道,女公子今日聽我說的這些話,應當也會覺得無所適從吧。」

  于娜莊心裡的確覺得有些詫異。

  她之前聽說的是神元殿君和盧三娘間有些過節,殿君甚至暗暗妒嫉盧三娘奪了太子妃之位,可軒殿君今日竟主動提起太子的大婚之禮,並不像耿耿於懷,倒更似無話找話,傳言應是不可信的。

  「其實知己好友間,並不需要交際之道維繫,殿君性情坦率,跟那些總是隱瞞心思的人,自然話不投機。」

  「女公子可知道太子妃是何性情?」

  「臣女非嫡出,即便與家中親長出席宴集,也多是在長輩身邊侍應,不過對太子妃的才情倒是十分佩服的。」

  「才情。」神元殿君品度這兩字,笑了:「阿姝是大忙人,我總不好意思叨擾她,倒是日後,或許可以向太子妃請教詩賦之藝,對了,未知女公子可會騎馬?」

  殿君的話題也未免太跳躍了。

  「臣女的生母出身自行伍門戶,倒是精諳騎術,臣女也會騎馬。」

  「那就好,今日天晴,我本也想著活動活動筋骨,且我早有心思學習騎馬,女公子若肯教我,於我們兩個都有好處。」

  華林苑中本就有跑馬場,只是神元殿的宮人都不會騎馬,神元殿君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騎師,她知道瀛姝是會騎馬的,但就像她剛才說的那樣,瀛姝是個大忙人,鮮少有空閒,殿君便一直沒向瀛姝張口,現在有了現成的騎師,雖然是剛接觸,且殿君還知道于娜莊應是被鄭夫人指使特意沖她示好的,不過她既不反感,倒很樂意幫于娜莊一個小忙。

  結果這日傍晚,就連謝夫人都聽說了神元殿君和于娜莊極其投緣的稀罕事。

  耳報神是喬嬪。

  「於家那女郎入宮時,妾其實並沒放在心上,沒想到這回鄭貴人眼光竟這樣准,殿君入宮,經遇了鄭蓮子那場事故,妾只道殿君再不敢輕信他人了,誰知道,于氏女去了一趟神元殿,竟立即取悅了殿君。」

  謝夫人猜得到喬嬪的用意,卻仍問她:「你覺得于氏女有何意圖?」

  「十餘日後,就是儲君大婚之典,接下來陛下應當就要考慮二、三兩位皇子的婚事了,鄭貴人棄了于氏嫡女,而讓庶女入宮,當然是要為三皇子爭取神元殿君為正妃的,若是連殿君有意三皇子……長平鄭也許就會東山復起了。」

  「長平鄭又未滅族,談何東山復起?且神元殿君雖身份尊貴,可任是再尊貴的身份,捲入儲位之爭也是不自量力的,儲爭,說白了是幾大權閥之間的爭奪,神元殿君畢竟沒有家族作為憑靠,與其去關注殿君是否和于氏女交近,我倒更在意另一件事,太子大婚在即,但他卻去了罪役所,提審了潘持。」

  潘持這個人名,現在對喬嬪而言就像一塊實心的鐵砣,懸在她的嗓子眼,隨時都可能砸進她的臟腑。

  謝夫人裝作不察喬嬪眼睛裡晃過的驚惶,搖頭道:「賀氏如此維護潘持儘管可疑,但這是賀氏、鄭氏之間的拼爭,太子為何攪和進去?對於太子而言,順順利利完成大婚之禮,牢牢靠靠地爭得范陽盧這門權閥相助更重要吧。潘持刑杖也已經挨了,罪役所也已經進了,太子為何還要追究不放?

  我想來想去,只可能是陛下仍然還想究察此案,授命太子徹察,而這件事案,也只可能和賀氏相關,陛下難不成是想讓太子和二皇子直接對抗?陛下可是一直杜防著手足鬩牆的,這件事還真是怪異。」

  「夫人若覺怪異,不如召五娘前來一問?」喬嬪趕忙建議,謝夫人只是覺得怪異,但她可擔心著潘持受不住壓力把她招供出來,牽連出江嬪的舊案。

  石嬪殺女,陛下可以寬宥,那是因為五公主本來就已經藥石無醫,石嬪僅只是親手結束五公主再受病痛折磨,石嬪不敢承認曾替她做偽證一事,可如果潘持供出曾將親眼目睹二皇子與殷才人有私之事密告於她,太子急於坐實二皇子的罪名,必會緊咬不放,到時候賀妃未必不會供出和她之間的密謀,如果讓陛下知道真相……

  喬嬪冷汗直冒。

  謝夫人又怎會被喬嬪利用?斜了她一眼:「帝休是中女史,怎能將御殿之事泄密?我當然也不會做出這等事體,既讓帝休為難,還給自己招禍。我只是覺得怪異罷了,倒沒必要非要弄清楚其中的名堂,再說了,太子如果要向二皇子發難,這事遲早是要爆發的,我就等著看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