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丁賢與黃自利。【記住本站域名】
馬承邦已經想好腹案。
他的解決辦法是:「我們部門有兩檔廣播劇,一檔放在下午五點播出,另一檔放在晚上九點播出。
你與阿賢各自負責一部劇,分工很明確,我這樣來安排,其實是減少了你一半的工作量。」
黃自利聽了,點點頭:「這麼安排非常合理,那我負責下午還是晚上?」
馬承邦瞧他一眼:「肯定是晚上嘍!新劇是晚間檔,我們提前錄製了五集,你已經配了五集,總不能把你換下來,讓阿賢上吧!」
黃自利立即指向丁賢:「既然讓我負責新劇,那你剛才為什麼說,他會參與咱們新劇的配樂工作!」
他負責配樂已經有兩三年,部門從來沒有招募過新人,這次突然帶來一個,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與台里領導有親戚,倒是絲毫不怵馬承邦,有什麼疑問他就直接問。
馬承邦稍稍加重語氣:「今天幾號了?9月4號!新劇要在9月7號周六那天晚上首播,但你至今沒有把主題曲寫出來,既然你搞不定,那我肯定要找人幫手,不然新劇怎麼播?」
黃自利登時尷尬起來,「主題曲我已經快寫完,耽誤不了事。」
但他即使寫完,質量也不行,這點他自己心裡也有數。
他沒有底氣繼續爭執,索性不再吭聲。
馬承邦見狀,也不去理他。
抬手壓了壓,示意在場的屬下們:「你們繼續忙吧。」
然後拍拍丁賢的肩膀:「阿賢你跟我來,咱們去錄音室!」
丁賢應聲跟隨。
錄音室完全隔音,無論在裡邊說什麼,聲音都不會傳到辦公區。
馬承邦領著丁賢進去。
剛剛關上房門,馬承邦就皺著眉毛抱怨一聲:「這個庸才,幾時才能學著不拖部門後腿!」
庸才自然是指黃自利。
廣播劇的配樂工作,其實輕鬆的很。
每集時長大約是20到25分鐘,期間需要使用的背景音樂非常少。
有時候一集播下來,除了演員的配音外,就再也聽不到任何音樂出現了。
黃自利作為欄目組的唯一配樂師,他同時負責兩檔廣播劇,並沒有多少工作壓力,甚至他每天的時間相當空閒,多半是在飲茶發呆讀報紙。
也是黃自利懶散慣了。
這次欄目組籌備新劇,需要使用主題曲,他還是像以前那樣消極怠工,遲遲拿不出工作成果,這才引起馬承邦的不滿。
平常偷懶沒有關係,馬承邦會睜隻眼閉隻眼,畢竟寫不出背景曲子,並不影響廣播劇的錄製,單靠配音員,照樣能夠撐起場面。
但眼下新劇馬上要播出,主題曲要貫穿首尾,這是整部新劇的頭一等大事,結果黃自利仍舊拖拖拉拉,實在是說不過去。
如果不是黃自利在台里有關係,馬承邦早就把人給攆滾蛋了。
馬承邦發完牢騷,扭頭瞧了丁賢一眼。
丁賢也是關係戶,而且關係比黃自利更硬。
如果丁賢的能力比黃自利更平庸……
哎!
馬承邦心中無奈,今後的工作應該如何開展?
昨天與馬承邦第一次見面,丁賢認為馬承邦是個阿諛奉承之輩,其實,馬承邦對工作的責任感也是相當強的。
「阿賢,本來呢,按照咱們部門的規矩,新人入職的第一個禮拜,不需要參與實質性工作,只用翻閱咱們部門的檔案,學習業務流程就可以。」
廣播劇欄目組是澳台歷史最悠久的部門之一,檔案詳實而又豐富,讓新人翻閱研究,有利於快速完成團隊磨合。
但丁賢情況不同,馬承邦又說:「昨天我對你講過,新劇缺少主題曲,你先試著譜曲,等完工後,再去研究資料也不遲。」
丁賢手上提有公文包,他從中取出幾張文稿,遞給馬承邦:「曲子已經編好,馬監製,檔案在什麼地方,我現在就去學習。」
「這麼快?」
馬承邦很是意外:「你一晚上寫了一首曲子?」
丁賢道:「以前寫的,tvb的《啼笑因緣》主題曲很流行,我聽了以後就模仿一首,新劇故事不也是模仿嗎,我覺得應該能用。」
馬承邦見他信心這麼足,開始認真審查稿子。
曲名叫做:《風雲》。
不止譜了曲,歌詞也已經寫完。
「青山原是我身邊伴,
伴著白雲在我前,
碧海是我的心中樂,
與我風裡渡童年……」
馬承邦看了一個開頭,即有驚艷感覺。
等他全部讀完一遍,對丁賢笑道:「阿賢,你寫的是粵語詞,質量相當高,即使與《啼笑因緣》主題曲比起來,也差不了多少,但曲到底怎麼樣,我下不了結論,你先在這兒看檔案,我去找台里的DJ,他們審歌非常專業。」
其實不需要怎麼審,他雖然熱衷拍馬屁,但音樂造詣還是有一些的,他能看出《風雲》的質量好壞,用作新劇主題曲,沒有大問題。
這是一首好歌。
不過好歌也需要專業人士公認才行。
這也是馬承邦前去尋求DJ審核的原因。
丁賢是無所謂,隨便怎麼審,他個人認為《風雲》是適用於新劇的。
這首歌曲前世發行於七十年代末,與《啼笑因緣》主題曲一樣,作曲人是顧嘉輝,演唱者也是仙杜拉。
無論曲風還是詞作,全都吻合當今的流行元素。
一旦發表出去,即使轟動不起來,但也不會撲街。
「馬監製,檔案在哪裡?」
「你在這兒坐著,我去交待同事給你送過來。」
說完,馬承邦拿著稿子出了門。
不一會兒,就有一位女同事抱著一堆文件進來。
並給丁賢分類介紹,有些文件是台里的老廣播劇資料,有些是現今的資料,還有一些是外台的廣播劇情況。
澳門本地只有澳台與綠村電台兩間廣播機構。
兩台的定位不同,優勢自然也不一樣。
澳台的宗旨是專注服務本地市民,電台節目非常全面,各行各業都會涉足,確保每個年齡段的市民都能在澳台找到自己喜歡聽的內容。
正是因為受眾廣泛,即使澳台的各個節目質量不高,照樣能吸引市民收聽,仍舊能夠占據澳門一半的市場份額。
至於綠村電台,他們的節目往往針對性特別強。
譬如年輕人有消費潛力,他們就持續播放流行音樂,嗜好玩博彩的聽眾是消費大戶,他們就重金邀請賽狗賽馬的專業嘉賓,這都是為了吸引GG商,故意採取的策略。
廣播劇的聽眾粘性相當強,歷來受GG商青睞,綠村電台就捨得投資,他們製作的廣播劇收聽率,遙遙領先澳台。
丁賢把澳台的老廣播劇資料翻上一遍,竟是沒有找到一部收聽率的冠軍之作。
不過話說回來,澳台搞節目不圖賺錢,冠軍有什麼用。
局面如此,丁賢又該如何讓他的配樂工作收益最大化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