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你老實交代,《大醫》是怎麼寫出來的?

  第118章 你老實交代,《大醫》是怎麼寫出來的?

  很快,《青春派》的讀者們就發現,自己可以在報刊亭、文具店和書店當中,買到與雜誌附贈不一樣的作者卡通形象背膠貼紙了。

  珊珊雖然在第一天就把封面貼滿了,但是又覺得學濤GG的卡通形象小了點,就算貼在雜誌封面的正中央,也不夠顯眼。她覺得有點遺憾。

  不過,第二天她再路過小區門口的書報亭的時候,就看到書報亭的雜誌夾上多出了一迭彩印紙,最上面那張,正是雙學濤,不過比雜誌附贈的原版大了一倍。

  拿這張貼在《青春派》的封面上,那才帥氣呢!

  珊珊怯生生地問老闆道:「這一張多少錢啊?」

  老闆道:「2塊錢1張,3張5塊。」

  珊珊鬆了一口氣,這個價格並不算貴,一瓶可樂的錢而已,於是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了下來。

  類似的場景,頻繁出現在全國所有《青春派》征訂量比較集中的城市區域。甚至有很多人,並沒有買《青春派》雜誌,但是看到夏答設計的漫畫形象好看,也忍不住掏錢買上幾張,拿回去貼筆盒、貼書包——順便也了解了一下雜誌。

  張潮的思路其實就是把企鵝已經推出的QQ秀,和還沒有推出的QQ空間裝扮結合了一下,再用出色的形象設計,觸發讀者的收集癖。

  一本青春文學雜誌給讀者提供的情緒價值是分層次的。

  《新芽》與《花火》主要提供的是一種閱讀刺激,漂亮的遣詞造句和小清新向的故事,能讓讀者沉浸。

  小四的《島嶼》,提供的是一種造夢體驗,極端化的情節、琳琅滿目的物質排布、極盡華美的語言表達,讓讀者有強烈的代入感。

  後者在營銷上顯然是要吊打前者的,所以在原時空中,小四旗下的雜誌,占據了青春文學期刊75%以上的市場份額。

  張潮在這條賽道上肯定跑不過小四了,所以他換了一種玩法,那就是和讀者充分互動起來,強化讀者的參與感。

  無論是給作者打造漫畫形象,讓讀者自己設計封面,還是每期的作品投票,他的目的都是讓《青春派》不再做單純的內容輸出,而是一個文學的遊樂場。

  至於內容,張潮並不擔心,所有的稿件他都看過,並沒有預想的那麼「嚴肅」或者「純文學」。

  畢竟這些作者不過二十上下的年紀,不管以後他們的作品有多「深奧」,現在的他們作品還都比較清淺。

  張潮的《大醫》,是整本雜誌最顯成熟的作品。

  《青春派》的讀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衝著張潮的新作來的。而《大醫》極大地滿足了這批人對張潮「成長」的期待。

  同時也打消了對張潮不再寫「青春文學」後,一定會迷失自我的質疑。

  《大醫》以恢弘的歷史畫卷為背景,用細膩而感性的筆調,勾勒出三個青年的從醫之路。

  雖然創刊號的2萬多字只是開頭,但是其緊湊的節奏和富有壓迫力的災難氛圍,已經讓人慾罷不能。

  4月下旬,在燕師大作家班的小說創作課程,直接變成了張潮的《大醫》心得分享課。

  這節課的授課老師正是《一句頂一萬句》的作者劉振雲,他在課堂上說道:「過去我們基於現實歷史題材的作品,往往是走兩條路線——其中一條,是寫小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和奮鬥,如何在歷史進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另外一條路線,則是把歷史中的真實人物當成主人公,對他的形象進行藝術化的再創作,豐富細節,寫出他在歷史進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但是張潮的《大醫》走出了第三條路——將虛構的文學人物與歷史事件緊密相嵌,甚至與真實的歷史人物充分互動,讓虛構人物在歷史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這不僅需要紮實的歷史功底,充分、自如地掌握和運用歷史資料,還要有極強的構思和邏輯能力,才能在虛構和非虛構之間遊走自如。

  ——你是怎麼想到這樣寫小說的?和我們講講看。」

  同學們都起鬨道:「張潮,你可要老實交代。抗拒從嚴哦!」

  張潮被劉振雲讓到了講台上,先整理了一下思路,才說道:「其實我的這種寫法,來自兩種藝術形式的啟發,第一種是武俠小說。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用虛構出來的大俠郭靖,與鐵木真、拖雷等真實的歷史人物互動,還成為蒙古消滅花剌子模國以及襄陽城抵禦蒙古大軍的關鍵人物。

  他的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主人公韋小寶對對歷史的參與程度更深。還有另一個武俠小說家黃易,他的《尋秦記》,讓一個現代特種兵回到秦代,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他的《大唐雙龍傳》男主角寇仲,則和李世民爭霸天下。

  這些武俠小說家,完全沒有我們很多作家的忌憚,敢於下筆,我就在想——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敬畏歷史,和放肆想像,其實完全可以共存。」

  張潮這番話讓其他作家,包括劉振雲在內,都沒有想到。他們以為張潮會說《水滸傳》《故事新編》這樣的經典名著,結果竟然是武俠小說。

  這時馬上就有人問道:「那另一種藝術形式呢?」

  張潮靦腆地笑了一下,道:「另一種藝術形式,大家可能更不認同,那就是——電子遊戲。尤其是島國遊戲公司暗恥在90年代出品的經典作品——《大航海時代》。」

  同學們譁然。武俠小說好歹還屬於文學一類,遊戲是什麼鬼?

