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再次因為方林,發生了些許改變。
原始空。
夏國的電子機數據鏈項目,一直到八十年末才正式開始上馬。
同時,預警機項目也並沒有如原時空一樣,因為技術不成熟而被迫二次下馬。
如今,裝備部兩個項目聯繫在一起,外包給方林的夏芯公司。
壓在方林身上的擔子不可謂不動。
可一旦研發成功,夏國的預警機技術將會大幅縮短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
只要公司的計算機和晶片項目完成。
後續兩大軍工項目的研發都不成問題。
經過不斷漫長的等待,通過風雷公司訂購的三十台水果計算機抵達夏芯公司。
完成計算機分配工作不久,陸思睿,梁奮鬥,宋秘書等人也從鵬城特區回到燕京。
本次取貨一共用了二十天。
其間,陸國棟不出意外地打起DSP處理器。
萬幸有陸思睿出面溝通。
總算幫方林保住來之不易的DSP處理器。
「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天天找我一個弱女子的麻煩,方林,你到底還是不是男人?」
「發到燕京的收音機一台不少,陸思睿確認無誤,我才開始讓人將貨送到火車站。」
「到了東西,你說有問題,要追究我的違約責任,你簡直是欺人太甚!」
李秋月氣沖沖地殺進夏芯公司。
劈頭蓋臉的奚落方林小肚雞腸。
二人離婚的事情,李秋月承認自己有一點點責任。
可是方林就一點責任都沒有了?
李秋月的確經常因為離婚,復婚的事情糾纏方林。
但是感情歸感情,生意歸生意。
方林拿生意做文章報復李秋月,不是小肚雞腸是什麼?
辦公室里,方林好整以暇地坐在椅子上。
雙手抱肩,一言不發任由李秋月叫囂。
「給我出了個不算高明的主意,張口就要三十萬好處費,看在往日夫妻情分上,這筆錢我給了。」
「你收到貨不說謝謝我,反而倒打一耙,指責我賣給你的收音機有問題,方林,你還有點良心嗎?舉頭三尺有神靈,這麼窮追猛打有意思嗎?」
今天上午,李秋月收到方林傳來的口信。
發給夏芯公司一萬餘台收音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不顧宋秘書阻攔,李秋月當場就炸了,急忙跑到夏芯公司和方林理論。
方林冷冷地道:「說完了嗎?」
「沒說完!」
李秋月走到辦公桌前面,俯下腰說道:「收音機剛剛到達燕京,連一台都沒有賣出去,你就說我的收音機有問題,做人留一線,他日好相見。」
「你要是把我逼急了,咱們一拍兩散!」
方林聽後拉開辦公桌下面的柜子,從裡面拿出一台收音機。
「你聰明,我方林也不是笨蛋,這批收音機剛剛到貨,我馬上帶技術專家,從中挑選十台當成樣品,進行批次抽查。」
「結果顯示,這些被抽檢的收音機,內部電子配件都是二手元器件。」
「上面不但有長期使用過的痕跡,並且許多位置都存在焊接不良的問題,我有理由懷疑,你賣給我的收音機,是用電子垃圾組裝而成的殘次品。」
「根本不是原廠出的全新收音機!我沒去相關部門告你,已經夠給你面子,你反而跑過來大吵大鬧,既然你想鬧,我就陪你鬧。」
方林不假思索地拉開抽屜。
將李秋月親筆畫押的協議拍到桌面。
「睜大眼睛瞧著,上面有你的名字和手印,按照你我簽署的協議,如果收音機次品率超過一半,我有權向你追討賠償。」
「位於鵬城的電子廠和公司,將會以賠償的名義讓給我。」
李秋月整個人如遭雷擊。
只顧上門找方林興師問罪,全然忘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舅舅從港城發到鵬城特區的收音機,的確使用了大量的廢棄零件。
除了收音機殼體,電子部件都是從進口電子垃圾中挑選出來的廢品。
用舅舅的話說
既然當了生意人,一分一毛的利潤都不能放過。
一台收音機省下二三十塊的成本。
一萬台就能多掙二三十萬的利潤。
和全新的電子零件相比,用洋垃圾組裝收音機,成本幾乎等於不要錢。
拿到內地進行組裝銷售。
人工組裝成本又能進一步壓低。
以為國內老百姓全都沒見識。
即使收音機拿到手裡三五天就壞了,也只會認為自己使用不當,絕對不會懷疑進口貨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沒想到方林的眼睛這麼尖,心思如此敏銳。
收音機剛一到貨,立刻帶專家過去抽查。
「方林,你別生氣,我的態度確實是不好,我給你道歉。」
「可是話說回來,用什麼材料組裝收音機,又不是大問題,沒必要上綱上線。」
李秋月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可憐兮兮地講述自己創業不易。
舅舅遭遇經濟問題,資產全部砸在石油期貨市場。
能給李秋月提供的資源少之又少。
這批收音機是李秋月創業的唯一資本。
用電子垃圾組裝的收音機,確實有一點點問題。
但是絕對不影響使用。
進口貨的品質再差,質量也比國產貨好。
「看在咱們曾經夫妻的情分上,你就高抬貴手,別再糾纏這個問題了。」
李秋月作勢便要往方林懷裡鑽。
方林站起來一把推開李秋月,沉聲道:「你不要臉是你的事情,別想連累夏芯公司跟你一塊成為過街老鼠。」
「你口中雞毛蒜皮的小問題,落到我的公司頭上,屬於是天塌地陷的大問題。」
「想你再壞,也該有一點底線,我才會答應和你做生意,可你是怎麼回報我的?一旦被上級部門發現我公司出售有質量問題的商品,這口大鍋是你背,還是我來背?」
方林態度強硬地怒斥李秋遠缺德無良。
只顧自己,從沒有考慮過別人。
一旦拿出去銷售,迎來的必然是滾滾罵名。
李秋月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今年屬於李秋月的太歲年。
家人不省心也就算了,剛剛開始的事業也在走下坡路。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方林和李秋月同時看向門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