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9章 改變

  第219章 改變

  葉傾懷本來正在氣頭上,聽到這裡卻不禁露出了疑惑之情。

  這事她還是第一次聽說。

  永業田制是聖祖年間定下的規矩。那時天下初定,到處都是荒廢了的耕地,聖祖於是規定,每家男子成年時可分到一百畝田地,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死了之後可以傳給子孫,剩下的八十畝則要在死後歸還朝廷。

  按照這個規矩,這個永業田的總面積,理當逐年增長才對,到一百五十年後的興瑞年間,翻個十倍都屬正常。

  林聿修沒有多做解釋,他繼續道:「人口統計便更有趣了。第一次統計是在興瑞八年統計,當時朝中已有變法的風聲,人人都知道統計完人口馬上就要按照這個來徵稅,結果統計上來全國人口只有兩千七百萬。到了興瑞十年,興瑞帝頒布新策,明令官員考核晉升主要看當地的人口和賦稅。於是到了興瑞十二年,大景人口一下子變成了七千五百萬。短短四年間,翻了三番。」

  這段歷史葉傾懷倒是有所了解。陸宴塵曾經還讓她就此事寫過策論,以至於她一直覺得人口統計很難實現。

  「但實際上,大景當時的人口應該在四千萬到四千五百萬之間。這憑空出現的三千多萬人口,是許多官員平步青雲的階梯,卻也是無數百姓難以承受的災難。人口多出了三千多萬,就要有相應的稅收呈現在皇帝面前。興瑞十年到興瑞十五年,可以說是大景史上賦稅最重的幾年。各地官員想出了花樣頻出的稅種,什麼鞋稅、練兵稅、弱冠稅層出不窮,用以補上這憑空出現的三千萬人的人頭稅。」

  「老百姓日子過得苦,就把這一切都歸罪於興瑞帝搞的變法,覺得一切都是變法的錯。以至於興瑞變法失敗叫停後,老百姓都拍手稱快。這顯然並不是興瑞變法的初衷。興瑞變法的本意無疑是好的,可是變法推行下去的效果卻與其本意南轅北轍。陛下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林聿修提了個問題,卻沒有等葉傾懷的回答,而是自答道:「因為人。」

  「因為無論是要挨家挨戶地去登記人口,還是一層層向上呈報稅收,甚至只是張貼新法告示這樣的小事,這些都需要人去做。可是這些去執行的人,他們並不都是興瑞帝。他們可能是家中有幾十口人要養的縣丞,可能是在全村老鄉的資助下才好不容易考上學的進士,可能是絞盡腦汁也想要到京城出人頭地的地方官員。他們有孝道要盡,有恩情要還,有名譽要掙,對於他們而言,這些事遠比變法的成敗重要多了。」

  林聿修停了下來,他直視著葉傾懷,道:「陛下,一個好的政策光有好的想法遠遠不夠,因為任何政策都需要人來推行。而只要是人來操作,」林聿修頓了頓,又道,「就會有操作。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立場。而這世上絕大部分人的行為,都會忠於自己的身份和立場。」

  林聿修這一連串的陳詞如同他當年殿試上的奏對,像是冬日裡的冷風,一直灌進葉傾懷的心底,吹熄了她心中急躁的火苗。

  見葉傾懷神色動搖,林聿修繞回了主題:「陛下說的這些人,是朝廷的忠良和清流,也是大景的未來,但在微臣看來,他們現在只是一顆顆種子,還需要時間來生根發芽。」

  「陛下若是需要人來執行政務,那朝中確實有大把的可用之人。但陛下若是要推行變法新政,那陛下需要的就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文人墨客,也不是一味怨天尤人的庸碌官吏,陛下需要的是既了解朝廷體系利弊又深諳民生社稷需求的人。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要有變法的決心,這決心必須要超出他對自身利益的關注。」

  林聿修神色沉了沉,道:「只有切身地感受過現行制度的弊病所帶來的痛苦,才可能產生這樣大的決心。否則,不過是想要打著『變法』的名號從中獲利之人罷了。」

  葉傾懷神色低沉地默了片刻,回到了最初的問題:「所以你認為,還要多久才能開始改建御史台?」

  「當朝中開始大量出現質疑地方監管機制的聲音時,就是改建御史台的時候。」林聿修又補充道,「陛下,變法和新政應當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是您回應臣民的聲音而順勢而為的。它不該是為『變』而變。」

  葉傾懷惱道:「朕現在一點也沒有順勢而為的感覺。相反,朕感覺像是在跟所有的朝臣對著幹一樣費勁。」

  林聿修一直冷著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忍俊不禁的淺笑,似乎是被她樸實無華的措辭逗笑的。

  但葉傾懷絲毫沒有察覺,她仍蹙著眉頭,沉浸在那些令人頭疼的問題里。

  「那是因為人們的嘴被封起來了,所以陛下聽不到大家的心聲。但這種情況已經開始好轉了。從春闈舞弊案到刑部換囚案,陛下在承天門外毅然拔劍,在東市刑場嚴懲權臣,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不再緘口不語。」

  林聿修看了一眼堆在葉傾懷案頭的兩摞摺子,道:「現在呈報到陛下案頭的摺子,想必比一年前多了許多吧。」

  這倒是真的。

  葉傾懷順著林聿修的目光看向案頭的摺子,不禁嘆了口氣。

  自從她開了密折這條路子,不僅是密折的數量越來越多,連內閣每天送來的摺子也越來越多,直接導致她休息的時間越來越少。

  事實上,這些摺子大多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要麼是日常工作的例行匯報,要麼是官員之間小題大做的互相攻訐,要麼是跟她表忠心的拍馬屁文章。

  可憐只有十七歲的葉傾懷,卻要像一個大家長一樣依次安撫,從中調解。有時候對於她不熟悉的官員,還要動用鷹衛的力量去查清楚。最後回復摺子的時候,還要斟字酌句,生怕一不小心傷害到了朝臣們某根纖細的神經,從此與她離心。

  葉傾懷又嘆了口氣,道:「哎,你不知道這些摺子,大多沒什麼用。看一個月還不如和你聊一個時辰有用。」

  「那是因為陛下才親政不久,很多朝臣對陛下尚不熟悉,所以不能像臣這樣與陛下傾心交談,陛下需要做的,是給他們點時間和信心。」

  祝大家端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