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成本

  「前面援朝的話提醒我了,香江有著先天便利,做出口或者轉口貿易應該大有所為。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另外我昨天來時一路上自己琢磨了下,覺得或許可以在鵬城建個廠子,就像大琪那樣的廠子……。」

  「可是正國哥,鵬城現在什麼情況你不是不知道,這樣破爛的地方建廠子, 你不是開玩笑麼?」秦正國剛說完,顧傑在一旁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破爛,那也要看在什麼地方。」秦正國衝著顧傑一笑:「政策已經下來了,雖然特區的成立就在這幾天,可消息早就傳到了香江,香江不少商人都在討論這個事呢,有不少人對鵬城很有興趣。」

  「至於鵬城的條件我當然知道,你可別忘了當初我就是從鵬城去的香江,這次回來也是從那邊回來的。我覺得既然國家把鵬城作為特區,那就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鵬城永遠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我判斷的沒錯,隨著特區的成立,鵬城那邊很快就會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現在鵬城的條件差,設施不完善只是暫時的,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聽著秦正國的話,宋援朝心裡不由得感慨,這傢伙的眼光的確毒辣,看得實在是太准了。

  在場的人有一個說一個,只有宋援朝才真正知道未來的鵬城是什麼樣子,可相比現在的鵬城,其他人根本無法判斷鵬城的未來會如何。

  秦正國是一個例外,他眼光敏銳在這時候就察覺到了商機,或許這也是當年在誰都對邊境貿易有著顧慮的時候秦正國就敢冒險去做邊貿,從中發了大財的原因吧。

  如今的秦正國早就不是當年的秦正國了, 在香江這半年多來,秦正國自身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早就今非昔比。

  「有件事你們不是很清楚,我在香江知道了不少。」秦正國繼續道:「香江以前是以製造業為主,早在六十年代時期,香江的製造業在東南亞是屈指可數的,各類輕工業產品製造,比如服裝、玩具、電子產品和百貨之類很是興旺。但進入七十年代後,東南亞許多地方開始發展,再加上香江這些年房地產行業的興起,許多生意人轉變了投資方向,從而使得製造業不斷蕭條。」

  「這半年來我和不少香江的工廠主打過交道,他們都在感慨香江製造行業的輝煌一去不返,如今香江製造業的生存越來越困難,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導致產品出口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說到這,秦正國突然問大家是否知道香江的平均工資水平,眾人同時茫然搖頭,宋援朝心裡清楚卻和大家一樣裝著不知。

  「普通的白領,就是坐辦公樓的, 目前平均工資是二千左右,主管級別的可以達到三千上下,經理和副總級別在四千到五千左右,比如我們公司現在的副總徐慧,她的工資就是四千五百,在行業里雖然不算高卻也不算低。」

  「普通的藍領,就是工廠的工人,平均工資在一千八百到二千五百左右……。」

  「不對呀,這工人怎麼反而比坐辦公室的工資還高?」應彩霞忍不住插問了一句,剛才秦正國不是說坐辦公室的二千左右工資麼,怎麼突然工人高的居然拿到二千五百了?

  「呵呵,這點和我們國內不一樣,香江那邊藍領工資高的不少,主要看技術和能力,有些技術好的老師傅拿到三四千的都有,一點都不比一些經理副總什麼的差。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我們國內一些高級技工工資級別比廠長還高的也不是沒有,是不是這個道理?」

  聽了秦正國的解釋,眾人微微點頭,這話的確有道理。同時也為香江人的高收入而由衷的羨慕和感慨。

  目前港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大概是5:1,一就是五元港幣兌換一元人民幣,一千港幣就是二百人民幣,普通工人以二千元的月收入來計算就是足足四百元人民幣。

  這幾乎是一個香江人月收入頂得上內地十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了。而且別忘了這個可是官方匯率,如按照黑市匯率來計算的話是4:1甚至更高,這樣算下來普通工人的收入折算人民幣起碼達到五百元左右。

  五百元,這個收入是不折不扣的高收入,內地沒有一個企業職工哪怕是廠長、總工程師這樣高級別的人都拿不到,卻僅僅只是香江普通工人和白領的收入標準而已。

  假如按照主管經理甚至副總、總經理級別的,這個收入就更嚇人了,怪不得有那麼多人拼了老命想往香江跑,要知道在香江干三四年的收入等於在內地干一輩子的收入啊,這樣的差距誰不眼紅?

