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千金市骨

  (感謝頭疼也不行、yebaoyin兩位的支持,謝謝!)

  前面傳來號角聲,這是暫停前進休息的號令。Google搜索⊥

  楊雄做為行軍的負責人,很是上心,他嚴格按照訂下的行軍制度,每走一個時辰,隊伍就要歇息片刻。武士彠和錄銑掀起車簾上來添換炭火,並端來兩碗去寒的桂棗山藥湯與一盤密桔。密桔是高部縣公、蒲阪長史楊旻進獻的,楊旻是東漢名臣太尉楊震的十六世孫,他的父親楊尚希是隋之重臣,大隋宗團驃騎的第一任統領,早期鎮守潼關。後任度支尚書、河南尚書行台兵部尚書、蒲州刺史、瀛州刺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要職,曾上書力陳州郡過多十羊九牧建言存要去閒並小為大,推動了隋朝重要的廢郡存州事宜。開皇十年去世,去世前最後官職為蒲州刺史,深得皇帝信任。

  蒲州向來為朝廷重鎮,為關中與河東的重要通道,控扼蒲津大橋,對於朝廷,相比於潼關之於關中與河南。歷來,唯有宗室重臣鎮守此地。楊尚希雖然是皇家遠親,但也算是宗室一員,極得皇帝信任。最後在蒲州任上,甚有惠政,復引瀵水,立堤防,開稻田數千頃,民賴其利,朝野稱賢。他去世後,皇帝為之綴朝,後派河間王楊弘接任蒲州。後來,讓楊尚希子楊旻襲爵,去年將楊旻由宗團驃騎軍中調任蒲州長史,在楊弘不在州期間,代理刺史之職。易風經過,楊旻做為代理刺史。親自前來迎接,並犒勞兵馬。

  易風喝了幾口桂棗山藥湯。又剝了只密桔嘗了嘗,便遞給宇文玉波半個。道:「只有淮南才有的水果,若在淮北則為枳了,這桔子定是江南的,很甜,你也嘗嘗。這個楊旻倒是很會來事,這個年紀就能坐鎮蒲州,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你慢慢吃,一會睡會,我下車去活動活動。」

  易風下車後。李密立即迎了上來,「殿下有何吩咐。」李密現在易風身邊做事,很是謙卑,辦事認真努力,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太孫府門下坊司經局的正字,但沒有什麼好高婺遠的表現,做事踏實,很得易風的信任,四名司經局正字中。對他最是信任,讓他常隨左右,充當著易風的貼身秘書之職。

  「法主幫我請肇仁來。」

  劉文靜作為易風的秘書長,其實一路上一直就在他的馬車後面跟著。隨時候見,見李密來請,趕緊過來。

  劉文靜身材魁偉。面目英俊,能算個美男子。剛三十出頭的年紀,精力充沛。機智過人,最有急智,雖然投奔易風不久,可已經深得易風信任,成為重要的心腹謀臣,是易風離不開的左膀右臂。易風從趙王晉為太孫後,劉文靜也從王府主簿升為門下坊司經局校書,雖然職位上比不得李綱這個洗馬,但實際上卻遠比李綱這個司經局的長官更得易風信任。

  易風下了馬車,離開了官道,向覆蓋著薄薄一層積雪的曠野了走去,劉文靜、李密還有尉遲恭等一眾旗衛緊緊跟隨。

  走了幾十步,易風伸了伸腰,吸了幾口冷冽的空氣,還彎腰抓了兩把雪在手裡捏成雪球,左右倒著。他眼睛眯起眺望遠方,隨口問道:「那件事情辦妥了嗎?」

  緊隨在一旁的劉文靜知道他在問什麼事,趕緊答道:「都辦妥了。三溫三顏六位學士還有杜淹、王珪等八位舍人昨天就已經帶著殿下的手書與禮物趕往河汾書院了。」

  讓六位學士和八位舍人一起前往,這可是極隆重的規格禮儀,他們正是前去龍門河汾書院迎接太孫洗馬王通,那位易風的老師,一代大儒。王通號文中子,在河東儒林之中聲望極高,雖然很年輕,但儒家中的聲望卻一點不低,他曾經奉詔往長安見楊堅,君臣奏對後很得楊堅滿意,但可惜不為貴族重臣們所喜,最後僅給了他一個普通的縣令之職,皇帝後來特破例讓他做蜀王侍講,但失望的王通很快回到家鄉,一門心思著書立說,教書授徒,在龍門,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弟子,常年有千餘人來此聽課,原來的那個易風就曾經多次南下河東來聽課。易風上次入京前,時間匆忙,並沒有去龍門拜訪,只是派人送了一萬貫錢前去,資助辦學。

