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文明的碎片》
寫完之後又經過仔細修改,方明華準備發表,自然是《延河》雜誌。
今天早上吃完早飯,帶著四篇散文底稿方明華驅車來到《延河》雜誌社。
車停在馬路對面,方明華一進雜誌社大院,往來的人都笑著招呼。
方明華直接來到三樓敲開掛著社長、主編兩個牌子的辦公室——這原來是自己辦公室的地方,現在是白苗在這裡辦公。
「明華!」
白苗一看是他進來,趕緊站起來招呼。
「快坐,你這一調走,也不經常過來坐坐,大夥都想念你呢。」白苗邊倒茶邊埋怨道。
「這不過來了嘛。」方明華笑道。
自從去年辭掉主編職位之後,除了幾個關係好的有時候私下聯繫,他很少來雜誌社這邊。
沒事別過來亂轉,免得影響別人的工作。
其實想想,「人走茶涼」這個詞並非多麼貶義,而是符合實際。
「白苗,我前段時間跟著陸遙到天漢地區轉了一圈,寫了些散文遊記,你看看怎麼樣?」
方明華說著從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文稿交給白苗。
「你寫散文了?」白苗聽了有點驚訝:「你先慢慢喝茶,我看看。」
白苗拿過文稿仔細看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明華,你這是散文?」
「怎麼?不像?」方明華喝了口茶反問道。
「也不是,我以為你像賈平娃那樣,也來一本類似《商州初錄》那樣的散文,沒想到根本不是一回事。」
「是不一樣,平娃寫了《商州初錄》,我總不能來個類似的《天漢初錄》吧?」方明華開起玩笑來。
「明華,你這篇散文,讓我想起金克木、張中行兩位老學者的散文,一個寫了《燕啄春泥》,另一個寫了《負暄瑣話》,」白苗說起自己的觀點。
「他倆將學術知識和理性思考融入他們散文之中。並不特別注重散文的文題「規範」,而將其視為專業研究之外的另一種自我表達或關注現實的形式,我覺得伱寫的這篇手法和他們的很相似。」
「你說的對,我是借鑑他們的寫作手法,我稱之為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這個名字新鮮我打讓暮春過來。」說著白苗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
暮春就是趙暮春,編輯部副主編兼任散文詩歌組組長,也是方明華一手提拔的。
趙暮春過來,見到方明華也是一陣問好,當他看到方明華寫的文章後,又驚又喜。
「方主席,看來你沒忘記我們詩歌散文組啊。」
「瞧你說的,我可一直惦記著呢。」方明華回答了句,不過有點愧疚。
說實在,自己擔任主編期間,他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小說上,偶爾關注下詩歌,主要還是和西川那幫人交往比較密切的原因。
至於散文很少過問。
「方主席,這四篇散文我們全部要了,這期先刊登兩篇,剩下兩篇留到下期。」趙暮春立刻決定:「方主席,你還要寫嗎?」
「如果合適的話,我打算寫個系列。」方明華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趙暮春越聽越高興。
額的神吶。
如果這個系列散文發表,不是開創了一個散文流派?
對,人家名字就想好了,文化散文!
等方明華講完,趙暮春說道:「既然這樣,我準備咱們雜誌上臨時開闢了一個專欄,專門刊登你的散文!對了,你這一個系列叫什麼名字?」
「主要是我遊覽天漢、白銀地區所看所感,就叫西北遊記吧。」方明華說出自己的想法。
趙暮春聽了沉思了下,才開口說道:「方主編,我提個意見,根據你剛才所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文化遺蹟,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氣息,人生背景下的滄桑慧悟,不如就叫《文文明的碎片》如何?
哎呦
你這是走余秋羽的路,將來讓余秋羽無路可走啊。
「好吧,你按照你的意思辦。」方明華同意了。
「既然是個系列,方主編,你最好再寫個序,簡單介紹下你前去天漢以及白銀的情況。」趙暮春又提醒道。
「好,我想想。」方明華答應了。
很快,一篇序就出新鮮爐:
「我是漢族,我說漢語,我寫漢字,是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就是天漢.這裡是漢人老家。
上個月,我和好友陸遙,在《中外紀實文學》雜誌主編徐岳的陪同下,一塊回了一趟「老家」。
幾千年歷史的變遷,彈指之間,前世今生早已交錯成夢。我們走近它,再做一場重回大漢的美夢吧。
5月份的《延河》雜誌正式發表了方明華的《文明的碎片》系列散文的前兩篇:《覺醒年代》和《東方的哥倫布》。
作為作者,方明華當然想知道讀者對這兩篇散文的評價,白苗也說了,將有關的讀者來信整理好以後叫人送到他家。
不過方明華還沒接到讀者來信,卻接到來自西大劉建軍的電話。
「明華,這兩天抽個空來西大。」
「劉校長,有什麼事嗎?」方明華問道。
「講課啊。」
「我上周不是剛講完嗎?這麼快又要講?」方明華感到奇怪。
從去年秋天到現在,方明華已經將八十年代文壇所流行先鋒類小說中兩個重要派別:意識流和魔幻現實主義講完。
按照他的計劃,下一個系列準備講馬原為代表的後現代主義小說,不過在一個月之後大安排,怎麼這麼急?
「我看了《延河》雜誌上你發表的兩篇散文,非常有意思啊,給同學們講講這類散文的特點以及寫作手法,我也想聽聽!」
啊?這?
「這個講完,這學期你就你不用來上課了。」劉建軍電話里笑著說道。
嗯,這個建議不錯。
「那好吧,那就定到下周二吧,我要準備準備。」方明華說道。
「行,下周二,下午兩點半,學校大禮堂。」劉建軍說話也是乾脆利落。
怎麼又放到大禮堂?
那不是又成了千人講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