  「可是你們知道六十年代香江的工人收入是多少麼?」這時候,秦正國又拋出了一個問題,見眾人搖頭表示不知,秦正國這才揭開了謎底:「那時候香江普通文員的月工資收入最多不超過三百,一般的新人再一百左右,工人月收入差不多也這個程度,而到七十年代開始,隨著香江的不斷發展,這個標準也不斷上漲,直到現在就成了目前的這種水平。」

  「收入多了,對於普通人來說當然好,因為錢多了嘛,有了錢也富裕了,是不是?」秦正國笑著說道,大家同時都笑了起來,當然了,誰都希望自己收入高,都不喜歡低收入嘛,這是人之常情。

  就像現在,每個單位每年為了調半級一級工資為名額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為了這一個月兩三元的工資拿著農藥,懷揣菜刀登門威脅領導,嚷嚷著如果名單沒有自己就喝農藥或者砍人的人常有之。

  等到調工資的正式通知下來後,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場面就和封建時代科舉考試差不多,看見榜上有名者當即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呼朋喚友今晚不醉不歸。至於落榜者失魂落魄甚至當場嚎啕大哭者有之,拖著垂頭喪氣的身軀如行屍走肉般離開……。

  等大家笑了會,秦正國又道:「這聽起來是件好事,可同樣是一件壞事。因為人們收入的增長導致了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這樣一來同樣生產一件衣服如果原來的成本是五元的話,那麼現在的成本就會從五元上升到二十元、三十元、甚至四十元……。」

  說到這,秦正國向李大琪看去,他們這些人中只有李大琪是主管工廠的,對於這個問題他最有發言權。

  李大琪默默點頭,秦正國說的沒錯,就像滬海工廠那邊,目前一件衣服的成本中面料和輔料所占據的比例是最大的,反而人工成本的比例反而是最小的,其他部分就是倉儲、運輸和流通環節的各項支出了。

  如果滬海的廠子和香江的廠子那樣,當工人的工資從目前的每月幾十元一下子增加到了每月上千元甚至更多,那麼在原材料維持原價成本的情況下,產品成本中人工所占據的比例一下子就超過了其他所有成本,從而拉升了成品服裝的整體成本。

  至此,服裝的價格必須不可能再維持原來的價格基礎,漲價是一定的,要不然生產的越多虧損越多,這樣下去就算家裡有金山銀海都不夠填的。

  秦正國繼續介紹香江目前的產業情況,隨著地產經濟的興起和人力成本的上升,香江製造業已經是夕陽西下,許多商人不是轉型地產就是苦苦支撐,守著廠子看不到什麼未來。

  如今國內的改革開放興起,倒使得香江許多工廠打了一劑強心針,比如在國內流行的那些服裝、小電子產品和百貨類產品等等,但從長遠來看,這只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

  看出這點的人不少,許多香江工廠主趁此機會加大生產,以在香江製造業徹底結束之前撈足好處,也有些工廠主在這種情況下提前急流勇退,借著這股春風出售工廠,把工廠變現後轉而投到其他行業中去。

  秦正國看得很明白,他今天提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想在這時候直接收購一家合適的廠子,然後把設備從香江搬到鵬城重新設廠。

  畢竟香江許多工廠的設備還是很不錯,大多都是東瀛進口的設備,無論從設備本身還是生產效率各方面來看遠優於國內的設備。何況這些設備在國內根本就買不到,但在香江收購卻又能以很便宜的價格購入。

  收購工廠後,把工廠轉移到內地,尤其是離香江最近的鵬城,不僅能夠保留原本工廠的生產能力,從人力成本方面來說也能最大利益化。

  這點,從兩地的收入差距就能明顯看出,而且勞動密集型企業最關鍵的就在於人力成本,人力成本的下降就能使得產品重新具有競爭力,這樣一來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都是划算的。

  「聽起來不錯,可如果收購一家香江的廠子的話得花多少錢?」聽完了秦正國的講述,眾人一時間都沒說話,似乎在消化秦正國所說的內容。

  過了片刻,李大琪忍不住問了一句,在場中人他是唯一一個主管工廠的人,自然對秦正國的建議極感興趣。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