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最不缺就是力氣

  第24章 最不缺就是力氣

  嚴格來說,藤條要編制筐子,需要先用水浸泡,然後又用煙燻,增加其柔韌性和防蟲。

  但余秋堂可沒那麼多時間。

  他直接讓余小偉將藤條挨個在火上過一遍,就開始摸索著編織起來。

  將舊筐拿過來研究會,他覺得應該找到編底的方法,可編拆折騰好幾次,每次都沒辦法讓底和邊平整結合。

  幸虧他有先見之明,專門多割了一些藤條備用,要不還真可能不夠呢。

  正折騰著,余得金從外面回來了,手裡也剛好提著一捆藤條,兩個人目光交匯,均是一愣。

  這不巧了不是。

  余得金的藤條應該是編制鍋蓋使用,外面一層皮都已被刮掉,藤條也經過浸水又陰乾處理,微微帶著灰白色。

  他提著藤條放到窯洞門口,讓余秋實給端個小馬扎坐下,也開始編織起東西。

  余得金除了做木匠,還會編筐,編各種廚具,甚至還會扎白事用的紙人和假山,是個多才多藝的人。

  除了脾氣臭,粗暴,重男輕女,大男子主義,偏心不公平,其他方面倒沒太大問題。

  在外人面前,他還是個不錯的漢子,頗有一些人緣。余秋堂曾對此很不屑一提,將最好的心情都給別人,最多的怒火發泄在自家孩子身上,算啥男人!

  這也是余秋堂對這個養育他長大的父親最討厭的點,甚至超過挨打本身。

  眼下,父子倆都沒說話,卻又做著相同的事,仿佛是在暗中較量,而余春梅和余小雲在這邊攆麻繩,那邊陳美娣和王春華又在纏毛線,也很對稱。

  壓力來到余秋堂這邊。

  他硬著頭皮再次嘗試,可編到底和腰套接位置,又套不到一起,每次都會卡在同個位置。

  他忍不住瞥了余得金一眼,發現余得金也搭好底,可是他的腰上全部是伸展起來的豎立藤條,而不是一個平底。

  余秋堂恍然大悟。

  原來編筐並不是底和腰套起來,而將筐底部的藤條要作為腰部的「柱子」,然後橫著將藤條填滿。

  如此簡單的智慧,他遲遲沒想明白。

  他也才理解,不管其他什麼籠子,其實都不是筐子這種需要平底盛放東西,而是只要將底地腰能套起來,讓獵物不會逃跑。

  對質量要求非常低。

  而作為木匠的父親,自然不希望自己編造的東西別人沒咋用底就掉,他會把榮譽看的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甚至包括生命。

  他們一定是想過,怎樣才做才更適合村民使用,大夥買工具回去肯定要承擔重量,若是提著什麼珍貴東西,突然底掉摔壞,那招牌不就砸了。

  明白竅門後,余秋堂的速度立刻快起來,他的動手能力絲毫不比父親差,力氣又大,父親需要藉助工具才能拉緊的藤條,他用手就可以做好。

  一來二去,他後來者居上,比父親完成的還要快。

  不足一個小時,第一個筐已經編好。

  而且他在父親的基礎上,還加入自己理解,將筐編成漂亮的八角形,在每個角上還留個耳朵出來,等最後收尾,筐子看起來更像個八角的吊燈,非常漂亮。

  將做好的筐放到邊上,他又開始打第二個底,無意間朝父親看去,發現父親正盯著他看,眼裡充滿不可置信。

  他可能萬萬沒想過,自己一輩子的技藝,竟然比不過余秋堂這個剛出道的新手,自信心徹底被擊碎。

  余秋堂心裡可美了。

  他就是要這樣「欺負」父親,好好殺殺他的威風,好好報復下以前的棍棒。

  誰都要為自己曾經犯的錯誤付出代價。

  他不可能真去打罵父親一通,但這種小欺負做做還是蠻好的。

  而那邊陳美娣自然也看到余秋堂的動作,比余得金好不到哪去,手裡的毛線球纏成凌亂的橢圓形。

  余秋堂在得意中,又開始編制第二個。

  這個比剛才還熟練,速度更快,估計也就半個小時,等他編完後,看到父親第一個才編完,明明還有很多藤條沒編,父親卻丟下藤條進窯去了。

  心靈受到一萬點暴擊,實在是坐不住。

  余秋堂的得意更上一層。

  叫你一直打我,現在知道被人輕視的滋味了吧,受著吧你。

  看看藤條,因為編織浪費比較少,大概還有三分之一沒用完,他又開始編織一些鍋蓋,缸蓋,盤子,以及幾個盛放饅頭的籮,篦水的籃子等等。

  等所有藤條用完,地上已經堆滿各種各樣的小用具,五花八門啥都有。

  可把余春梅和兩個孩子看的目瞪口呆。

  都覺得余秋堂簡直跟變戲法一樣,藤條到手裡,三下五除二就變成各種形狀。

  搞得余小偉對自己熏木頭的工作都不喜歡了,認為難度太低,沒有什麼挑戰性。

  余秋堂則告訴他們,等有空給他們教,這都是小事,順便再次敲打他們,小孩子還是以學習為主,不管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文化。

  沒有文化的人,即使賺到一些錢,也會因為精神世界的荒蕪,貧瘠,德不配位,最後非但錢財守不住,反而可能落個家破人亡。

  兩個小孩雖然還不太懂,但聽到余秋堂抽空就給他們說讀書的事,知道他很看重,便想著即使不為自己,為使叔叔開心,也要好好學習。

  所有藤條都編完後,余秋堂又將筐子裡外的藤條接頭全部修掉,用水沖刷乾淨,配上麻繩便能用扁擔挑著走。

  至於扁擔,自然難不住他,直接到村口的竹林里砍幾根竹子回來,從中間破開為竹板,丟到水渠里浸泡會,然後用麻繩將竹板前後栓在一起,稍微保持點弧度,等竹板成型後,再兩層迭綁在一起,兩旁用釘錘砸鑽出繩眼,穿進去麻繩做的吊鉤就行。

  這種扁擔好處是簡單易做,但彈性太大,會上下晃動的厲害,用來挑重的東西會比較吃力。

  但余秋堂也就是挑二三十斤的神仙豆腐,最多將來挑點水,不算特別重。

  而且他最不缺乏的就是力氣。

  他在院子裡做扁擔時,父親又重新出來編剩下的東西,編完後就靠牆坐著看他幹活,老煙鍋慢悠悠地吐著煙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