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斯年一愣,隨即倒也鬆了一口氣,小漓沒事就好。
他望向顧非寒,靜等下文。
兩個男人坐定,顧非寒簡單說了事情經過,他目的明確——希望陸斯年介紹一名報社的記者。
雖然顧非寒自己去找也能找到,卻耽誤了時間。
借來直接就能用,為了不打擾到小漓,越快速搞定這件事越好,夜長夢多。
想陸斯年嘗過報社宣傳的好處,必然不會和那邊斷了往來。
陸斯年抱著手,托著下巴略一思索,「你是想借用輿論?」
顧非寒微微點頭。
「算我欠你個人情。」他淡淡說道,語氣卻完全不是求人的口吻。
「我」字還被咬重了些。
陸斯年溫和一笑,內心小哼哼一下,有些不屑。
這是幫小漓,又不是幫他顧非寒,談何欠不欠人情。
顧非寒說這話,無非是擔心他湊到蘇小漓眼前邀功。
他還沒有小氣到那種地步,更沒想過用這些根本不相干的事兒,去擾亂她考試前的心緒。
根本不用這小子提醒,他心裡當然有數。
「既然要借,不如擴大聲勢,加上廣電一起借。」陸斯年淡淡地喝了一口咖啡,補充道。
「也好。」顧非寒沒理由反對。
和聰明人聊天就是方便,大家能想到一塊去,事情辦起來也更簡單,姓陸的這小子,怕不是心比他還黑。
這是不是也恰恰說明——陸斯年並沒有他表現得那般人畜無害?
顧非寒雖然達成了今天來的目的,眉頭卻不自覺地擰了下。
陸斯年二話沒說,喊來宋副總,陪著顧非寒一起去找人。
「速戰速決。」陸斯年言簡意賅。
顧非寒下意識地停頓了一下,他看向眼前這個氣宇軒昂、眉目深邃的儒雅男人,不置可否。
——雖然不太願意承認,但兩人確實又想到一起去了。
看來陸斯年在其溫潤如玉的表面下,的確深埋著同樣的狠厲和果決。
如果和這人產生衝突,怕是比林一成還難對付。
不管怎麼說,林一成貌似更喜歡用拳頭說話,雖說野蠻,但起碼明刀明槍。
而且,至少還有一層親人的關係在,這層保護罩即便可以讓林一成走向蘇小漓,卻也阻止了他進一步靠近小漓。
陸斯年則不同,完全沒有「親人」這方面的心理負擔。
對外完全是睿智紳士的好好先生一個,待人接物無可挑剔,奶奶就很吃這一套。
讀書人耍起流氓來,大概會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方式,卻不可不防他私下裡搞動作,和自己搶人。
雖然相信蘇小漓,可雄性生物的領地意識,還是讓顧非寒不自覺地又提高了些警惕。
「她哪天預考?」
顧非寒邁出辦公室前,陸斯年在其背後問了一句。
他之前問過宋副總,內地高考前會先安排一次預考,提前刷人。
「12號。」顧非寒只留下簡短的回答,和宋副總離開。
一杯滾燙的咖啡直到放涼,沒見他喝一口。
陸斯年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看著他的背影,眯了眯眼。
有了陸斯年的指示,宋副總做事迅速,當即約了報社和廣電的人一起午飯。
餐廳包間中,顧非寒跟兩名記者講完事情前因後果,最後講出了自己想要在報導體現的要點:
第一,孟澤寧上有臥床老母親,下有新婚妻子,不得見面,心焦如焚;如今他人被廠里的領導qiu禁,身心受損;
第二、其有真才實學,卻處處被領導壓制,不僅不得重用,甚至被竊取了勞動成果;
第三、其在縣裡的企業是技術骨幹,兼職的短短几個月時間,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甚至帶動了一個鄉村的經濟發展,充分發揮了他作為一個科技人員的作用;
這樣的人,有爭議不可怕。
怕的是爭不到「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正道上來,反而又回到了打擊壓制人才、人才流動「一潭死水」的老路子、錯路子上。
總之人盡其才,方可國不受損。
最後,他分別給報社和廣電的兩位記者遞上了厚重的紅包——「潤筆費」,自然是越快見報越好。
顧非寒這麼說,是冒著一定風險的。
可是以他在京城接觸的信息和風聲來看,公家企業員工辭職,轉身投入到地方私營企業,人才合理流動是大勢所趨,任誰也不可逆轉。
不同於顧非寒冷靜淡定的語氣,兩位記者朋友,可以說是相當興奮。
這可是絕對有話題度的大新聞!
特別是《石鹿晨報》的記者張成標,這種重量級的有時代意義的新聞,妥妥地代表了成倍增長的報紙訂閱量啊!
兩人接過潤筆費,顧非寒提供的思路已經非常清晰,剩下的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宋副總算陸斯年心事的半個知情人。
屬於瞎貓碰上死耗子,半猜半蒙估計了個差不多。
送完記者們和顧非寒,宋副總第一時間回到陸斯年辦公室,匯報了中午的見面情況,和顧非寒準備如何利用輿論的具體打法。
這個馬屁拍的到位。
半晌,陸斯年才長吁出一口氣,眼底卻又有些莫名的興奮。
——這種棋逢對手的感覺並不多見。
顧非寒,的確有點東西。
想想也對,能被蘇小漓喜歡上的人,必然不是什麼沒本事的人。
爺爺教過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看來,他要更詳細地了解顧非寒才行。
陸斯年吩咐宋副總全程跟進此事,無論什麼細節都要向他匯報。
顧非寒走出飯店,驅車回了廠子。
時間還早,他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想了想,拿起電話,又給三姐夫——華國最大的日報社《民眾日報》的談文鑫打了一通電話。
這通電話打完,顧非寒才專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估摸是潤筆費給得足夠,第二天一早,《石鹿晨報》最醒目的頁面就出現了一篇文章《孟澤寧為何離開?》,署名張成標。
張成標筆下,自學成才的技術人員孟澤寧,懷才不遇、甚至遭到非難的故事躍然紙上。
不僅是首版頭條單篇報導,文章質量還十分高。
千字左右的文章,聲情並茂,相當煽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