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青黴素更為緊要的事
「兩個人的力量是有限,這一點的責任在於我,一開始我便需要認識到,青黴素是需要更多人參與進來,才能夠更好呈現出來的藥品。」
包國維真誠地說道。
實際上,在青黴素的發明之上,包國維於1930年這個時間點,並不算是首創者。
早在去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就在偶然間發現了青黴素黴菌的特性,可是並未有發現提取高純度青黴素以及批量生產的方法。
某種意義上,包國維提前帶到這個時空上的,乃是青黴素提純和製造的成熟技術。
但是這一點,也足夠令人瘋狂,足夠三個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了。
所以,青黴素本身並不是秘密,青黴素完整的製取方法,以及方新川、湯飛凡在包國維提示之下,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才是最為寶貴的經驗。
科學本身就是無數次試錯產生的,而來自於後世的包國維,利用自己的經驗,以所謂的「不成熟的建議」,給二人的研究掃清了障礙。
不然,缺少人員和經費的二人,不可能研究得這麼迅速。
可即便是這樣,想要真正將青黴素作為藥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故而,包國維想到了這個組織——「華夏科學社」。
作為歷史上華夏第一個現代科學學術團體,華夏科學社在近代科學史上是繞不開的。
1914年,華夏科學社於美國成立,初始成員乃是康乃爾大學的華夏留學生。
包括但是不限於,趙元任、任鴻雋、楊銓等科學名士。
一開始,華夏科學社是為了《科學》月刊的發行而成立,到了後來等到成員越來越多。
愛國科學家們聚集在一起,就立下了更為宏大的目標。
「聯絡四海之同志,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
「以科學發明之效用於尋常事物而影響國計民生!」
等等。
包國維腦海裡面划過這些人的事跡,縱觀以上這些成員的人生軌跡,可以說基本上與振興中華,強掛鉤。
特別是如今的會長竺可楨先生,乃是近代華夏地理氣象學的奠基人,對於這些近代的國之棟樑,毫無疑問,可以給予十萬分的信任。
況且,他們需要不是科學社的全體成員,只要有一些生物學化學的相關專家加入研究就可以。
可以最大程度的縮小,泄密的概率。
待到包國維與二人一說之後,湯飛凡的臉上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怎麼了?二位先生不知道這個組織麼?」
包國維有些奇怪,按理來說,這種科學組織應該很有名,兩位科學家竟然好像很意外的樣子。
方新川回答說道:「倒不是沒有聽說過,只不過這種組織一般都是內部邀請制度,我與飛凡兄,一個剛剛從國外回來,一個常年待在杭城,很少有去接觸其他教授,聽說過,但是對於內部的情況並不了解。」
這下子包國維瞭然了,自己面前的這兩位,乃是科學界的社恐人士,很少參加什麼研究會之類的,所以也沒有機會參加這種組織了。
在滬市定居研究後,也是常年待在研究室,更不要說去參加什麼科學社了。
「秉文認識?」湯飛凡皺著眉頭,以他的了解來說,這個華夏科學社的名聲的確不錯。
「不認識。」包國維搖了搖頭,轉而十分堅定地說道。「但我可以在這個組織裡面找到可以信任的科學家,當做我們的幫手。」
包國維為什麼能夠這麼肯定?
湯飛凡和方新川不知道,他們只知道的是,這小子說過的話,從來都沒有出錯的。
明確自己的目標就好了,為什麼要糾結於其中到底什麼原因呢?
