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第三把開啟時代的鑰匙
送走了小米的雷總後,徐川坐回了辦公桌前,打開了電腦。
看著屏幕上的那份已經初步完成了的稿件,他思索了片刻後,點開了文檔,重新修改起來。
既然已經在做了,那就做完整好了,半途而廢不是他的性格。
儘管碳基晶片目前還只是半成品,但無論是超高密度的碳納米管集成技術的突破,還是碳電晶體與碳集成電路的突破,都事關重大。
或許高層可能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得知了碳基晶片的突破,但他還是將自己的建議送上去好了。
除了拉上了小米對高性價比電子產品做了一個錨定外,其他的事情,就讓上面去頭疼好了
花費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對已經初步完成的碳基晶片規劃初稿進行了一次完整的修改後,徐川點擊保存,將這份建議文檔列印了出來。
從印表機中取出帶著餘溫和墨香的文件,重複檢查了一遍後,徐川從桌上拾起了簽字筆,在信件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對於碳基晶片來說,需要布局的不僅僅是他聯絡的小米。還有各種各樣的專利以及其他的工作,都是需要完成的。
而這份工作,如果是由星海研究院來說,需要的時間可能是以年為單位的。
比如在研發完成過後,尋找合適的各步驟生產廠商,如超高純度的碳化矽襯底需要生產,如超高密度的碳納米管也需要廠商。
此外,還有和碳基晶片相關的專利申請,技術升級。
比如說儘可能的去完善和進一步優化縮小碳基電晶體的尺寸,提升碳基電晶體在晶片上的每平方毫米數量等等。
對於碳基晶片來說,就算是他們現在研發出來了足夠商業化的成品,也是需要進一步提升性能,去追趕和超越已經統治了晶片領域數十年的矽基晶片的。
徐川沒想過碳基晶片一面世,就能夠直接在性能上趕超矽基晶片,直接將這艘龐大的航母掀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這些東西都需要成體系的工業,不是星海研究院能夠獨自搞定的。
所以他需要國家的力量,將國內的電子工業領域的相關體系擰成一股麻繩,發揮出最大的能動性。
最好的方法,就是從研發-專利-原料-生產-零件-組裝-銷售整體形成閉合的工業鏈。
只要碳基晶片的性能足夠和矽基晶片媲美,且這套體系形成並被市場接納,那麼在時代的推動下,矽基晶片遲早會被掃進歷史的塵埃中。
對於華國而言,這將是繼可控核聚變技術、新太空梭技術之後的第三把推開未來時代,引領潮流的鑰匙。
而現在,他們已經初步的掌控了這把鑰匙,只待後續的精加工,就可以將其插入時代的大門,並且將其推開了!
將手中的文件找了個信封裝起來後,徐川發了個信息給鄭海。
不一會,對方便趕了過來。
「教授,你找我。」
「嗯,這裡有封信,老樣子,送到長安街的北海小島上。」
鄭海接過信件,看了一眼詢問道:「要緊嗎?要緊的話我去一趟。」
徐川搖了搖頭,笑道:「不用,找個人送過去就行。」
「行,還有其他的事嗎?」
「沒了。」
「行,那我先走了。」
點點頭,將手中的信封塞進懷裡,鄭海轉身走了出去,既然不需要他親自送過去,那就交給安保團隊裡面的國an人員就行,那邊的人可以直達長安街那邊。
徐川沒管這些,這種工作交給鄭海從來都沒有讓他失望過。
目光落回辦公桌的筆記本電腦上,正當他準備處理一下郵箱中的開年以來堆積著的郵件的時候,辦公桌角落邊的手機震動了起來。
隨手摸過手機,徐川看了一眼來電顯示,電話是擔任《探索》期刊的總編歐陽稷打過來的。
這位歐陽稷是早些年從南大走出去的教授,曾經在《自然·物理學》擔任過主編一職。
後面徐川將《探索》期刊的成立事項扔給南大後,南大的校長談紹元親自打電話將他從米國那邊拉回來了,如今擔任《探索》的副總編之一。
至於總編,除了徐川親自擔任。
雖然說一家學術期刊的編輯在學術界的潛意識中應該儘量避免給自家的期刊投稿,因為這樣做聽上去就不太合理。
畢竟在人們的認知中,「熟人好辦事」的思想太深入人心,所以十分在意「避嫌」這一說法。
而一家期刊的編輯0可以給自己的期刊投稿的話,即使主編或者更高的審核編輯沒有插手,審稿人看到文章作者的名字時也會自行意會,造成一定的不公平。
一些警惕性高的雜誌社可能會明文規定主編不得投稿自己所負責的期刊。
但事實是大多數雜誌社不會考慮這個問題,只能靠個人自覺。
然而對於《探索》來說,他們並沒有其他的選擇。
以徐川對《探索》的要求,除了他自己,恐怕也很難在國內找到一位合適的總編。
至於他以總編的身份將各種論文投稿到《探索》上,對於學術界來說,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
畢竟自出名以來,徐川在學術界的聲譽就是頂尖的,再加上《探索》期刊在成立之初,就有考慮過這種情況,有明確的程序來處理編委會成員所提交的稿件。
所以外界對於徐川成為自己創建的期刊的總編,倒也沒有什麼異議。
大拇指在屏幕上划過,徐川接通了電話:「喂,歐陽總編。」
電話點面,歐陽稷帶著敬意開口道:「徐院士,《探索》的子刊《探索·數學》剛剛收到了一篇投稿,我們這邊有點拿不定主意,您要不要看看?」
聽到《探索·數學》的投稿,徐川腦海中念頭動了一下,開口問道:「是不是P=NP?猜想中和圖同構難題有關的論文?」
電話對面,歐陽稷點點頭,回道:「嗯,投稿人是川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那邊的劉嘉欣女士。」
「她投稿的論文是對圖同構難題的准多項式圖形映射法研究,《探索》期刊這邊沒辦法判斷這篇論文的具體情況,也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審稿人員。」
這種涉及到七大千禧年難題的研究,別說是放到國內了。
就是放到數學最發達的米國、法國等國家,都是最頂尖的。國內能夠對這種級別論文進行審稿的數學家,可以說屈指可數。
而P=NP?猜想這種理論信息學中計算複雜度理論領域的數學難題,國內並沒有太出名的學者。