  馬上就有人質疑了:「張潮,你不是在和我們開玩笑吧?」

  張潮這時候嚴肅起來,認真地道:「當然不是。我們都知道『八大藝術』吧?繪畫、雕刻、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而電子遊戲,是第九大藝術。」

  劉振雲止住了騷動的學生道:「讓張潮把話說完。」

  張潮道:「這幾種藝術形式之間,是能互相反哺的。例如我們今天寫小說,在描述場景和動作時,富有『鏡頭感』的語言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就顯得呆板。但是在電影出現之前,幾乎沒有作家有『鏡頭感』,只有像巴爾扎克這樣的大師,偶爾靈感迸發時,有部分文字摸到了『鏡頭感』的邊緣。

  這就是電影反哺了小說。遊戲也是一樣。《大航海時代》是一款以地理大發現時代為背景的冒險遊戲。遊戲裡的歷史、地理、政治、商業、軍事、宗教、風俗……都有嚴格考證的來源,幾乎沒有虛構。

  但是其中的主人公萊昂·法雷爾,卻是一個虛擬人物。但是玩家可以操控這個虛擬人物,參與到各種歷史事件中去,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籤訂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葡萄牙遠征衣索比亞與土耳其人海戰、英國國王招募私掠艦隊等等。

  遊戲中主人公遇到的那些『配角』,大部分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如義大利的僱傭兵將領安德魯·多利亞、加勒比海盜傑克.拉康姆、奧斯曼海軍上將比利·雷斯。

  我是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發現了用虛擬人物參與真實歷史的好處——自由。如果主人公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那他的生命軌跡是固定的,我們能做的只是修修補補。

  但是虛擬人物就不一樣了。只要時空邏輯上沒有出現矛盾,那麼他可以出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參與任何我感興趣的歷史事件。這樣的小說,我覺得寫起來才有意思。」

  張潮一番話說完,猶如往深水裡投了一顆炸彈,開始時沒有聲息,片刻以後水面才開始沸騰翻湧,甚至沖天而起。

  燕師大「作家研究生班」的同學普遍都30多40了,哪有玩過什麼《大航海時代》啊。他們對電子遊戲的印象,大多數還停留在魂斗羅、街霸2,哪裡知道遊戲業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要是在燕大發表這些言論,估計理解的同學就多了。

  玩遊戲竟然還能啟發文學創作,寫出《大醫》這麼優秀的作品?作家班的同學坐不住了,七嘴八舌地問起張潮種種細節來。

  甚至有同學要讓張潮幫忙給自己的電腦裝遊戲的。

  授課老師劉振雲,好不容易才讓大家安靜下來,又問了張潮一個問題:「虛構和史實畢竟還是相矛盾的,你是怎麼把握兩者之間的平衡的?」

  張潮思索了一會兒道:「歷史事件往往是由多條明暗線索交替編織而成的,明線是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尤其是重要人物推動的,那我就讓我筆下的人物隱沒入歷史的暗線中去,在不為人知處,起關鍵的作用。

  這樣,就能在虛構和史實兩者間取中,既避免虛構太多而顯得過於娛樂化,也避免史實堆砌,讓小說太沉滯。」

  劉振雲道:「你今天的這個發言很重要,總結一下,發出來。我有一個預感,有你在前面開路,有《大醫》這麼好的作品做示範,相信這種類型的歷史小說在未來會大行其道。」

  張潮點點頭道:「其實現在我的一個同事,他寫這種小說就很拿手。他有本書要出版了,我先發給您看看。」

  劉振雲頗感興趣地道:「好,等下我把我的郵箱給你。」

  張潮笑道:「如果劉老師覺得寫的不錯,那您乾脆給他寫個序吧……」

  劉振云:「……」

  這時候一個同學開玩笑道:「你說再過十幾二十年,會不會有個寫小說的人,虛構個人物,就生在咱們這個時代,他也當個作家,和大家交朋友、聊寫作,那多好玩啊!」

  「當作家,那得有作品啊,為寫這麼個人物,還得給他編出一堆作品來不成?」

  「抄唄!把大家,還有劉老師、於老師他們五年後、十年後寫的作品都提前抄了,還怕成不了大作家?」

  「那不行,抄襲可恥!」

  「哎呀,虛構嘛,那麼認真幹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