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方便麵

  「雞蛋……方便……面?」

  再仔細看,顧傑讀出了包裝上的兩排字。【Google搜索】

  上面的雞蛋兩字是黃色的,在紅色底色上略有顯眼,這和金拱門的標誌顏色異曲同工,下面方便麵三字是白色的,字體和那隻母雞下面還畫了兩個雞蛋,右邊是一個面碗。

  「雞蛋方便麵?這是什麼東西?從來沒有見過。」顧傑有些驚訝問道。

  至於露絲更是一臉茫然,她是西人從小到大吃的就是牛奶、麵包、三文治、漢堡包、牛排、炸雞之類,對於中餐的認識還是和應安妮熟悉後才知道的,畢竟應安妮家是搞餐飲的嘛,兩人成為朋友後也就接觸了中餐,不過相比簡單的西餐,中餐可要複雜的多,而且西人的胃口也不太適應中餐,除了一些改良的中餐她還覺得可以外,其他的傳統中餐很少碰。

  三人中也就是應安妮知道什麼是方便麵,方便麵這玩意最早發明人是東瀛人,東瀛人先發明這種簡單又方便的食物,後來這種食物傳到了台海那邊,漸漸在國外唐人街也有它的蹤影。

  不過應安妮雖然知道什麼是方便麵,卻很少吃這玩意,因為在餐飲起家的家族裡,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從小到大應安妮什麼沒吃過?還會去吃這種東西?

  顧傑沒見過這玩意倒不能怪他,雖然他是滬海人,這東西也是滬海食品四廠生產的,而且早在1970年也就是13年前就投產了,但真正知道的人並不多。

  一來這種方便麵產量不多,大多都是一些特殊工作的需求比較多,比如勘探、石油、煤礦這種經常野外工作的人需要。

  此外這種面的價格相對也比較高,普通人花這個價格去買一包方便麵實在是不划算,哪怕找個麵館吃碗麵也比弄這個強,所以市場也不大,普通商店很少會賣。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這種方便麵也開始漸漸有了市場。

  滬海食品四廠的「快樂牌」方便麵在八十年代初中期開始旺銷,最高的銷售量達到了一年三百萬袋的高峰,而且產品也從最初單一的雞蛋方便麵開始出現了其他口味,其中最著名的是一種美味肉蓉面,這種方便麵裡面開始帶了個調料包,改變了最早雞蛋方便麵無調料包,僅僅是製作時直接把口味和面鞣製在一起的工藝,從而受到了極大歡迎。

  宋援朝還記得自己前世在電話局工作的時候,那時候工作忙起來加班是常有的事,工作的晚了,餓的時候直接拿茶缸子泡一杯肉蓉方便麵,味道那個香呀,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呢。

  應安妮很快就反應過來,詢問宋援朝是不是打算做方便麵。宋援朝笑著點頭告訴他們就是這個想法,方便麵在五十年代末東瀛出現後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年頭了,東瀛和台海兩地的方便麵市場已經形成,近些年裡銷量越來越高,人們也大多接受了這種價廉物美的速食食品。

  但在國內,方便麵還是一個新鮮玩意,除去滬海食品四廠的方便麵外,似乎也就是燕京食品廠曾今生產過一段時間方便麵,但之後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消失無蹤了。

  宋援朝記得方便麵在國內開始流行的正是今年1983年的時候,具體幾月份就不是太清楚了。

  方便麵的市場有多大,生命力有多強,宋援朝比任何人清楚,既然做快速消費品尤其是食品行業,宋援朝又怎麼會錯過這個好產品呢?

  為了讓大家加深印象,宋援朝把這包讓人從滬海寄來的方便麵拆開,用開水泡了一碗邀請大家試吃。

  雖然滬海食品四廠的這種雞蛋面味道比起後世琳琅滿目各種口味的方便麵要差許多,可也不是沒有一點獨到之處。它的麵條工藝非常不錯,泡出來很有勁道,吃在嘴裡比後世的那些方便麵軟趴趴的好吃多了,而且因為麵條和調料糅合在一起,麵湯里也有澹澹的鮮味不說,麵條本身也帶著一種獨有的滋味。

  品嘗了下,大家覺得這味道還行,雖然不能說好,可在不便做飯又找不到吃東西的地方時候用熱水泡一碗這樣的面墊肚子是沒問題的。

  再說了,方便麵嘛,關鍵就是方便二字,燒壺水泡一泡就能吃的確方便。

  顧傑拿著包裝袋翻來覆去看,問:「這玩意很不錯呀,就是味道稍澹了些,吃的時候如果加點料就好了。對了,這個賣多少錢?」

  宋援朝說了個數字,顧傑想了想搖頭:「怪不得我沒見過,居然賣這麼貴,如果便宜些倒還好,可賣這個價錢普通老百姓最多也就是嘗個新鮮,滬海一碗陽春麵才5分,誰三天兩頭吃這玩意呀。」

