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區一個荒僻小道上,圍觀的人群圍的里三層外三層,還不斷有人翹腳往裡張望。
「聽說是個騎摩托的?」
有人在小聲問。
「腦袋都差點掉下來了。」
「啊?拿刀砍的啊?」
「鋼絲繩勒的……」
「去!去!去!沒什麼好看的。」
二臭過來驅趕圍觀的群眾。
但這些人一個個嬉皮笑臉的,從這邊趕走了,又跑到那邊。
不過,沒一會兒屍體就抬到車上拉走了。
車曇也脫下膠皮手套。
童建軍還在埋頭勘驗著現場,等他用小鏟鏟血跡時,車曇連忙遞上小塑料口袋。
兩人忙活了一陣子,車曇突然想起什麼:「對了,那個彈殼刀我今天給你帶來了,放在辦公室呢,等回去還給你啊。」
「不用了,送給你吧。」
「這怎麼好……」
「我手指頭粗,戴不上。」
「也是,我戴剛剛好……要不,我給你織一副手套吧。」
「我就一隻手,哪用戴手套。」
「哈哈,要不給你織個圍脖。」
「不用了。」
「你就當我練練手嘛。」
「好吧……」
搶摩托殺人案,這已經是半年來本市發生的第二起了。
今年以來,在全省也已經發生十來起了。
鞠局親自帶領公安幹警們分析案情。
邢局說:「現在當務之急是通知全市,不要再進行摩托車非法載客了。」
「嗯,目前已經向市里匯報了,電視台今晚就會發布通告。」
這兩起案子的被害人都是騎摩托車載客的中年男子。
這會兒的男人,摩托車是最有逼格的大玩具。
但動輒兩三千、四五千的不是每個小家庭都能承受的。
所以,很多老爺們兒為了討好老婆,買了摩托車後,時不時載客賺點零花錢貼補家用。
齊羽感嘆:「其實,要不是刑罰太嚴厲,這兩個傢伙不至於被人殺死,不就搶個摩托車嗎?」
二臭也在一旁隨聲附和:「就是,要不跟有關方面說說,搶摩托別判死刑了。」
鞠局有些惱火:「住嘴!這是你我能決定的嗎?」
搶摩托一律槍斃,這很無奈。
既然槍斃,犯罪分子就不用留活口了。
這不光是上意,也是民意。
大多數老百姓都是短視愚蠢的。
搶摩托太可恨了!不弄死他們多不解氣?
可最後板子還是打到他們自己屁股上。
而且,這個被鋼絲繩勒死的摩托車主竟然是童建國麾下的。
「啊?不會吧?」
童建軍回來跟童建國說時,他還大吃一驚。
「不會啊!我手下任意一個廠子,最懶的工人一年都能賺兩三千。他有騎摩托車拉活兒的勤快勁兒,在我這裡也賺出來了。還沒風險。」
「就是你麾下的,金川新能源那邊。」
「哈哈!那裡啊,那裡其實應該算是你二姐的麾下。」
當初,市里找童建國創辦燃氣公司時,童建國為了避嫌,就特地把二妹耿建義拖來,名義上是耿建義跟藍城市合作。
「哦,原來是這樣,那就簡單了。」
童建國名下的企業中,金川新能源確實最窮。
因為它是國營企業,也沒什麼經濟效益,工資、獎金只能參照其它的機關事業單位。
當年童建國干手套換包、雞蛋換包時,大勇立下了汗馬功勞。
童建國本想讓大勇好好跟自己發財。
無奈大勇生性保守,死守著鐵飯碗不肯放,童建國只好讓他當了金川新能源的總經理。
為了貼補他,特地把他老婆弄到紅星集團來。
可金川新能源的其他人,童建國就幫不上忙了。
童建軍跟大勇說明了一下情況後,大勇抓緊時間召開了全體職工大會,把利害關係跟大家說明,讓愛騎摩托的老少爺們兒當心點。
童建國的另一個老朋友崔新就比大勇爽快多了。
電視台要處分他,他就乾脆扔掉了鐵飯碗。
其實,兩邊跨著崔新還挺吃虧的。
他身為電視台的員工,活兒沒少干,卻不能像童建國麾下員工那麼大把拿錢。
辭掉電視台的工作就省事多了。
整個藍都文化公司他必然工資最高,獎金最多。
《瓜棚柳巷》後期製作完成,年底前就能播出了。
加上年初播放的《知青》,這一年他就等於幹了兩部大戲。
等春節前發年終獎的時候,崔新怎麼也能弄個十萬八萬的。
《知青之雪城》這會兒也進入後期製作之中了。
估計來年春天就能播出。
不過,來年恐怕就沒法像今年這樣密集地上戲了。
因為電視劇《濟公新傳》的劇本眼下還沒完成,最早也得來年春天開機。
《濟公新傳》因為是神魔劇,後期製作周期必然會漫長一些,來年想播出基本無望了。
童建國另外抓的一個劇是電影《李香蘭》。
這更得從長計議了,它是李翰祥的養老封箱之作,必須慢工出細活,就奔著到國際上拿大獎。
全部完成都有可能用上兩三年時間。
「建國,旅大電視台這邊也準備啟動一個項目。」
「什麼題材?」
「農村題材。」
「這個……」
這會兒電視機在城裡各家各戶已經普及了。
生活條件好點的都上彩電了,農村的黑白電視卻連一半都沒普及。
農村題材的電視劇會有市場嗎?
「建國你是不是覺得農村題材不行啊?」
「電視劇名字起好了嗎?」
「起好了,叫籬笆女人和狗。」
「聽著有點耳熟,星星還是那顆星星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這是什麼歌?」
「哈哈,我也不知道,這個項目可以,他們缺多少錢咱們就給他投多少。」
「好!其實也花不了多少。」
隔一天,童建國又過來時,蔣子龍也跑過來了。
「老哥,是李香蘭那邊的事兒吧?」
「是啊。」
「啥大不了的,打個電話就行了嘛。讓你大老遠跑一趟。」
「嗯,我覺得挺重要的。」
原來,蔣子龍和李碧華他們幾個編劇把劇本大綱敲定下來以後,又覺得這個電影的篇幅太長了。
一番取捨消減之後重新確立了框架。
但大家又覺得李香蘭的很多真實經歷不能都用上有有點可惜。
李香蘭在國內的這段經歷可以用兩個「三」來概括。
中日俄三國文化背景。
三個男人的三段感情糾葛。
「我們想來想去,就覺得我們乾脆在拍電影的同時,再一起套拍一部電視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