至於國外,《探索》這邊的副總編,主編之類的任職人員,老實說也很難接觸到能審核這種級別論文的大佬。
雖然他自己曾經在《自然》期刊擔任過主編,也認識一些大佬,但遺憾的是他並不是數學領域的,而是物理學的。
徐川笑著道:「將論文發給我吧,我來擔任審稿人就行。」
聽到這話,歐陽稷遲疑了一下,猶豫著問道:「這可以嗎?我不懷疑您的能力,但是對於期刊公正性方面是否會有一些爭議?」
微微頓了頓,他快速的補充道:「當然,我不是說徐院士您的公正性原則,而是審稿披露後,這事可能會在學術界引起一些爭議。」
「畢竟您和那位劉女士的關係.」
一般來說,在學術期刊的審稿過程中,避嫌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這主要是為了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或偏見,確保審稿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具體來說,審稿人應當避免與作者之間存在可能影響公正判斷的關係,例如避免直接合作關係、認識作者等等。
大部分的SCI期刊通常都會有一項規定,推薦審稿人不可以與作者是同一個單位。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換句話說,與作者有關係的審稿人都要避嫌,包括同一單位的學者,都是默認屬於避開的範疇的。
這一點就像是當初徐川證明霍奇猜想的時候,數學界組織了六位大牛對他的論文進行審核,而審稿人全部避開了普林斯頓的學者。
聽到這話,徐川啞然笑了下,搖了搖頭,道:「」沒什麼,避嫌原則雖然說有必要,對於審稿來說,我們只需要確保過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客觀性就足夠了。」
「將論文發給我吧,我會給出對應的評審意見的。」
歐陽稷點點頭,道:「行,既然這樣,我會按照《探索》的審稿邀請流程來走流程。」
「嗯,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徐川笑著應道。
另一邊,京城。
太陽已經落下,夜幕逐漸降臨,長安街的某間會議室內,一場緊急召開會議正在進行。
從長老院那邊出來的邀請,快速的通過專員傳遞到了各個蔀門的高級領導手中。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電子工業領域的專家院士,也都收到了邀請。
不少人才剛下班到家,就被一通電話喊了回去。
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還在餐桌上,飯都沒扒拉兩口,就被前來接人的專車拉走了。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兩個半小時之前送到長安街北海小島的一封信件,一封從金陵那邊送過來的信件。
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整個城市,長安街道的某棟大廈內,一間寬闊的會議室中,一場緊急會議正在召開著。
穿著黑色的羽絨服,手中拎著一個保溫杯的王啟明院士走進了會議室。
沿著走廊,順著標牌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的目光就落在了一位熟人的身上。
愣了一下,他笑著走了過去,開口打了個招呼:「喲,老劉,你也來了?」
會議室中,正眯著眼睛觀望著講台的劉權聽到熟悉的聲音後扭頭看了過來,看到這位老朋友後,他也愣了一下,隨即瞪著眼問道:「你也來了?」
王啟明院士笑呵呵的說道:「你都來了,我怎麼就不能來了?」
劉權院士瞥了他一眼,沒理會他,目光在會議室中掃視了一圈後開口道:「看樣子今天的會議不簡單啊。」
今天這個會議是臨時收到了通知的,說是緊急的內部會議,也沒告訴內容。
一開始他還以為只是個小會,和他的專業領域有關係,這種會議對他來說經常有,也沒太在意。
現在看來,似乎猜測的情況有些不對的樣子,從桌上的銘牌和到場的人來看,這場會議到場的半導體領域和電子工業領域的院士都超過兩位數了。
而且他剛剛掃了一眼前排的那些銘牌,基本都是各蔀門的高級領導人,甚至是一把手。
看這架勢和陣仗,要討論的東西恐怕有點超乎意料。
難不成是國家要全面支持晶片領域的發展了?
想到這個,劉權有些興奮了起來。
半導體領域被國外壓制了那麼長的時間,早就應該這麼做了!
晶片不能實現自產,電子領域就相當於沒有護城牆。
隨著牆上的時針走到了十點,各蔀門各領域參與會議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全部到齊。
寬闊的會議室內,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關上了會議室的大門,自己站到了門後立正了身姿。
會議桌前,主持會議的是會議總算是開始了,主持會議的人員是國w院的某位長老。
站在話筒前,這位老人清了清嗓子,宣布會議開始後,繼續說道。
「辛苦大家這麼晚了還要抽時間到來這裡參加這場會議,因為時間較為急促和保密等方面的關係,並沒有提前通知各位會議的內容,還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微微頓了頓,他接著道:「接下來的會議,討論內容將涉及到較為敏感的國際局勢,在國家正式宣布前,還請各位嚴格保密今天的會議內容。」
說著,在他身後的銀白色的幕布上,一張PPT圖片已經放映了出來。
當看到放映出來的圖片時,原本安靜的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了有些嘈雜的討論聲音。
會議室中坐著的眾人臉上都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有驚訝,有詫異,有震撼,更多的則是一種被這份訊息打了個措手不及的茫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