結束了在實驗室里的會談之後,已經到了傍晚。
方新川十分好客的邀請包國維,與他們一起「共進晚餐」。
本以為這兩人會去同濟大學的食堂吃,沒有想到方新川將包國維帶到了後院,掀開一口大鍋說道。
「秉文你可別小看我們,我與飛凡兄在研究青黴素之上,或許沒有你小子有天賦,可是在做飯上面,還是有那麼一些天賦的。」
看到對方得意洋洋的模樣,包國維好奇地看向大鍋裡面,只見得各種亂七八糟的蔬菜混雜在一起,加上幾塊肥豬肉,就湊成了一大鍋麵條。
麵條悶煮了太久,以至於全部糊在了一團,就像是後世阿三的黑暗料理一般。
不知道方新川哪裡來的自信。
可湯飛凡似乎完全不在意,他從旁邊取出了一個海碗,足足有他的臉那麼大,帶著笑意裝了一大碗麵條,哧溜哧溜地吃了起來。
包國維一臉無語。
「兩位是經費不足夠麼,我怎麼記著,先前給兩位支取了兩萬銀元吧?為何不吃點好的?」
對於研究經費,包國維將先前與永安百貨合作的口罩,以及與項松茂合作的大蒜素製藥,兩個方面的收益都交給了這兩個人的研究工作。
對於青黴素的研製,包國維並不吝嗇錢財。
所以,這麼多經費,這兩個人都花到哪裡去了?
聽到包國維的評價,方新川頓時有些不樂意了,他指著大鍋裡面的麵條說道。
「秉文,你這麼說我可不樂意了,我們倆並沒有在吝嗇自己的伙食,作為生物學家,我們都深知養好身體的重要性,你看這青菜和蘿蔔,在外頭都是挑好的買,還有就是這肥豬肉,多少普通百姓都吃不上,比起他們來,我們吃得已經很好了.」
聽了對方的一番言語,包國維愣了一下,隨即發現自己陷入到了一個認知錯誤。
或許在這個時代,這一鍋已經是難得的人間美味了。
時間很緊,包國維出門的時候,便打算去大同大學,拜訪一下華夏科學社,尋求更多科學家的幫助。
在1918年科學社遷回國內的時候,將總部設立在了滬市,大同大學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辦事處。
包國維在那裡或許可以見到那位國之棟樑,竺可楨先生。
出門的時候,湯飛凡又提到了關於青黴素保密的問題。
「保密的這個問題,秉文你不必擔心,我已經想明白了,既然將青黴素髮明出來,就沒有藏著掖著的道理。
無論他是好是壞,都是能夠救助出萬千生命的藥品。
我唯一的希冀便是,即使洋人掌握了青黴素的製作,我們也能夠自己實現量產,畢竟這是我們國人自己研製出來的藥物。」
停住了腳步,包國維愣了一下,他從對方的話語之中捕捉到了很多東西。
隨即他腦袋裡面想了很多。
湯飛凡說得沒錯,只要青黴素研製出來,就避免不了被其他國家獲取。
後世,掌握著絕對實力的發達國家,想要對一項技術嚴防死守,都沒有辦法做到。
更何況是民國時期?
所以,與其老是擔心什麼青黴素的泄密。
不如利用先發優勢,提前實現量產,提前造福更多的華夏人,在製藥之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有了自己的眼界,還有一群優秀的科學家,今後不僅僅是一個青黴素,更多的抗生素也會被研製出來。
在量產之下,無數的普通百姓,無數的愛國義士都會得到救助。
還有快一年的時間。
包國維腦海裡面閃過了明年的國殤。
他拱了拱手,對湯飛凡說道:「先生啟發了我,看起來我們接下來對於青黴素的研製要開拓另外一個賽道了。」
方新川在一旁點點頭說道。
「我倆對於研製藥品擅長,可若是開設工廠,要與那些官員、洋人交涉,還是交給你包國維,最為好啊!」
走出同濟大學的時候,包國維坐上了轎車,曹晏海在前面開車,天色雖然黑,但還是朝著大同大學的方向前進。
一邊坐車,他的腦海裡面便開始緩緩浮現出一個想法。
要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最好不會受到戰火的影響。
要建設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產線,依靠自己生產出批量的抗生素。
甚至可能,要有一批武裝可以幫助自己。
如今,包國維的資金是夠的,可真正要實現上面的目標,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當然,最為緊要的,如今還是推進青黴素的實驗成功。
讓章太炎藥到病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