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席捲港島

  第106章 席捲港島

  2005年1月21日,燕大正式開始放假。張潮也得以「逃脫」劇社的「虎口」,登上了前往港島的班機。

  去年12月的莊重文獎頒獎典禮後,徐子東就口頭向他發出了來港島嶺大交流訪問的邀請,後來又通過學校發出了正式的邀請函。

  張潮就趁著寒假到「新理念作文大賽」複賽之間的空檔,去一趟港島。

  這個時間點,內地的學校都是才放寒假,港島大學則相反,他們寒假(通常是聖誕節前2天到1月中旬)放完了,剛剛開始春季學期。

  經過近4個小時的飛行,21日傍晚,張潮終於踏在了港島的土地上。

  不過沒想到的是,徐子東竟然親自來接他。在車上,徐子東就說道:「聽說你要來,學生們都很興奮,你的講座和沙龍都已經預約滿了。講座都從小禮堂,挪到了大禮堂。」

  張潮奇道:「港島的學生對我這麼感興趣嗎?」

  徐子東道:「一個原因是你的《少年如你》賣得很好,到現在還不到半年,就已經加印2次。內地作家的書,在港島賣到這個數量,你雖然不是第一個,但肯定是唯一一個還活著的。

  港島人買書很奇怪的——明明少子化,結果銷量前10有7本是童書,剩下3本不是勵志,就是養生,要不然就是講怎麼和人鬥爭。文學類呢,前30都不一定能看見一本。

  去年的暢銷書里,甚至還有一本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我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了,也不知道港島人到底會不會讀書。」

  張潮道:「還有一個原因呢?」

  徐子東道:「……這個,你明天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就明白了,我自己不太好意思說出口來。」

  果然,第二天張潮在講完主題為《轉型中的內地青春文學》的演講後,第一個站起來提問的香港同學,就把他雷得外焦里嫩:

  「今年的富布斯排行榜,你是內地第一個版稅突破『1000萬』的作家,我想請教一下,怎麼通過寫書搵到咁多銀紙呢?」

  這位同學一開始還努力用國語表達,說到後面,顯然是比較激動,廣東話就脫口而出了。

  張潮終於明白徐子東為什麼說他自己不好意思說出口了。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商業化的城市,港島人對於財富的追求,是刻在骨子裡的,即使是文人也未能免俗,何況普通的學生。

  金庸先生在辦《明報》的時候,就以稿費摳門出名,就算是自己的老友倪匡,在他那裡也漲不了一分錢稿費。

  張潮之所以在港島出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錢」!去年富布斯排行榜的負責人說他是「內地作家首富」以後,明窗社就很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聯合媒體展開了一輪特殊的宣傳。

  今年年初,富布斯排行榜正式公布了2004年的名人榜單,排在前列的自然是那些企業老闆,但是張潮是作家中排名最高的,富布斯說他去年版稅收入達到了1100萬元。

  排名第二是於秋雨,也有900多萬。韓涵、小四等熟悉的名字自然也在其中。

  這一年,還是網絡作家上榜的元年,血紅憑藉一部《升龍道》,斬下了120萬元的稿費。

  估計誰也不會想到,這份榜單多年後會被網絡作家所統治。

  張潮雖然知道這個新聞,但是由於期末實在太忙了,除了兩所學校和自己家以外,他就沒往別處去過,自然也謝絕了一切採訪,所以也不清楚輿論發酵到什麼地步了。

  張潮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答道:「每一個『搵到咁多銀紙』的作家,在第一次憑藉寫作賺到錢的時候,都認為這是意外之喜。這說明你在開始創作一部作品的時候,動機不應該是它能『搵到幾多銀紙』,而是這個故事首先能不能打動你自己……」

  所幸後面提問的學生,總體而言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問題也逐漸地集中到了他的創作上,不過還是不時有學生問他成名後感受之類的「無關話題」。

  講座結束以後,張潮急忙找到徐子東,問他現在港島這邊都怎麼宣傳他的。徐子東去閱覽室拿了幾份報紙給了張潮,張潮打開一看:

  「19歲成作家首富,張潮狂攬千萬版稅的封神之作!」

  「內地青春作家第一猛男,譜寫少男少女的末路悲歌!」

  「《少年如你》竟是自傳?揭秘張潮不為人知的感情生活!」

  「一女雙嫁,作家首富與兩所大學間的恩怨糾葛!」

  「張潮突襲港島,將於嶺大傳授寫作致富秘籍!」

  張潮:「……?!」馬上借了徐子東的手機,打給了明窗社的潘耀明:「潘社長,你這樣可就過分了啊……」

  下午,是一個開放式的文學沙龍,就比較輕鬆了。

  一起座談的除了嶺大的學生,還有從其他大學通過各種關係趕來的大學生、研究生。

  張潮大概談了一下自己最近的創作,學生們都非常驚訝張潮竟然不再寫「青春文學」了。青少年是他的一大讀者群體,張潮這麼做幾乎等於是放棄了一大塊收入。

  徐子東打趣道:「那明年你可能就不是首富了。」

  張潮笑道:「首富誰愛當誰當去。要是能不上榜,我倒貼一點給那個排行榜都行。」

  這是,一個年輕人說道:「我認為你在榜上更好。」

  張潮好奇道:「為什麼?」

  這個年輕人先做了下自我介紹道:「我叫葛量,現在港中文讀中文的博士。我覺得你在這個榜上,至少說明年輕人從事文學寫作是有希望的。」

  張潮問道:「韓涵、小四不都是年輕人?我也就小几歲而已。」

  葛量道:「我認為他們更多是在營銷自己的個人形象,而不是作品;作品只是他們身上的一個『掛件』,他們身上這種掛件還有很多——叛逆者、賽車手、偶像明星……文學,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個。

  但是你主動放棄了青春文學,證明你在文學上的野心遠遠超過了他們。你的作品始終大於你這個人,所以我覺得你在榜上,對年輕作家的鼓舞,更甚於他們兩個。」、

  張潮道:「你說的,倒是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自己,十分感謝。」

  葛亮繼續道:「不過我有個疑問,你的作品《少年如你》已經開始影視化了。《你的名字》還出了漫畫版,說不定以後還會動畫化。那你今後的寫作,會越來越為這種改編服務嗎?畢竟這部分帶來的收益,可能會遠遠超過單純的出版。」

  張潮道:「你說的話讓我想到了前幾天剛剛見到的一個前輩。他和我說了一句話——作品可以商品化,作家的人格不能商品化。這句話對我震動很大。我寫小說,首先考慮的仍然是它能不能給我的讀者提供一個新的世界觀,也就是把一個少有人關注的世界呈現給他們,讓他們的精神領地得到拓展。

  我從青春文學中抽身而出,是因為在這個領域我不能提供新的世界觀了。我上大學了,我離開了我生活的小縣城,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的精神領地擴大了,我要把自己的觀察分享給我的讀者。

  至於說最後形成的作品,適不適合改編成漫畫、影視劇,我想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何況,我自己就能完成劇本的創作,並不依賴改編。」

  話音剛落,沙龍現場響起了一片掌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