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還沒吃上飯,就開始惦記起連鍋端了

  時間還沒到,高英偉的電話提前打了過來。

  一句話。

  幹了!

  和燕京無線電廠目前的處境相同,高英偉負責的滬城無線電廠,同樣被資金問題所困擾。

  國內資金尚能解決。

  最缺的當屬外匯資金。

  兩年前開始,各大國有企業先後接到通知。

  企業涉及外匯的外購項目,有關部門不再全額提供資金,僅提供三分之一或是一半。

  剩餘外匯資金需要企業自己想辦法籌措。

  簡單來說,屬於倒逼國有企業自謀生路,發揮自身動力打破大鍋飯模式。

  放棄一切寄託於上級部門財政撥款的固有思維方式。

  研發性能卓越的出口產品,從外國人手裡換取外匯。

  去年,該政策進一步擴大。

  如果國內企業與外商合作獲得一定數量的外匯資金,相關部門會在兌換完畢之後,留出一部分充當該企業外匯額度。

  一家企業想發展,少不得購買國外生產設備,引進稀缺進口材料。

  以上種種,無一不涉及外匯配額。

  口頭答應合作以後,高英偉將於明天中午帶領相關人員,親自前往燕京與方林,吳勝利,以及為電磁爐生產配套鍋具的劉保國見面。

  外交方面無小事,外匯面前無大小。

  即便上級主管部門有不同意見,高英偉也管不了這麼多。

  先解決廠子急缺的外匯資金,再說國內各單位下達的生產指標。

  第二天上午,高英偉帶領幾名廠領導前往機場。

  通過介紹信,購買到了當天抵達燕京的機票。

  幾個小時後,一行人出現在燕京機場。

  吳勝利提前派車等在機場。

  不多時,眾人相聚小集體會議室。

  「方林同志,這次的合作事宜都要麻煩你了,我們兩家電子企業全權負責這批全自動電磁爐生產,其間有什麼需要和外國人協調的地方,還要你多多幫忙。」

  縱然吳勝利和高英偉是工作上的朋友,可畢竟不是知根知底的好友。

  有些事情,暫時不適合讓高英偉知道。

  吳勝利介紹方林時,並沒有提及方林才是港城風雷公司的實際負責人。

  身份是風雷公司委派的內地商業顧問和代表。

  各自落座,方林笑道:「風雷公司和我是合作關係,幫助他們完成沃爾瑪公司的電磁爐訂單,我的企業也能從中獲利不少,不存在誰幫誰的問題。」

  吳勝利接著說道:「老高,我是這麼安排的,晚上,你們幾個去一趟我們廠的生產車間,全面了解全自動電磁爐的產線和加工方式。」

  「明天上午,你我一塊去部里,向相關領導匯報本次的出口問題。」

  全自動電磁爐涉及大量電子元器件,沒有上級部門居中協調,許多棘手的問題唯有兩廠自己想辦法解決。

  即便一南一北兩大無線電廠在國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可畢竟是縣官不如現管。

  高英偉聽後點了點頭。

  吳勝利提出的上級統籌問題很重要。

  以往的國內企業生產模式都是統購統銷。

  上面下任務,滬城無線電廠向物資局調撥生產原材料。

  企業只需負責生產,加工。

  來料等方面的問題,通通不用滬城無線電廠操心。

  但是這次不一樣。

  兩家企業生產的全自動電磁爐,屬於計劃外生產任務。

  來料等問題屬於最大的問題。

  電磁爐是一種全新家用電器,涉及的電子材料,配套原料多種多樣,少一種都有可能延誤工期。

  有了四機部出面協調,一些需要挖空心思想辦法解決的問題,或許當天就能處理好。

  方林看了一眼手錶,站起身說道:「各位,你們先聊,我出去辦點事情。」

  聞言,眾人沒有多問。

  目送方林離開會議室,高英偉拿起桌上的香菸,從中取出一根點燃,吞雲吐霧道:「老,劉保國同志,雖然咱們各家企業遠隔千里,但是這次為了共同的項目,我們一定要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時刻保持聯繫。」

  「兩個月,60天裡,足額生產出五十萬台全自動電磁爐,既是一次重大的創匯項目,同時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從未有過的生產挑戰。」

  高英偉親自過來,已經表明了無線電廠的態度。

  滬城無線電廠絕對不會掉鏈子,燕京無線電廠和燕京農機廠,同樣不能出現問題。

  畢竟,這次代工生產涉及的金額實在是過於龐大。

  整整7500萬美元。

  雖然大部分利潤會落到港城風雷公司手裡,但是再怎麼樣,國內各企業也能從總利潤中得到起碼三分之一的回報。

  三來一補項目在南方進行得如火如荼,北方和一些大型城市,只出現了零星合作模式。

  這一次又是南北合作,任何方面都不能出錯。

  劉保國說道:「吳廠長,高廠長,我們農機廠這邊的生產任務,你們二位盡可以放心。」

  「五十萬全自動電磁爐的配套鍋具加工任務,我早就已經落實下去了,不分晝夜地進行三班倒加工,或許兩個月不到,三件套爐具就能全部生產完畢。」

  說到這裡,劉保國不免有些得意。

  生產電磁爐配套鍋具的材料是鋼鐵。

  燕京農機廠和燕京鋼鐵廠屬於兄弟企業,兩家企業因為汽水項目合作緊密,關係可謂是不分彼此。

  無論需要多少計劃外的生產材料,燕京鋼鐵廠書記鄒四海都會大量供應。

  又加上農機廠曾經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基礎農具加工。

  初級工業品生產方面經驗豐富。

  而以上種種,又都是方林帶給燕京農機廠的福氣。

  沒有方林的多方面協助,劉保國即便和燕京鋼鐵廠的書記鄒四海是朋友,人家也未必願意以平價調撥的方式為農機場提供生產材料。

  等了一會不見方林回來,高英偉冷不丁說道:「老劉,老吳,馬上就到今年的秋季廣交會了,咱們三家完成沃爾瑪公司交付的生產任務,能不能再生產一批國產全自動電磁爐,拿到廣交會充當出口產品創匯?」

  此話一出,劉保國和吳勝利齊刷刷變臉。

  這麼久還沒吃上飯,就開始惦記起連鍋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