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青春文學陣線

  第66章 青春文學陣線

  張潮要買房不是心血來潮。股票漲幅他不炒股所以不知道,但是房價漲幅只要會喘氣的都知道。

  他今天路過房地產中介的時候,看到燕京目前房價最貴的東、西城區每平米是1萬出頭,海淀在7000左右,宣武、朝陽都在7500左右,算下來一套100平米左右的3居室,也就是70-100萬。

  前一段時間他收到了花城社打給他的第二筆150萬的版稅,完全可以支付得起這筆開銷。

  作為心理上的成年人,他還是比較習慣自己住的。而且獨居也有利於自己的創作。

  不過他現在初來乍到,不太放心把這個事情交給中介,想著東方興目前還在青華讀博士,說不定有些關係,就拜託他了。

  從「博客中華」離開以後,已經是傍晚了。張潮沒有再去找陸金波,而是找了個小飯館吃了晚飯,然後就回了酒店。

  寫完《你的名字》以後,除了幾篇零星的雜評,他已經很久沒有動筆了。今天看到燕京的房價,心有所感,覺得不如寫個和房子、房價有關的小說吧。

  如今燕京主城區7000-1萬的房價,已經讓收入普遍在3萬左右的市民階層叫苦不迭。張潮心想,這還沒到真漲價的時候呢……

  打開筆記本電腦,插上酒店的網線,先查了點資料,順便回了一些郵件,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

  第二天一早,張潮先給陸金波打了個電話,告知自己要上門拜訪,才前往唄榕文化在燕京的辦公室。

  唄榕文化總部在杭城,但是在燕京也有辦事處。陸金波最近恰好就在燕京。

  見面以後,張潮先講了講自己答應陸金波的那本雜評集的進度,道:「現在發在『博客中華』和不同報紙上的已經有20多篇了,大概6萬多字。我還攢了幾篇稿子,也有2萬多字。預計7月份能完成……」

  路金波笑道:「這個不著急。我想問問,《少年的巴比倫》和《你的名字》現在有人找你要單行本的出版權了嗎?」

  張潮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說,道:「《少年的巴比倫》太短了,還沒有。《你的名字》花城社那邊倒是……」

  陸金波急忙道:「你賣了?」

  張潮答道:「不,我沒賣……我覺得出版這事還是見面談比較好。」

  陸金波鬆了一口道:「你千萬別賣!」

  張潮:「?」

  陸金波連忙解釋道:「我是說,你別賣給別人,賣給我!」

  張潮問道:「這小說才發表不到一個月吧?怎麼這麼著急?」

  陸金波道:「你還不知道?這一期的《青年文學》賣瘋了!他們雜誌社的印刷機印冒煙了都……你知道你粉絲在網絡上都怎麼說的?」

  張潮:「?」

  陸金波憋著笑,捏著嗓子說道:「GG寫了一部看得懂的小說呢!」

  張潮:「……」

  陸金波變本加厲道:「要看看你的粉絲QQ群里的聊天嗎?我可一直潛伏在裡面呢。」

  張潮連忙擺手表示拒絕。他可不想當場社死。

  陸金波哈哈大笑。

  不過《你的名字》版權的事張潮沒有直接答應他,而是轉移了話題:「你說的大事,到底是什麼?」

  陸金波賣了關子,道:「你今晚沒別的事吧?7點,我請客,豐澤園。咱們在那兒談。我給你引薦幾個朋友。」

  張潮也沒有拒絕。

  接著也沒有再談版權的事,閒聊了一會,張潮就告辭了。

  下午張潮繼續查閱資料,還特地跑了幾家房地產中介門店,好好和中介們聊了聊,不過都機敏地只留了福海的那個號碼。

  快到飯點時間,張潮打了個車到了豐澤園。豐澤園是燕京馳名已久的魯菜飯館,坐落於前門外珠市口西大街路北,建築風格中西合璧。

  他們家的蔥燒海參、干燒黃魚、干炸丸子都是名菜。

  張潮報了陸金波的名字,被服務員引到了一個包間,是個十人位的大餐桌,路金波已經到了,還有幾個張潮不認識的人正在和他聊天。

  一看張潮進來,陸金波連忙起身,向其他人介紹道:「這就是張潮,鼎鼎有名的『午夜潮汐』就是他。」

  然後又對張潮道:「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些朋友都是作家,這位是慶杉——哦,說筆名你就知道了,『安尼寶貝』。」

  慶杉看起來氣質頗冷,眉目清淡,向張潮微微點了點頭。

  陸金波繼續介紹道:

  「這位是楊紅櫻,楊姐,《女生日記》《男生日記》的作者。」

  「這是馬千安,說名字你肯定不知道,說ID就懂了,『安財神』,我的好朋友。」

  「這是石慷,《大腕》的編劇,自己也寫小說。」

  「……」

  張潮一一打了招呼,然後找了一個空座坐了下來。其他幾人顯然和陸金波更熟悉些,聊得十分熱絡。張潮沒有刻意搭話,只靜靜聽著。

  不一會又來了兩人,也都是作家。這樣,十人的餐桌就幾乎坐滿了。

  陸金波看了看表,道:「來的差不多,遲到的咱們就不等了。服務員,開始走菜吧。」不一會兒,好酒好菜就流水一樣上了席面。

  上菜間隙,石慷先開口了,他道:「你把大家約到這兒,有什麼大事,趕緊說吧。」

  陸金波一口飲盡杯中酒,道:「那這樣我就不賣關子了。這次和大家相聚,我就想做成一件事——成立一個『青春文學陣線』!

  大家的作品,覆蓋的讀者年齡段,基本從10歲11歲,到30歲35歲左右,是圖書市場上最活躍、消費潛力最大的人群。

  但是之前大家的書都是東一家、西一家的出,沒有形成一種合力,也就是品牌效應,實際銷量都是打了折扣的。

  如果大家賞我這個臉,把版權集中到我這裡,我幫著大家統一策劃,把『青春文學』這個最有消費力的市場給占領了,那就是共贏!

  我和大家,要麼是朋友,要麼是合作過,對於我的人品,大家應該心裡有數。我保證,只要是在我這裡出書,那麼標準一定高過其他出版社!」

  一番話,讓桌上所有人都沉默下來,都在消化陸金波的話。

  版權就是作家的命根子,誰也不會在這時候就拍胸脯答應。

  陸金波接著道:「如果我們今天不做這件事,那麼就會被其他人搶先!我聽說,郭小四已經在上海搞了一個作者團隊,都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小姑娘,他們就準備把自己的作品品牌化。

  這是一個趨勢!滾滾大潮,不可阻擋的趨勢!」

  這讓不少人,都心動了。

  但恐怕只有張潮注意到,陸金波反覆強調的是「我」,而不是「唄榕文化」。

  這是,包間的門被推開了,一個穿著花花綠綠的賽車夾克、留一頭飄逸長發、卻顯得十分疲憊的年輕人出現在門口:

  「不好意思,我來晚了,車隊剛好有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