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雪也戴了一頂邊沿很寬的斗笠,穿著灰色長袖襯衫和黑褲子。
竹篾夾著油紙編出來的斗笠,遮陽遮雨。
王大春一聲吆喝,全部開工。
先割紅薯藤,紅薯藤運走了,晾了晾地,然後挖紅薯。
挖過紅薯的空地立即就由王大春安排壯勞力趕牛耕地,後面跟著婦女撒小麥種。
活兒很多,但一樣一樣有條不紊,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風輕雪手裡拿著生產隊的人名冊子,先點名,但不是一大早就給大家記錄工分,而是根據一天的考察,當天農活幹得最多幹得最好的才記十個工分,不分男女,如苗鳳琴和王大春兄弟妯娌都沒少幹活,喜歡偷懶幹活少的如王嬌只記六個工分。
在這方面,王正國管理得極其嚴格。
所以,他自己需要巡查所有生產隊的情況,巡查的間隙之間才會下地幹活,以免有隊長和會計徇私,給親朋好友記高工分,給不識字的老百姓記低工分。
絕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文盲,又因為生產隊長總管所有事,他們只能忍氣吞聲。
王正國的做法,受到很多人的擁護。
彎腰割紅薯藤不是輕活,彎身下腰時間久了,哪個不是腰酸背痛,得直起身拍拍腰繼續忙碌,不趁著天氣好趕緊把莊稼收回來,難道要等天氣不好的時候再下地嗎?
挖紅薯也是一項技術活,技術好的不傷紅薯絲毫就能把紅薯完整地從土裡挖出來了,有的人手裡沒個輕重,一耙子下去,紅薯挖出來了,皮肉也受傷了。
紅薯一傷,難免沾上土,自然就顯得不乾淨了。
挖出來的紅薯用竹筐竹籃糞箕子運到地頭,因為春紅薯用來切片做口糧,所以不論大小全部用紅薯刨子刨成片,均勻地灑落在已經運走紅薯並種上小麥的空地上,迎風曬乾。
現在的土壤不干不濕,利於挖紅薯和種小麥,雖然土壤濕度微微低於種小麥的標準。
整個生產大隊一共有六千多畝地,一個生產隊約有五百畝,活重時間緊,不能有絲毫耽誤,誰知道接下來的天氣是狂風暴雨還是晴空萬里?如果下了大雨,很長時間都沒法挖紅薯種小麥,如果一直不下雨,也不利於挖紅薯,更不利於種小麥。
所以,就算濕度不夠,小麥還是趕緊種下地。
種過小麥的地就是曬紅薯片的天然場地,一部分紅薯片就地晾上,地方不夠,則運到碾好的場地上攤開。
黑褐色的土壤,白生生的紅薯片,形成明顯對比。
用來刨紅薯片的紅薯刨子是一塊長約八九十公分、寬約二三十公分、厚約三四公分的長方形木板,木板中間開了一道口子,口子下邊固定一塊鐵片,非常鋒利的鐵片。
大部分婦女和年紀大些的爺們就幹著刨紅薯片的工作。
他們坐在一堆一堆的紅薯跟前,紅薯刨子置於身前腿間,斜坡狀,上高下低,手拿一個紅薯擦著紅薯刨子滑下去,由鐵片割成片,直接從木板中間的口子掉落下去。
。
感冒不舒服,先更二章,剩下兩章下午或者晚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