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關於清明的各種感受,明悟

  第560章 關於清明的各種感受,明悟……

  時間很快到了清明,今年的清明節,武元勝開著車,帶著易筱月、武淇、武洺以及武靳義又回了一趟老家。

  武芸跟丁常喜兩人也打了他們的電話,同樣開著車去跟母親上了墳。

  (前兩年他倆抽時間學會了開車,拿到駕駛證後,買了一輛「東風風行」系列的越野車。

  畢竟這個年代,車差不多已經普及,就像曾經的摩托車一樣。)

  帶著兩個小孩給母親以及祖先上墳,這還是第一次。

  如果母親也活著,看見她的孫子、孫女,肯定會高興。

  清明,在武元勝看來,是一個讓人感悟過去,思考現在,展望未來的時節。

  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對人生、對生死、對不同的年齡階段,有更多的明悟。

  除了自己的感悟,他也會拿出手機,翻看視頻里其他人的感悟。

  科技時代,給人提供了太多的方便。

  不懂的,不清楚的問題,或者已經明白,但想更加明白的道理,用一個手機或許就能找到更好的答案、更深刻的分析。

  在看其他人的感悟時,他隨便找了一會兒,就有幾條相關的信息或者評論讓他記憶深刻,他收藏了起來。

  比如有人對此時節作詩:

  「父母在時一碗水,勝似墳前千堆灰。

  萬愛千恩自古唱,莫忘養兒苦傷悲。」

  這個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來說,算是一種明悟。

  有人這樣說:

  「清明是讓我們以生者的身份面對逝者,更加理性的反觀自己的人生狀態,從而不斷的修正生活軌跡。

  讓我們認清在有限的生命中,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活著,應該如何對待老人,對待後輩。

  不要忘了來路,更不要忘了歸途。」

  也有人說:

  「到了清明節才知道,人這一輩子活著,向陽而生,死去萬事皆空。

  我們終其一生,本來就只是一場歸途,父母在故鄉在,父母去我們都是故鄉的客人。

  人生就是一輛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也會遇到很多人,然後揮手告別。

  無論你怎樣努力,都回不到昨天,也不能拒絕明天。

  清明的意義,需要思考死亡,我們要去想,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在這個世界目前能夠一呼一吸,該如何來過有意義的生活,如何在人生的終了,覺得自己沒有虛度。」

  還有人說:

  「清明,不僅是為了逝去的親人,更多的是為了提醒我們,珍惜眼前人,別讓來不及,成了永遠的遺憾。

  我們應該以逝去的角度看看自我,對現在的自己說點什麼?現在的我們面對將來的自己,又能做點什麼?」

  有人評論:

  「大部分人忽略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很多事情它不需要有意義,吃喝玩樂並不等於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

  當你焦慮、精神內耗的時候,請一定要記得,人生是各種各樣體驗的迭加。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去做那些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

  比如說發呆、看日出、數星星、坐在草地上一整天………你的體驗就是意義。

  人生不一定要去做大家世俗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才對,也不是非得按照社會主流價值觀去生活,如20多歲要娶妻生子、30而立有車有房。

  這些都是別人給的意義,是否執行就看我們自己。

  誰都是第一次來人世間,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只要你當下是自在的,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

  這世界我曾來過,也終將會離開,這個過程是有意義的。」

  又有人評論:

  「清明節,其實同樣只是一個日子,一個讓人紀念親人的日子,一個記住愛的日子,一個告別寒冬的日子。

  一個看見春天的日子,一個陪孩子休憩踏青的日子,一個思考來處繼續趕路的日子。

  逝者在這個日子重新回到我們的心靈,生者借這個日子體會親情可貴,生命美好。

  一個又一個與你有關聯的人,或陪伱一段長路,或伴你一段短途,任你怎樣不舍,一旦他們從你生命中褪去,就再也不會重來。

  生命無論長短,只要有人想著念著就沒有白白來過,就是奏響在別人回憶里一支壯麗的頌歌。

  生活無論苦樂,只要櫛風沐雨仍能心地清明,霜雪過後仍有春華滿坡,日子就會更加美滿幸福!」

  還有人評論:

  「人為貪財身先喪,鳥為奪食命不長。任你奸滑多取巧,難免荒郊土下藏。

  少年不懂「清明」意,懂時已非少年時。「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家中人。」

  ………………

  關於清明的各種感受,明悟太多,但不管怎樣,都是讓人更加的看懂人生,要懂得感恩。

  不論是父母的恩情,祖輩的恩情,還是對給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過貢獻的逝者,都要心存感激。

  另外,清明也是教育自己家裡的後人、小輩的好時機,「百善孝為先」,要讓他們了解傳統文化,特別是「孝道」文化。

  通過看別人的視頻、評論,結合自己的經歷,進一步提升了他自己的境界。

  學無止境,人的生命有限,只有不斷進步,才能明悟更多,才能更加順應時代。

  在看這些的時候,他讓易筱月、武靳義、武芸、丁常喜沒事也都看了看。

  看過之後,對待人生,對待生活,結合他們自己的經歷、感受,多少也都會有收穫。

  萬物復甦、天氣變暖、踏青的時節,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樣的美好。

  武淇、武洺,回家祭祖,他倆是天真的,無憂無慮。

  在他們這個年齡,是體會不到大人們的那種「心境」的。

  不過也沒啥,他倆還小,以後的人生路還很長。

  中午、晚上還是在二伯家聚餐,(家族AA制,按人數付錢。)

  武元勝除了付了一些飯錢,還帶來了兩條好煙、幾瓶好酒。

  (這個跟之前幾次清明回老家差不多。)

  煙給親戚中抽菸的人一人發了一包。

  每年這樣的家族聚會,他覺得有好處,至少大家在一起多少都能聯絡一定的情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入,他越來越清楚,人的情義都是在經常的走動中建立起來的。

  這個從交往中,大家都能看出來。

  因為這幾年的相聚,清明成了比過年還要熱鬧、濃重的「宗族」活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