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怎麼拆夥得商量下(4更)

  劉勇是個大忙人。

  但家裡打來的電話,他聽的很耐心。

  聽完李鳳梅的話,劉勇沉吟了半天,「曉蘭想分開倒是沒啥,她有她的想法,總歸不會讓我們吃虧,我們也不讓她吃虧,這事兒你先答應下來,但要怎麼分,等我去京城見過她再商量。」

  自己家是怎麼起來的?

  賺錢的服裝店,賺錢的裝修公司,又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劉勇塞了50塊錢給夏曉蘭,用一輛28大槓的自行車馱著劉芬和夏曉蘭母女倆的破箱子回七井村,給母女倆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

  轉眼他聰明伶俐還記情的外甥女,就把他一家三口從褲腳沾著黃泥巴的鄉下人,拽到了省城生活。

  機會是夏曉蘭給的,路也是夏曉蘭給鋪墊的,劉勇都記在心裡。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他賺的錢也沒想過要留著自己用。

  曉蘭要是覺得一直把錢混淆在一起不好想分開,肯定有她自己的考量。商都的服裝店,曉蘭說給了,劉勇也敢要李鳳梅收下。曉蘭要是想要他的裝修公司,劉勇也不會皺眉頭。

  劉勇在外面闖蕩,比李鳳梅學到的東西多,眼界也開闊了。

  賺多少錢不重要,賺錢的過程中學到了真本事,就算現在賺錢的公司沒有了,劉勇相信自己仍然能東山再起。因為賺錢的方法他學會了,從裝修的門外漢,到如今的內行人,劉勇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學習和實踐。

  同樣的,商都的服裝店怎麼開起來的,從貨源到裝修,再到各種促銷手段,全是夏曉蘭的主意。

  沒有了商都的服裝店,曉蘭能開起別的店,這是曉蘭的本事,誰也奪不走的——劉勇沒覺得外甥女想撇開他們單獨賺錢,他想的挺透徹,認為曉蘭是想把這個本事交給他和李鳳梅,不讓夫妻倆永遠依靠別人。

  哪怕這個「別人」是夏曉蘭也不行。

  人都要靠自己自立,於奶奶說的,要斷奶!

  劉勇喃喃自語:

  「書上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劉勇進修的除了建築裝修,還有社會學,和各種客戶打交道,他的文憑不高,當然不能停止充實自己的腳步啊。劉勇看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書,這些人生雞湯真是張口就來。

  有了劉勇的說法,李鳳梅心裡就有底。

  劉勇在京城買房不和她說一聲她生氣,這種大事她還是會問劉勇,有了劉勇的意見才有主心骨!

  ……

  夏曉蘭其實沒想那麼多。

  授人以漁的原因肯定有,主要還是嫌麻煩,各管各的,免得扯來扯去。

  生意要萬一不好,她也不用對誰交待,以前合夥開店是要拖舅舅家一把,現在劉勇比她還有錢,她還一直拉著不放手麼。

  和陳錫良大概討論了「Luna」的店面裝修,商都服裝店當時受限於手裡的資金不夠,商都人覺得很高檔了,夏曉蘭卻不是很滿意。也是現在的消費者見過的場面少不挑剔,要不就裝修成『藍鳳凰』那樣的店都能一年賺小20萬華幣,是在開玩笑吧!

  第一個不合格的就是櫥窗。

  大冬天的也把門開著,冷風呼呼往裡面灌也沒辦法,要不視線被阻擋了,路過的客人怎麼能被店裡五顏六色的衣服吸引進來?

  這種店,必須得大大的玻璃櫥窗,不阻擋視線,卻阻擋夏天的熱浪和冬天的寒風。

  不論寒暑,店裡的溫度永遠是那麼適宜,顧客呆在如此舒適的環境裡,肯定想多逛一會兒。

  多試幾套衣服,總有特別喜歡的,那就掏錢結帳唄。

  冬天的暖氣,夏天的空調,玻璃櫥窗和不惜成本的燈光,這些都是必須要有的。

  在85年,顧客沒有那麼挑剔,地攤上能買東西,亂糟糟的店裡也能買。

  中檔的價位,夏曉蘭給他們高檔的享受,讓他們覺得在「Luna」買衣服高檔,穿著有面子,從而記住這個品牌。就像夏曉蘭為啥總找伍行長辦業務?伍行長的服務精神是超前的,夏曉蘭見識過這樣好的服務,自然不會去找別人!

  「她們見過好的店,自然不願意去光照不足、牆皮剝落的小店買衣服。也只有在這樣的地方,原本只值10塊錢的衣服,能賣出幾倍的價錢……服裝品牌的溢價是很可怕的。」

  至於「Luna」的軟硬裝修檔次高了,別的同類型服裝店怎麼存活,不在夏曉蘭的考慮中——市場經濟的大潮來啦,用以前的老一套來對待消費者的,早晚會被市場給淘汰!

  收入水平和消費觀念不同,造成了消費者的分層。

  追求時髦服裝的,本來也是收入高的那部分人。收入稍低的,也不會走進這種店,當然,夏曉蘭也不會贊成品牌的銷售員去歧視低收入人群,看別人穿的不好就不耐煩的,從源頭就要遏制。

  培訓銷售人員也是學問,陳錫良聽得頭大:

  「姐,這事兒能交給你辦不?」

  他是分身乏術,一個人搞一大攤子,的確是顧不周全。

  這是陳錫良的生意,也是周誠的生意,夏曉蘭能不操心嗎?

  培訓員工就培訓吧,早晚都要走這一步,不僅是幫陳錫良的忙,還有『藍鳳凰』的員工,夏曉蘭也想一起培訓了,她不怕下面的員工變聰明,手底下的人越聰明,上面的人越輕鬆。

  只要自己在進步,只要生意在發展,讓下面的人有盼頭,覺得跟著夏曉蘭干有前途,她就永遠不會缺優秀的員工。

  趕一隻羊是趕,趕一群羊也是趕,這事兒夏曉蘭就答應了下來。

  如何站,如何笑的真誠和善,夏曉蘭還能不知道麼!

  「我最近沒空,你先物色人選吧,羊城那邊不是要開店嗎?等我寒假了,你把找好的人送到商都,我一起培訓。」

  店員不是啥高大上的職業,異地招人不容易,都是從當地請人。

  羊城的門店,自然請羊城的店員。

  京城還有兩個店,夏曉蘭得在寒假前,找到願意去商都參加「培訓」的店員。經過寒假的準備,年後就能直接上崗了,陳錫良想在春天時開業,夏曉蘭也想自家的服裝店在春季營業。

  過完年,等她回京城上學時,劉芬和於奶奶也到了京城,夏曉蘭就不用整天惦記著她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