  顧傑的話說到了點子上,滬海食品四廠的方便麵雖然好,但一直打不開市場正是這個原因。

  一是味道只能說一般,南方口味清澹的還能接受,如果是口味偏重的就覺得這面有些寡澹了,而且沒有料包,僅僅靠著麵條的本身滋味,如果真想好吃的話還得自己往裡面加點東西。

  第二就是這價格了,由於產量和成本的限制,方便麵的價格偏高,這也是制約產品市場的另一個因素。

  不過顧傑並不知道他說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宋援朝之所以看中這個產品要上馬方便麵項目,目的就是要搶先占領這個巨大的市場,而且從口味來說,滬海食品四廠的快樂牌方便麵並非沒有可取之處,今年他們就會推出四種帶料包的新品,其中一種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味肉蓉面。

  料包是方便麵的靈魂,面做的再好,沒有好的料包老百姓就不認帳,後世的康師傅為什麼能把一包小小的方便麵做到那樣的規模,不正是在這上面下功夫的原因麼?

  滬海食品四廠的美味肉蓉面雖好,可問題在於當初他們在研製料包的時候選擇口味的方向有局限性。

  作為滬海人,宋援朝能接受這種口味,可作為其他地區的人就不一樣了。

  中國那麼大,各地的習俗和飲食習慣都不同,這也導致了中餐有八大菜系再加上數以百計不同風味的小食來源。如果在研發過程中僅僅只是從自己喜好的角度出發,那麼這個產品就是失敗的。

  畢竟自己的口味只代表了一部分,有著相當局限性,只有整個市場大部分都能接受的情況下,這產品才能成功。

  對於這點,宋援朝不用做其他判斷,珠玉在前,康師傅前世是怎麼起來的他一清二楚。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康師傅一炮打響靠的不就是赫赫有名的紅燒牛肉麵麼?這種口味的方便麵照顧到了全國各地大部分人的味覺需求,靠著這個產品從而成為了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廠家。

  當然了,在推出紅燒牛肉麵後,這家公司之後陸續還推出了一系列其他口味的方便麵產品,比如海鮮面,又比如老壇酸菜牛肉麵等等,有些產品深受歡迎,也有一些產品經市場檢驗後很快就結束了銷售,成為了產品開放的「敗筆」。

  這邊敗筆有「藤椒方便麵」、「酸菜雞仔方便麵」、「黑胡椒牛排面」、「豚骨拉麵」等等。

  有些是產品定位本就不符合市場口味的原因,比如前三者,也有研發產品未能達到效果的原因,比如最後者。但不管怎麼說,一次次試錯,康師傅就是在這種過程中不斷壯大,最終成為巨頭。

  宋援朝要做方便麵,他已經想好了用什麼口味,這個口味除了紅燒牛肉麵外不作第二人選。

  紅燒牛肉麵,這是前世得到市場高度認可的產品,而且它的生命力極強,銷量也是最高的,宋援朝怎麼會放過呢?

  至於價格就更不用說了,滬海食品四廠的方便麵之所以賣的貴,那是因為產量限制和企業性質導致的生產和管理成本太高。

  滬海食品四廠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包袱歷來很重,成本也相應較大。再加上國企的效率不高,原材料浪費嚴重,這也是制約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作為快速消費品,產品成本是和產量掛鉤的,產量越大,成本越低,這是一個很好計算的公式。這種情況其實不僅是快速消費品行業,在許多行業也是如此。

  此外,目前市場商品的售價的確是低了些,但眼下已經是1983年年初,在八十年代國內有幾次價格闖關,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1988年的價格闖關,那一年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引起了人們瘋狂的物資搶購、囤積。

  當年的宋援朝也是其中之一,更是親身經歷過此事的,所以對這件大事的印象極深。

  而現在,大幅度的價格闖關還沒開始,小幅度的卻已經有了。

  就在今年1983年到1984年中,市場產品的價格開始有所放開,最初的指導價逐漸流於形式,默許產品在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提價。

  其他的暫且不說,就說之前一分廠生產的橘子汽水吧。

  去年的時候橘子汽水在市場上賣8分錢一瓶,這個價格是行業里確定的,所有飲料廠家的同類產品都是這個價。

  但到今年也就是1983年,橘子汽水馬上就要漲價,如果宋援朝記得沒錯,等到夏天的時候橘子汽水就會從8分錢漲到11——12元一瓶,這個漲價幅度足足有40%——50%之巨。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