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閉關

  第168章 閉關

  制導裝置這個版塊,會由陸老師主導,不需要吳桐現在費時間精力去重頭學習,吳桐就先從重要的版塊,空空飛彈發動機著手。

  大量飛彈學知識攝取,吳桐對空空飛彈有了更深的認知。

  和航空發動機持續運轉不同,空空飛彈的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主要是由飛彈體積決定的。理論上將飛彈體積增大,是可以增加發動機工作時間和射程的。

  只是限於空空飛彈的特性,達到一定的體積之後,攻擊效率就降低了。曾經M國空空飛彈的王者空中不死鳥飛彈AIM54正是因為體積太大,所以才隨著F14一起退役了。

  所以,一味追求放大體積,增加發動機工作時間是不可取的。畢竟,還要考慮到戰鬥機的機載。

  在吳桐了解的資料里,大部分格鬥飛彈的發動機只工作大概10秒的時間。只有英格蘭射程為5.5公里的格鬥飛彈海貓發動機工作時間在35秒。

  而大部分的中程彈道飛彈比如M國的AIM120的發動機工作時間不過才只有17秒。

  目前工作時間最長的空空飛彈,預計應該是是法國今年開始生產的流星飛彈,據絕密資料庫里的參考資料現實,發動機工作時長預計長達60秒。

  如果能完成這個預期,流星在空空飛彈序列中,也是個另類的存在了!

  當然,這也不代表,流星能成為世界最厲害的空空飛彈。

  中華的飛彈研發進程也是一路披荊斬棘,從最開始的學蘇學美,從購買實物逆推到自主研發,度過三年苦難期的中華為了能讓空空飛彈早日列裝,當時用了22噸黃豆,才回來了一公斤圖紙,從國外換回了急需的產品資料。

  為了這份沉甸甸的代價和國人緊褲腰帶的期盼,多少航空科研先輩嘔心瀝血,克服基礎薄弱、手段匱乏等難關,從中借鑑技術,艱難起步,從測繪仿製、到自行設計,再到獨立自主創新發展,是不知多少科研工作者前仆後繼奠基出來的地基。

  空空飛彈,從爺爺輩的PL-1/PL-2,,再到國產第一種正式定型服役的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PL-11,以及更進一步,現在人民-軍-隊布防主力軍PL-12,新型的PL-13,以及科研工作者還在不斷前進,努力研發落定的PL-14,還有在她手裡,華總的拜託,開始預研的PL-15。

  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向來是中華人的優良品質,在役一代,在研一代,預研一代是中華的充分準備。

  空空飛彈最大的要求一個是機動過載要超過戰機,另一個就是速度要超過戰鬥機。大部分優秀的空空飛彈速度在4馬赫以上,甚至極個別優秀的,還能邁5奔6馬赫,往7衝擊,都要趕上一般洲際巡航飛彈的速度了。

  國內空空飛彈還沒達到頂流這個水平線,目前在役的PL-13,速度在4-5馬赫之間,達到了優秀空空飛彈的水平,但是依然有進步空間。

  吳桐研究了PL-13的詳細資料,其所用的發動機還是傳統衝壓式發動機。

  與其他空氣噴氣發動機相比,衝壓發動機的特點是結構簡單,質量小,在Ma=2 .5以上的高速飛行時效率高,經濟性好。

  但在低速飛行時經濟性變壞,飛行速度為零時,沒有靜推力。與飛彈其他分系,比如戰鬥部和制導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差。

  吳桐下筆描畫,一筆一筆,勾勒出目前國內衝壓發動機的構圖,標註出詳細數據,根據這個數據,吳桐開始轉化數學模型,進行定向推演。

  結構簡單、質量輕、推重比高、生產成本較低,這些適合於大量裝備的優點需要保留,在這個基礎上,提高動能···

  吳桐不停的推演著,完善著她的數學模型,嘗試著不同的數據和方向推導,以絕對方向判定,去推導最優改進方向,和最優參數,然後慢慢完善著她的發動機改進方案。

  海量知識庫的填充,讓吳桐在飛彈學領域內,給絕對方向判定有了充足的底蘊,絕對推演能力的延展,思維的火花在她腦海中碰撞,推演出詳細的構造,並在她的腦海中模擬出實際性能,轉化成參數,填充著吳桐的設計模型。

  吳桐徹底沉浸在其中,和負責保護她的安雯書交代一聲,就直接在宿舍進入了閉關狀態,吃住梳洗研究,休息恢復精力,再推演,新型空空飛彈發動機模型,在吳桐的推演中逐步填充完善,向著能夠落地實施進發。

  她是以射程至少200公里起步、速度至少6馬赫來進行預研推演,這是一個分水嶺的坎,達到這個數據,才有觸摸世界超一流空空飛彈的資格。

  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吳桐推演的堅持。超強動力,超強速度,還要有超強戰力,把她能做的,做到極致,為中華打造,真正的國之利器,不負華總遠赴千里的託付。

  鑑於對吳桐的調研了解顯示,吳桐一旦進入這種沉浸忘乎所以,特殊的吳氏狀態,就會有大成功出現。

  在吳桐徹底陷入靈感爆發,完全閉關的時候,以她的宿舍為中心,安保力量無限疊加,除了安雯書按時會把餐點送入吳桐的宿舍,目不斜視,送入營養豐富的餐點,再取出餐具···後勤工作由專人完成,她負責出入送入。

  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吳桐的宿舍,打擾到吳桐的研究,安全部門的同志日夜輪班,做足了安防準備。

  寒氣一天重過一天,落葉紛飛,似乎一個轉眼,已經是秋去冬來,寒風呼嘯,冰霜開始凝聚在枝頭,京大校園從秋日絢爛轉入了冬日略顯蕭瑟的景象。

  吳桐坐在窗前,微微的冬日暖陽,在她周身籠罩,似乎有光芒縈繞。她的眸子裡,倒映著桌面上她一點一滴推導,一筆一筆畫出來的發動機模型上,其上繁複的數據,明了精密的結構造型,昭示著她這二十天來的卓越成果。

  她的手依然在推演,已經達到目前她所掌握的儲備知識體系最優的發動機設計,她還想再給它助力一把,配上性能更優越的燃料,進一步插上飛翔翅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