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道釘》

  第801章 《道釘》

  從虞容儀芳家出來已經是晚上七點,女主人熱情招待方明華和孟達文和家人一塊共進晚餐,還專門上了一道家鄉菜——荷塘魚餅。

  方明華回到家,李麗也從學校帶回一大摞複印件:「這些都是我在圖書館查找的資料,你看看。」

  方明華坐在書房裡,邊喝茶邊翻看這些資料。

  內容很詳細,既有官方公布的一些歷史數據,也有學者寫的的文章,還有些具體事例記載。

  看來並不是無跡可尋,只不過有人有意無意想掩蓋這段歷史罷了。

  方明華冷笑了聲。

  最近這幾天,方明華在自己的書房,一直翻閱這些資料,裡面的記載如此真實。

  當地人喜歡給華工起了一些侮辱性的綽號,這些綽號經常用來侮辱中國人,如「石頭人熊華」「石頭峽谷查理」「查理砰砰」和「嘖嘖之王」

  洛的曾祖父正走在一座高高的木棧橋上,一列火車迎面而來。情急之下,他抓住一根枕木,身子懸在半空中,只聽見火車在他頭頂上呼嘯而過。

  故鄉遠憶雲山斷,小島微聞寒雁哀。

  失路英雄空說劍,窮途騷士且登台。

  應知國弱人心死,何事囚困此處來。

  ——1910年無名華人刻於美國加州天使島移民拘留所。

  美國國會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後,在1910年到1940年間,「天使島」曾被用來囚禁那些試圖進入美國的華人。據統計,大約有17.5萬名中國人曾先後被關押在這裡,經歷了悲慘的遭遇。

  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今天下了場雨,天氣顯得格外涼爽,方明華帶著女兒欣欣,在家不遠的傑克·費舍爾公園玩,看著女兒和她年齡相仿一群孩童玩耍,發出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方明華臉上也露出微笑。

  這段時間,他一直看著關於華工資料,那些悲慘故事讓他整天也感到心情壓抑。

  難怪張純如寫完《南京大屠殺》後,最後得抑鬱症自殺,那段歷史比華工修建鐵路要悲慘不止十倍,面對那些血淋淋的文字和圖片,看下去也需要巨大的勇氣。

  素材收集的差不多了,現在應該構思如何寫作。

  寫關於華工在美國修建鐵路的文學作品非常少,後世90後華裔女作家張辰極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叫《金山的成色》,入圍英國的布克獎名單。

  小說主角是一對華裔姐妹,她們片段式的成長經歷融入了這個華人家庭在蠻荒西部從生根到離散的過程。父親是印第安部落長大的華人孤兒,母親原本作為鐵路勞工從中國運來

  最後母親選擇離開,父親幾年後去世。12歲的露西和11歲的薩姆帶著父親的屍骨踏上流亡之路。

  這便是小說的開頭,「爸夜裡死了,為此她們得去找兩塊銀圓」。沒有男性,沒有對金錢和勝利的渴望,沒有被歷史記載的偉大敘事,只是一對華裔孤兒想在蠻荒土地上活下去。

  小說《金山的成色》里,還提到一個偉大的歷史時刻:1869年5月10日,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在猶他州普瑞蒙特瑞竣工。

  竣工儀式上,創辦了史丹福大學的商業大鱷、政治領袖利蘭·斯坦福把一根金道釘敲入枕木,將鐵軌連接了起來。

  小說里是這樣描寫的:

  「在最後一根枕木被敲下的那天,她聽見歡呼響徹了全城。一顆金色的道釘將鐵軌固定在大地上。一幅畫被畫下,作為歷史的見證,可畫上沒有一個長得像她的人,那些建造了鐵路的人。」

  極具震撼人心。

  但這部小說的重心探討了移民歸屬的問題,是關於捆綁和分裂的家庭記憶,以及對家的渴望。

  媽媽想要回到大洋彼岸的家鄉。在她眼裡,「金子無法買到一切,這裡永遠不會是我們的土地」。

  向來性格接近媽媽、與媽媽關係更近的露西對媽媽灌輸的大洋彼岸的想像並不認同,在內心質問「憑什麼媽媽老家的街道更美麗,媽媽老家的雨更美好,媽媽老家的食物更美味」。

  她更嚮往的是學校老師舉手投足間傳達的白人文明,象徵優雅、智識和禮數。

  很顯然,這些都不是方明華將要寫作的重點。他要就是要通過一個普通的華工敘述這段不為人所知的歷史。

  當然,張辰極的敘述角度選的相當不錯,是從兩個小孩看待、發現、思考這個時代。

  這樣的文學名著不少,像高爾基的《童年》、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蕭紅的《呼蘭河傳》等,孩子的視角更能體現那個時代的殘酷。

  把虞容儀芳講的她的曾外祖父為故事原型,敘述角度則從她曾外祖父的二兒子說起。

  二兒子是他父母以及好多鄉民從中國偷渡到美國踏入這片西部荒原後所生,用孩子的目光記錄所看到的事情。

  沒必要多麼煽情,採用新寫實小說的寫作手法,從一個普通華工的家庭日常瑣事寫起。

  開拓漫長隧道穿山鑿石,炸藥爆炸的危險、隨時可能遇到從天而降的雪崩、一路上風餐露宿和致命的天花流行……

  這些都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記錄下來。

  在舊金山後面的兩個多月,方明華一直貓在別墅里寫這部小說,爭取在回國之前完成。

  在國內,作協、省上市里有些活動得參加,朋友間來往應酬也需要時間,而在舊金山,方明華省略了這一切。

  除了每天早上出去跑步,晚上吃完飯後帶著女兒,和李麗一塊附去附近散步,方明華的精力全部用在寫作上。

  到了八月中旬,這篇名字為《道釘》十五萬字長篇小說完稿。

  道釘既是修建鐵路常用的一種零件,也是主人公的名字。

  第一個讀者是李麗。

  李麗看完之後說道:「明華,你這部小說發表,肯定有好多人不喜歡,跟美國官方宣揚的歷史完全不同。」

  說著,李麗拿出一份資料遞給方明華。

  他看過。

  1969年5月10日,猶他州普羅蒙特里,在慶祝美國首條跨大陸鐵路通車100周年的紀念儀式上時任美國交通部長約翰·A·沃爾皮的激情發言:

  「誰能在暴風雪和花崗岩石中打通高山上的十條隧道?只有美國人!誰能在一天之內鋪設10英里的軌道?只有美國人!誰能建造出這樣偉大的鐵路?只有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