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學回家,外婆已經在鍋里煮著小半鍋鹽水花生。
都是挑出來的比較嫩的不太飽滿的花生或挖壞了的花生。這種花生算是殘次品,如果曬乾的話,要麼是癟米,要麼賣相不好,更不能留種,所以挑出來煮著吃,香香自家人的嘴巴。
豐英和豐雪放下書包,一人抓了一把鹽水花生,背著小稀背兜上山了。她們得幫著家裡把花生藤背回家。直到天快黑了,挖花生五人組這才回到家。
一家人吃完晚飯,外婆和媽媽開始收拾東西。她們裝了半背篼泥花生,準備給麼家婆拿去嘗嘗鮮。豐雪說:「家婆,最好多帶點錢。」
大家一頭霧水,豐雪也不解釋。
想了想,外婆還是還是去自己屋裡打開鎖,把手絹里包的的錢小心翼翼抽出兩張,折了幾折,紙張變小後再放在褲子的表包里。(表包:褲腰上隱藏的小口袋,僅可伸進兩根手指頭。)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家母女倆背著東西去了劉家場。
河對面的甘蔗長勢已經很好了,母女倆看著又是開心,又有點愁。每年的甘蔗是家裡的大項收入,收成好意味著多掙錢,收甘蔗當然是個苦力活,但農民嘛,什麼活兒不苦啊?都習慣了。苦點累點都能忍受,可一想著送甘蔗跑碼單那點事就愁啊。
農民種地自然沒話說,都是行家裡手。可你要讓他去求爹爹告奶奶,走後門跑關係,老實的農民就犯難,比種地還難!關鍵是他覺得拉不下這個臉。
母女倆一路擺著龍門陣,互相安慰著。生活就是這樣,無論做什麼都會遇到困難,不過再難也有盼頭,不是嗎?
老二雖不幸淹水卻僥倖存活,無意中又獲得了大機緣,不但跳了級,還帶著家裡的另外三個每天學習練武各種折騰。眼見著孩子們比之前更機靈活潑,她們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呀。
自己苦點累點沒什麼,扛一扛就過去了,只盼著孩子們學習爭氣,有朝一日能跳出農門,不再過這種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對李月香來說,家裡凡事都有自己的媽操心謀劃,她最大的煩惱不過就是孩子們的學費吧。日常開支本就捉襟見肘,多的余錢也沒有。看甘蔗這長勢,今年過年應該能給孩子們做一身新衣裳了吧。
女兒人很能幹,像自己,可她沒經多少事,性子軟綿了點。羅桂英想著,自己年齡也大了,萬一哪一天撂挑子了,這個女兒能不能把這個家撐起來啊。
當初給她找了一個大她十歲的女婿,不就想著年齡大點穩重點能疼人嗎。豐吉明這人有文化,對女兒也沒得說,但這小子腦瓜子活套,總有些亂七八糟不切實際的想法,老想胡折騰。要不是自己使了點小手段攔住他,他要發達了,沒準兒哪天就把這個家給拋棄了。可女兒還因此怨上了自己,這個傻女兒怎麼就不懂當娘的心啊?
母女倆各懷心事,走到了劉家場,到麼媽家門口敲門卻沒人應。這個時候也就十點鐘左右,他們應該還在街上賣豆腐。於是母女倆走到了街上擺攤的地方,看見豆腐攤子圍著前不少人呢。
有人用錢買豆腐,有人要用黃豆換;有人只要一塊豆腐,有人又要一整廂,么爸麼媽手忙腳亂,票子1毛1毛的往筐里扔。
李月香看著,內心一片火熱。沒想到么爸麼媽豆腐生意這麼好!於是趕緊上去幫忙,一直忙到晌午散場才收拾回家。
李家老二結婚後就和老兩口分了家,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老三讀書也只一周才回來一次,所以家裡平常就只有老兩口。待吃過午飯,四人便坐在堂屋拉家常。
李月香急切問道:「麼媽你帶信叫我們過來有什麼事啊?」
「是啊,是有什麼緊要事嗎?這兩天家裡在挖花生,就順便給你們帶了點新鮮花生來嘗嘗鮮。」 羅桂英很自然地接過話頭。
麼家婆開門見山說:「月香,這幾天我們商量了一下,想把家裡做豆腐的手藝教你。不知道你們想不想學?」
羅桂英目光閃了幾閃,略帶誇張地說道:「啥子?麼嫂,我沒聽錯吧?這豆腐生意可是你家祖傳的。我們怎麼好意思?」
李月香也推辭道:「是啊,麼媽使不得啊。你們生意做的好好的,那麼能掙錢的。」
么爸嘆口氣說道:「是挺能掙錢的。但這幾年,你麼媽和我年紀大了,身子骨也不太吃得消了。這門手藝眼見著老二不想學,老三也不會學。祖輩傳下來的手藝,我不想它到我這一輩就失傳。我和你爸比親兄弟還親,也是不出五服的兄弟,這手藝傳給你,名正言順,最合適不過。」
麼媽也接著說:「三嫂啊,咱們兩家這麼多年了,就是親兄弟了。你們家日子過得艱難,做哥哥嫂嫂的又怎麼忍心啊?四個孫娃子爭氣,供他們讀書不曉得還要花多少錢呢。得先給他們準備起來才是。土裡哪能刨出錢呀?」
羅桂英認同地點點頭。是呀!土裡刨食一年到頭存不下多少錢,光四個娃娃的學雜費就讓人愁得很。聯想到吃席那天三娃說的話,還有昨晚老二那神神秘秘的樣子,她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猜測。她想好了,麼哥麼嫂既然鬆口了,這手藝肯定要學,但她還是不想露出太急切的樣子。
於是,羅桂英沉吟片刻,說道:「那如果我們把豆腐生意做起來,不會影響到你們吧?」
「那不會,劉家場到楊柳灣差不多二十多里路。再者說了,我們倆年紀大了,也不想再挑著豆腐走鄉串戶,就在街上守著個豆腐攤,掙點零用就夠了。」
見母女倆還在猶豫,麼媽又說:「你們不要覺得有顧慮,好像占了我們好大的便宜。其實呀,小雪才真正是幫了我們家大忙,說句是大恩人也不為過呀。你們不知道,小浩現在呀全好了,連育紅班的老師都誇他聰明,你大妹家也不吵架了。我們心裡呀總算放心了!哎!做父母的就盼著兒女好呀!你說小雪對小浩的大恩大德,我們就只教做個豆腐,其實還是我們家占便宜了呀。」
話說到了這裡,母女倆也就半推半就同意了。
拜師學藝,自有規矩。母女兩人和麼媽說了一聲,就匆匆去街上了。她們到市場上找到了陳大柱,讓他往家裡帶個口信,說有事要過幾天回來。然後採購了拜師用的物品:一套衣服、一隻大紅公雞和一條肉,回到了麼媽家裡。
堂屋裡,么爸麼媽端坐正中,李月香雙膝跪地,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
羅桂英端來茶,她接過雙手遞給么爸,說道:「師父請喝茶。」師父接過茶喝了一口。
她又捧了一碗遞給麼媽,說道:「師娘請喝茶。」師娘接過茶抿了一口。
師父語重心長囑咐道:
「我李氏豆腐,傳至你處已是第十九代。你既入我門,須得謹記: 入口生意做的是良心,切不可為求暴利而胡添亂加。」
李月香鄭重回答:「徒兒謹遵師命,萬不敢違!」
於是禮成。李氏豆腐有了傳人,李月香也有了自己的師傅和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