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張縣長支持賓館
對羅有用的事情,高山月不發表意見。
到了縣城,他們先去的賓館。
劉永福父子都在,看到高山月來了,先將重點事情給她說了一遍,羅有用則去了臻味美食那邊的辦公區。
正說著,張縣長來了。
他對高山月的賓館非常重視,經常會親自來調研。
他來的時候也不打招呼,因此一般情況下很難碰到高山月,沒想到今天竟然碰到了,露出樂呵呵的笑容:「喲!我們的巾幗能手回來了!」
說起來這裡還有個典故,今年三八婦女節的時候,縣女工委將高山月評為本縣的巾幗能手。
張縣長還親自給高山月頒的獎。
高山月忙伸手:「張縣長,我這點事情算什麼,您就別打趣我了。」
張縣長說:「這點事情?這是進了省城,就不把我們的賓館放在眼裡了?那可不行,縣裡還要將你樹立為自主創業的標杆,你可不能忘了家鄉呀!說,你要什麼,我都給你特批!」
高山月笑得跟狐狸似的,「張縣長,這可就太謝謝您了!其實我也不要什麼,我就是想在開業之後在這邊路上隔幾百米就樹一片GG,南北往來、招商引資的廠家、商家都能來我們賓館入住、開會,我就滿足了。」
高山月雖然說得很模糊,可張縣長猛然就抓到了重點,眼睛就是一亮,「好主意!」
賓館所在的地理位置特殊,就在這條大道旁邊。
進出縣城、路經大道的人們,尤其是那些帶著資金出門的人,都想尋個差不多的地方落腳,這家賓館就能完全滿足需要,最後還能讓人們帶著對啟東縣城的好感離開。
高山月也是佩服張縣長了。
她知道港城和台城的人很快就會蜂擁進入內陸投資,到時候缺的可不就是一個乾淨利索的歇息之處嗎?
要知道,這時候的賓館也好、招待所也好,各種設備設施都跟不上港城、台城的,人們一進去就會連帶對內陸的感覺都大打折扣。
她的賓館就在幾條大路的交叉處,讓大幅GG將這些人帶過來不成問題。
可是,張縣長他不知道啊,竟然能迅速弄清高山月的意圖,這才是真正想辦事的腦子。
兩人上了賓館,張縣長專程去了會議廳。
不停點頭:「小高啊,你的想法非常好。有這麼好地方,我相信,不管誰來投資,只要住進來,首先就對我們啟東縣有信心了。畢竟,我們這可只是一個小小縣城,卻能有這麼先進的理念。」
高山月說:「張縣長,到時候我們還在一樓大廳專設一個特產櫃檯,將我們縣城的一些土特產進行包裝,然後明碼標價,可以採取贈送特別產品的方式送給投資商。」
「好!小高,你大膽去干,我支持你,你需要什麼就跟姚記者說。」
姚記者跟在後面,頭髮更加凌亂,衣服口袋裡都是鋼筆帽子,笑得傻兮兮的。高山月和姚記者打交道也不少,姚記者一心撲在工作上,到現在都還沒成家。
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張縣長每次帶著他不是體察民勤就是加班,因此姚記者整個人混得也有點髒亂差。
看得高山月好幾次都想將他按在水裡洗個頭。
姚記者自己仿佛也感覺到了什麼,撓撓頭,說:「小高,你是不是覺得我和你這光鮮亮麗的賓館格格不入?」
高山月毫不客氣說:「張縣長,不可否認,姚記者是個敬業好青年。但他在你身邊,走出去就代表您的形象,往更大一步說就代表我們縣的形象。那麼,張縣長,您看咱們的姚記者這形象……」
張縣長先是愣了愣,然後盯著姚記者看了幾秒鐘,隨即「哈哈哈」大笑起來。
「得,小姚,小高說得還真對,你這頭髮幾天沒洗了?」
姚記者不好意思撓撓頭:「太麻煩就沒洗。」
「趕緊的,回去洗頭理髮刮鬍子,再把衣服洗一洗。對了,再去買雙皮鞋,你這一腳的解放鞋可真是拖後腿。哦,還有,你的衣服,小高不說我還不覺得,這麼一說,裡面的毛衣五顏六色的……咱們要樸素,但還要代表形象,你這毛衣趕緊換了。哎喲,還有褲子,褲腿這麼粗也顯不出你的幹練來……換,換,趕緊去換!」
姚記者為難地說:「縣長,我,我不會買衣服。」
他只是個農村娃,母親去得早,家裡也沒有姐姐,他就和老父親以及哥哥弟弟一起過日子,吃個乾淨飯菜都不容易,哪裡還管衣服乾淨不乾淨、好看不好看。
高山月說:「姚記者,你要是信得過我,我托個人幫你把這件事給辦了。」
姚記者大喜:「那可真是太感謝小高了!」
高山月打算讓大梅幫姚記者,大梅在審美上的天賦不可小覷,絹花做得花樣百出,生意很好。
賓館就定做了一大批絹花,還缺一些瓶子,大梅前些天去省城就是去採購的,務必要讓絹花和瓶子搭配得當才是。
然後,幾人又轉到了客房,高山月定做了一批家具,已經有個別客房陳列到位。
待看到還留了用電口,張縣長指著問:「這是幹什麼的?」
高山月解釋道:「我們賓館客房分價格,這種房子價格最高,留的那個是用來接電視機線的。港城、台城人已經習慣了電視機,他們也不在乎這點錢,進來肯定要住最好的房子,我們不能讓他們察覺太大的區別。」
張縣長不是沒有住過招待所,也不是沒有在招待所里看過電視,但沒見到這麼簡潔大方美觀的牆面呀。
又看了不少東西,張縣長越看越喜歡,不停讚嘆。
送走了張縣長,高山月和李永福父子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叮囑了一些細節,這才回家。
招娣和大梅這段時間斷斷續續回來,前面鋪子就是自家的館子,高山月吃了飯才轉到後院。
今天,招娣換著去了省城照顧劉愛華,在家的是大梅。
她在四樓與人說話,仍舊是高運來的兒媳婦和一名高家組村民來交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