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廳里,飄揚著輕柔的音樂。
聲音不會打擾到顧客,同時還能起到舒緩心情的作用。
欒老師和姜哲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經歷。
聽著這些故事,其看著眼前這位成熟美麗的老師,姜哲被對方放鬆的狀態感染。
欒老師邊聊天邊吃著一份小糕點,偶爾會喝一口咖啡。姿態十分優雅,即便是面對姜哲也沒有任何的架子。
姜哲看著對方把一份糕點吃完,問道:「要不要再叫一份?」
「不用了,吃這些剛剛好。」
姜哲說道:「我看很多女老師很怕吃這些甜點,你好像一點都不怕。」
「我也怕胖,必須每天保持運動。我看你也保持的很好,是不是經常運動?」欒老師說道。
姜哲答道:「我經常起來跑步。」
「找個時間,咱們一起運動?」欒老師建議。
兩個人的話題又轉向運動方面。
姜聽說到欒老師除了跳舞跑步之外,偶爾還會做瑜伽,描繪美女的心思,又升了起來。
不過,這個話題要等到合適的機會,才能提出。
欒老師看了看手錶:「和你聊天,我自己也放鬆了下來,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多小時。我要回去了,你可以繼續。」
姜哲說道:「我送送你。」
兩個人離開咖啡廳,欒老師說道:「你回吧,我自己走一走。謝謝你陪我來喝咖啡。」
姜哲說道:「謝謝你開導我。」
欒老師對姜哲擺了擺手,邁著輕鬆的步子,走向學校。
姜哲回到車上,透過車窗看著在街邊走動的欒老師。
與這位老師聊天,能夠讓自己很好的放鬆下來。保持這種關係,也不錯。
……
姜哲回到畫室,心緒平靜下來,不急不慢的翻出了自己最感興趣的畫冊,邊喝茶邊觀摩。
既然沒有好的思路,就從前人的智慧中尋找一些經驗。
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開始,沿著時間線向後觀摩。
因為考慮自己的新創作,所以他刻意尋找大師之間的畫家們,是如何學習前人經驗的。
姜哲把幾本畫冊擺在一起,對比幾幅圖片。其中有大師作品也有知名度小一些的畫家作品。
達文西、米開朗奇羅和拉斐爾,還有提香這些大師,在繪畫和雕塑藝術方面達到巔峰,他們的作品,充滿和諧與秩序的美,在技法上他們超越了希臘羅馬以來最負盛名的大師。
生活在他們之後的畫家們,會發現藝術之路上已經有了無法逾越的高峰,能發展的項目被大師們完成了,剩下的只是可有可無的添磚加瓦。
從那個時代到今天,有畫家夢想的孩子都要去研究這些前輩大師們。
姜哲找到文藝復興之後,巴洛克興起之前的畫家們的作品,進行分析,看他們是如何學習並且尋求突破。
這個時期的藝術家們試著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和諧美與經典比例放棄。很多畫家為了突破大師的藩籬,什麼外來元素,古代元素都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這一時代的藝術家們,都在追求創造比前任更有趣的不凡的東西。姜哲覺得,這一點與今天的畫家沒什麼區別。
他看到帕爾米賈尼諾一幅畫作,被後人稱為長頸聖母。聖母的頭頸比例,明顯被誇張。精美的髮型和頭飾,矜持的神情姿態。流露出優雅氣息。藝術家想最大限度的突出優雅,就把聖母的頸部的像天鵝一樣。不止頸部,包括身高已經沒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和諧。
作品呈現這種狀態,不是藝術家無知妄為,而是經過精心的改變,特意展現給觀者的。
姜哲又看了幾幅同時期畫家的作品,這些畫家都在絞盡腦汁的求變化。無論變化的丑與美技術,既給後人做出了示範,無形中也是增加了後人的難度。
他看了許久沒有結果。也沒想到思路乾脆最終還是把目光定在丁托列托的作品上。
作為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丁托列托是融合不同畫家優點的榜樣。
姜哲決定消耗一次觀摩大師作畫的機會。
此時已經積累了不少機會,消耗一次也不會覺得浪費。
因為他去過威尼斯,看過丁托列托的原作,系統中收錄了大量關於這位畫家的資料,所以觀摩的影片,非常詳盡。
一幅幅作品的創作過程,被系統摹擬出來。
姜哲每看完一幅畫的創作,就會停下思考回顧。
半晌之後,點擊繼續觀摩。
這段影像,是丁托列托創作發現是馬可遺體的過程。
這幅畫是他的代表作品。儘管姜哲以前琢磨過這幅作品但依舊打起精神,進行觀摩。
在觀摩過程中,姜哲慢慢有了新認識。
這張畫乍一看非常混亂,不像傳統的畫法,畫中人物的安排,讓觀眾的視線不知道應該先放在何處。
畫中不調和的明暗對比與遠近對比,反而位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畫家為了達到這種效果,甚至不惜犧牲的色彩的變化。
帶著這種發現,姜哲接下來觀摩《最後的晚餐》的創作過程這幅作品。
他已經幾次看過,還用速寫臨摹過。
這次觀摩,依舊佩服畫家的匠心獨運?
畫家的將兩種不同的光源結合在一起。一種是自然光,另一種則是主觀的光。
畫中12使徒坐在桌旁,耶穌矗立在他們中間,一盞高懸於眾人左後方的吊燈從後側照亮大廳。
畫家以光勾畫出眾人的層面,將畫面分成兩個部分,左邊展示的是神跡,右邊描繪的是一些日常的寫實狀況,這種將日常生活和神跡一併展現,並以雙重光源對比加以烘托的做法,使得宗教構圖和其象徵意義更明白的展現給觀眾。
觀摩結束……
姜哲閉著眼睛,回味看過的一幕幕影像。
那個時代的藝術家們,雖然沒能成就達文西那樣的高峰,但是依舊用行動進行探索和致敬,這樣的探索運營出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巴洛克。
姜哲的情緒收到影響,有了拿起畫筆的衝動,也有了新的想法。
他找出了在工廠畫的速寫稿,把不同的工種的工人影響一一羅列,進行重新刻畫。
儘管自己的想法還不成熟,但是,可以邊畫邊完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