  而這次,皇帝授王通太孫洗馬之官,易風也是早想好要將他請去幽州。在易風心中,王通可比李綱等人更為重要,不僅因為他聽過他的課,有師生關係,也不僅因為名望極高,更因為如今易風的麾下,已經有了許多王通的門生弟子,如魏徵、如杜淹、王珪、溫彥博等,此外房玄齡、竇威、賈瓊、姚義甚至陳叔達、李靖等也都算是他半個學生,易風可是很期望藉助王通的關係,把他的那些優秀的弟子們一網打盡,尤其是其中的房玄齡、李靖等。

  派出六學士八舍人前往,只是做為他的代表,先送上禮物和手書,實際上易風今天還會親自趕到河汾書院這所他出錢資助的學院,親自拜訪王通,請他出山。

  「文中子一代大儒,一定得禮儀相加,這次我接掌幽州,還得藉助這些大儒和他們的弟子助我好好治理地方。對了,其它諸位大儒有何反應,對於我的邀約,他們可有回覆?」

  「殿下如今身為國之儲君,如此禮儀下士,各方大儒都頗為讚賞,送給各地儒者們的邀請,也有不少得到了回復,其中殿下一直較為關注的河北二劉的同意回復也於今天早上剛剛送到。他們對于于殿下的推廣教育,發揚儒學的計劃大感興趣,都願意出山助殿下一臂之力。」

  「那是,殿下的計劃一拋出來,天下還有哪個大儒坐的住?河北大學規模計劃如此之大,一經辦成,立即將成為天下士人的矚目中心。要知道,加入河北大學可不光有名還有大大的利,不但有各種資金相助,尤其是殿下臨行前向陛下請到的那道旨意,對於諸儒者士子們更加充滿誘惑啊。」李密也在一邊說道。他說的那道旨意是易風向楊堅奏請在幽州辦河北大學通過後,又特為河北大學請來一道特旨,就是河北大學每年可以向朝廷舉薦一百名優秀學子參與大隋的科舉考試,同時北方大學還可以向朝廷舉薦優秀的學員吏部待選。只這兩條,足以讓任何一名學子動心,也足以讓那些儒者們動心。

  大隋立國之後就開始推行科舉制度,開皇七年定製,每年各州薦舉貢士三人入京考試,成績優異者稱秀才。開皇十八年,也就是去年,又下旨分科考試,設立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科,由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總管、刺史薦舉考生。這時的科舉還只是初創,連後世最重要的進士和明經兩科都還沒有,有的只是志行修謹、清平幹濟這兩個有些莫名其妙的科。但對於許多學子們來說,這條窄小的道路也已經是他們唯一能夠入仕為官的途徑了。

  學而優則仕,這屬於太過普遍的觀念。大儒們雖然很多人一心教書不願出仕,可並不表示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學生當官。他們的主張,得由學生們傳承奉行。

  一個州不過舉薦三個名額參考,易風的北方大學卻擁有一百個名額。更何況,北方大學還擁有直接向朝廷推薦優秀學子為官的資格。這一下子就使得北方大學的含金量激增,再加上易風先前提出的北方大學對老師和學子們的諸多優惠待遇,想不動心都難。

  「現在不光是河東文中子,河北二劉,京師的包愷、蕭該等名儒響應,就是這關內關東諸士族子弟們聞得此訊,也無不跳躍,據聞,已經有許多士人正要前往幽州報名入學呢。咱們的隊伍,這些天裡已經接到不下數百學子請求跟隨同往。」

  「一石激起千層浪,好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易風心喜,雖然說讀書人里也不全是人才,也有許多迂腐的傢伙,死讀書的,但畢竟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太少,每一個都很寶貴,尤其是籠絡了讀書了,就籠絡了士族,甚至也等於籠絡了大批的地主階層。

  「嗯,對於趕來的士子們,不管來自哪裡,先給他們登記起來,然後好生安排,提供帳篷食物,這些人都寶貴的很啊,不能慢怠了。」易風道。

  李密有些猶豫的道:「會不會太過了,那些人我也去看了看,真正算是能學問的沒幾個,大多只是鄉下讀了點書的地主農夫兒子,我隨意的跟他們談了談,發現大多連論語都沒讀熟,能算什麼人才啊。」

  「千金買馬骨聽說過嗎,士子咱們就得優待,讀書人優待,咱們得做出榜樣來,讓天下讀書人信服,如此那些真正的讀書人才會前來,為我所用。」易風不在意做個姿態,花點錢,這些都是值得的,畢竟不管怎麼說,讀書人這個階級,在古代,不管什麼朝代,都是能享受到一些特權待遇的。(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