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對答

  第133章 對答

  因為先前承天門外擊鼓一事,林聿修在京中名聲大噪,連朝臣也對他多有耳聞。

  今次殿試,他一上殿,在場眾人神色皆是一振。

  面對這些一齊看向他的目光,林聿修卻並無懼色,他抬頭直視著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眼中自有一股清明正氣。

  葉傾懷沒有給他出題,而是問了他一個與他會試答卷有關的問題。

  「林生,你在明書一科中那篇題為《論古》的策論,朕看了。你在最後寫道: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朕想聽你說說,該如何『鑒之』,才能不為後人所哀?」

  林聿修忖了忖,答道:「回陛下,《六書》有言:民為邦本,本周邦寧。學生觀古今,見歷朝覆滅,無不起於民亂。民之亂,非因民之好亂,而是本於吏治不清,貪官為害。而貪腐橫行,乃是因紀綱不肅,法度不行。故學生以為,若要不為後人所哀,當固邦本,振紀綱,察吏治。」

  顧世海打斷了他,道:「大景律法共計五百條,在歷朝律法中,是最詳實也是最嚴厲的。去年各州府秋決逾三千人,若是如此仍要提振法度,恐有立法過度之嫌。」

  「顧閣老,法宜嚴而不宜猛。學生所言法度不行,並不是立法不嚴,而是執法不嚴。」林聿修不卑不亢答道,「再完善的律法,終究要人去執行。學生竊見近年以來,律法裁奪常有徇情而罔顧理之是非者,以模稜兩可謂之調停,以委屈遷就謂之善處,使我大景名為法治,實為人治。」

  「自古司法斷案便講究情、理、法兼容,法律不外乎人情。林生是要質疑聖賢之言嗎?」顧世海的聲音已有些陰沉。

  林聿修卻不懼不退,直視著他道:「顧閣老乃當朝刑部尚書,擁有一切律法的解釋權。那麼學生敢問顧閣老,顧閣老所言『法律不外乎人情』中的『人情』,是何人之情?是權貴者之情嗎?還是天下黎民之情?」

  他的聲音很平靜,卻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刺破了所有虛偽的假象。

  「興瑞二十五年,我朝頒《景律疏例》,明確王侯對於藩屬土地的兼買有裁決權。順平五年,刑部修訂《捕亡律》,規定世享爵位的家族可免除兵役。順平九年,內閣修訂《職律例》,規定正三品以上官員初次犯罪可免除死刑,刑罰至多可罰褫奪官位,永不錄用。學生想問問顧閣老,這種種法案修訂,可是顧閣老所說的法律不外乎人情?」

  大景的法律自立朝以來一直在完善修訂,但是最近幾年的每次修訂都明顯有偏袒權貴階層的傾向。

  這件事顧世海清楚,刑部清楚,朝臣也清楚,連葉傾懷也曾在陸宴塵的課上學到過,但是從來沒有人提出過質疑。

  因為這種傾向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妥。

  「林聿修,你今科的明法得了滿分,那麼你一定讀過《法經考注》這本經典。你還記得《法經考注》中第一章講到律法的本質是什麼嗎?是公平的象徵嗎?是正義的使者嗎?」顧世海問完,不待林聿修回答,便搖頭道,「都不是。律法的本質,是統治的工具。」

  林聿修神色沉了沉,道:「顧閣老說的沒錯,律法的本質,是統治的工具。但是,學生對於這句話的理解與顧閣老有所不同。主編《大景律例》的法學大家溫正安先生曾說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如果一部律法不能遵循此道,那便是一部惡法。『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朝是第一個將這句話寫進律例並身體力行的朝代。足以見得,我朝的律法不僅是用來尊重權威的,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確保權威不至於淪為專斷。」

  林聿修這一席話說得有理有據,發人深省。

  他以一介白身站在整個王朝最有權勢的幾個人面前,為這個國家最底層的人民發聲,為他們爭取最基本的尊嚴和微薄的權力。

  他既沒有諂媚討好的卑怯,也沒有忿忿不平的惱怒。他看得到民眾的苦難,卻也能體諒統治者的不易。

  所以,從頭到尾,他都像一個旁觀者一般冷靜,冷靜地闡述著一種現象,以及這種現象下隱藏的危機。

  偌大的太和殿上有片刻的安靜。

  然後,皇帝率先打破了沉默。

  「你接著說。固邦本,振紀綱,察吏治。你說的這三點,又該如何落實呢?」葉傾懷問道。

  「固邦本,在於使民富。民富則國富,民富則不會生亂。但我朝現在的情況卻是國困民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因為其中有人在一邊吸食民脂,一邊蠶食國庫。據學生所知,中州的富紳若是家中妻妾不足十房,便會被人瞧不起。京中貴婦如今流行用一種潁州產的薄細絹紗做鞋子的裝飾,這種絹紗一匹就要三百多兩白銀,相當於一個百戶縣半年的賦收。」

  林聿修嘆了口氣,道:「如果一百個人生產出來的絲綿綢緞,還不夠—個富人穿用,那麼天下會有多少人在寒冬無衣庇體呢?一個農夫耕作,卻有十個人不勞而獲,天下又會有多少人遭受飢餓呢?這些饑寒交迫的人活不下去,自然就會叛亂了。」

  「學生以為,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在於我朝的賦稅體制。我朝國庫最主要的收入是按男丁數量收取的賦稅。也就是說,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所要交的賦稅是一樣多的。但是,窮人和富人所占有的耕地卻有巨大差異。同樣的賦稅對於富人來說是九牛一毛,對於窮人來說或許就是沉重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戶部收取賦稅的依據是人口,而人口數量是由各地呈報上來的。興瑞年間,戶部曾在全國發起過三次人口統計,三次統計結果有巨大的偏差,於是興瑞帝派人下去查探,發現漏報的極多,尤其出現在官員和富紳中。這些權貴通過瞞報家中人丁數量,從而避免了一大部分賦稅。而這些賦稅,本來都該是國庫的銀子。正是因此,才有了如今『小民膏血漸盡而京儲仍覺空虛』的局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