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壇,雙年展開幕式。
一位老人,正在致辭。他是雙年展總策劃之一。
「……以海納百川的胸懷面向世界,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面向未來,既積極吸納世界各國優秀的藝術成果……既反映當今世界藝術發展的面貌,也要倡導有益於人類文明進步的文化價值觀……」
姜哲站立的位置,能看清老人像貌。
他想到這位老人的履歷。知名畫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第一年,擔任央美院長……第六、七任華國美協主*席……
雖然有些人詬病其油畫,但是,他創作的一些肖像,依舊被很多觀眾記住。未來,他的名字還出現在2020——2023胡潤華國藝術榜TOP20。
除了這位老人,還有很多名人上台致辭,也包括一些外國駐華使節。
借參加開幕式的機會,姜哲第一次近距離看到許多名人。
「姜哲別走神兒。」站在琴旁邊的秦教授提醒:「走,跟著嘉賓們一起去參觀。」
主辦方想把首都雙年展辦成國際藝術盛會,所以,邀請的參展國近百個,參展藝術家近千人。
今天來參加開幕式的藝術工作者,也超過千人,其中包括一些享有大名的藝術家。
有關方面領導以及幾十個國家駐華使節等重要嘉賓,開始參觀展覽。
重要嘉賓參觀過程中,現場的藝術工作者,會根據彩排方案,分批進入場館,讓參觀過程既顯得隆重熱鬧,又井然有序。
姜哲幾人跟著有序的人群,按照參觀路線,慢慢向前走動。
在這一過程中,能看到很多媒體正在進行報導,也有媒體在採訪重要嘉賓。
採訪的位置,就在參觀路線上刻意留出來的空地上。參觀人群就是報導的背景牆。
雖然是安排好的路線,姜哲還是儘可能的觀摩參展作品。他參考系統的評價,用包容開放的態度進行學習,但實話實說,有些作品仍舊看不懂。
重點看了一些感興趣的作品之後,就等著活動結束。
一小時後,重要的嘉賓陸續離場。
工作人員通知,可以自由活動。
汪真以及時代拍賣的業務經理,引著姜哲認識了一些來參展的外國藝術家。
之前準備活動的時候,雙方在不同的位置,一直沒機會見面。
汪真悄悄告訴姜哲,這些人都是獲得某個獎項的提名。
雙年展為了邀請國外藝術家參展,特別設立了最佳作品獎,優秀作品獎和紀念獎三個獎項,頒發給國外參展的藝術家。
對於國內的藝術家,不做評選,但會頒發華國青年藝術家作品獎。
應酬的同時,姜哲有些期待,不知道自己這次能不能在獎項上有所收穫。
他抽空來到衛生間,確定周圍安全後,才悄悄打開系統。
可惜,沒看到任何新的提示,只能看到榮譽值經驗條的游標,向前移動了一點。
剛剛解決麻煩,又奢望獎項,他自嘲有點得隴望蜀的意思。
剛剛走出衛生間,就看到汪真急匆匆的過來。「準備一下,等一會有媒體採訪。」
姜哲說道:「又來採訪。事情還沒解決徹底呢。」
「不是我安排的,人家媒體主動。」汪真拉著姜哲走向採訪場地,並且給他講解。
來報導雙年展的媒體,有國內的主要媒體包括國家權威媒體在內的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網絡等百餘家媒體。還有國外的重要媒體。
這些媒體拍攝專題片或大幅報導雙年展的消息。
其中姜哲家鄉所在省的最大的藝術雜誌,準備用大篇幅推出雙年展專輯。省級電視台,也會用新聞形式進行報導。
兩人邊說邊走,來到採訪專區。
這裡有很多媒體,分別採訪一些參賽者和主辦方的人員。
本省的媒體,準備採訪本省來參加雙年展的幾個藝術家和團體。
姜哲只是其中之一。
他看了一眼正在被採訪以及等待的人,悄悄問汪真:「為什麼會選上我?」
「你最年輕,採訪你,有可能引起關注。」汪真說道。
這家媒體對本省的參展者非常友好,已經提前把要採訪的問題,告訴被採訪者,讓他們做好準備。
姜哲看到,有被採訪者說錯了話,或者表演的不自然,記者還會讓攝影師重拍一遍甚至幾遍。
他一邊準備要回答的問題,一邊考慮這會不會是廖姐的安排?
很快輪到姜哲。
一位男記者採訪姜哲。
「姜哲,您好。」
「主持人您好。」
重拍~
「劉記者您好。」
「首先,恭喜您的作品參展。」
「謝謝。」
「我們了解到,您是參展作者當中,唯一一位還在讀大學的學生。能參加這次雙年展,您有什麼感受?」
姜哲感謝了雙年展提供的平台和機會。
「您認為雙年展最大的特色和看點是什麼?」
「看點有很多,有眾多的藝術作品,可以供觀眾們欣賞。
這次雙年展的特點,是國內外參展藝術家作品徵集,分為特邀和應徵兩種方式。
威尼斯雙年展和聖保羅雙年展的主題展人選,通常都由特邀藝術家組成,應徵是首都雙年展的一種開創。
首都雙年展採取特邀和應徵結合的方式,增大應徵的比重,為國內外廣大藝術家,特別是名不見經傳的青年藝術家提供了脫穎而出的機會,應徵手續更簡便直接。
相信明年會吸引更多藝術家參加……」
姜哲把準備好的內容背誦一遍,所以不會出錯。
在周圍等待的秦教授等人,都鬆了一口氣。
採訪場地中有組委會的工作人員,聽到了姜哲的採訪內容。雖然知道這是準備和提前準備的,但聽在心中還是感覺舒服。
就在姜哲接受採訪的時候,另有幾雙眼睛在暗中觀察。
其中,有人看到姜哲採訪時的神采奕奕,對他的不滿越發加深。
姜哲幾人一直在世紀壇忙到中午,簡單吃過午飯,又和眾多國內參展的藝術家,來到國家美術館,進行了開展彩排。
明天,國內參展作品展,將在這裡開展。
傍晚,濱海藝術學院的幾位領導老師和姜哲幾人,參加了一個小範圍的聚會。
參加者都是本省的參展者和朋友。
「姜哲,恭喜恭喜!」
「你獲獎的希望很大。」
「我們這些人都沒機會接受採訪。你能上一次電視,這次就沒白來。」
姜哲接受幾位同行的祝賀,同時也舉杯祝賀對方。
儘管,參與聚會的眾人當中,他的年齡最小,但是他明顯感覺到,所有人都把他當做平輩對待。
類似小姜這樣的稱呼,沒有出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