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家傳統,父母在不分家,所有賺來的錢都要上交,由林老太同一調配。
為了防止出現有人幹得多,賺的多;有人偷懶,賺得少,卻想利用沒分家從中占便宜。
林老太定了個規矩,但凡是家裡人賺的錢,七成交到公中帳戶,三成按勞分配,幹得多的分得多,幹得少的分的少,不乾的一文錢沒有。
半大小子們不參與銀兩分配,個個把頭埋在碗裡喝羊肉湯,小嘴呲溜得響聲震天。
大人們嘴上吃得高興,眼珠子一刻不停瞥向林老太的方向。
這還是定居蓮花村後,家裡第一次分錢,之前在扶海城謝老爺給的是診費,沒有他們的份兒,可這次不同,家裡人多多少少都是出了力的,就看林老太怎麼分了。
飯後,還是在這張桌子上,林老太掏出這兩日賺的錢,幾百枚銅板和幾塊銀稞子,嘩啦啦倒在桌面上,聲音像在所有人心裡擊鼓一般。
首先是賣竹簍得的一百五十文銅板,林老二負責砍竹子、劈竹,林老大、林老三負責編織竹筐、篩子。
「老大,你來算算,公中拿多少銅板,你們各自分多少銅板。」
林老大早在心裡敲了一遍算盤,脫口而出:「公中分一百零五枚,我們三兄弟每人各十五文。」
話音剛落,林老太已經將銅板劃分了四部分出來,最多的一部分嘩啦啦又重新回到錢袋子裡。
祥雲窩在奶奶懷裡,就負責在桌子底下托著錢袋子,感受到手上重量越來越重,雖不是自己的錢,心裡也覺得美滋滋的。
「採藥的錢,一共三兩五錢銀子,除了老二媳婦和幾個小的,其他都算上,」林老太扒拉著銅板,突然想到什麼,「把天賜也算進去,他人雖小,採藥曬藥熬藥的活兒沒少干,應該有他一份。」
林天賜原本低著頭,以為他這回險些弄丟了藥草,又年紀小,分錢肯定沒他的份兒,沒想到奶奶考慮的這麼周到,心尖上比抹了蜜還要甜。
「謝謝奶,我以後一定采更多草藥回來!」
林老大見兒子從未對什麼事如此上心過,也是高興得不行,立刻算出每個人分的數額。
同樣是每個人分到手十五文。
拿到錢的喜氣洋洋,沒分到錢的趙若霞撇著嘴不樂意了。
連祥雲這個奶娃娃都有五文錢,憑什麼她一分都沒有。
「娘,家裡人都分了錢,為啥我沒有,我也去後山上幹了活兒的,家裡院子也是我打掃的,多少都要給三瓜兩棗吧?」
她不說還好,一說林家人忍不住翻起白眼。
幹活不積極,分錢的時候又紅眼病。
林老太看了她一眼,沒說話。
反倒是林老二沖了她一句:「說的什麼渾話!你看哪家媳婦幹活還要問婆婆收工錢的,再說了這次分的是編竹簍和採藥材的錢,你沒參與不分給你是天經地義的!
你要是想山上荒地種出的糧能分你一口,日後就好好幹活,別總想著偷奸耍滑,不然日後,家裡不給你食吃,我也不會幫你說一個字!」
趙若霞頭一次在林家人面前被丈夫下這麼大臉,平日裡有再多不滿,林老二也是關起門來數落她的,外人面前總還是要顧及面子。
一看張氏一臉嘲諷地盯著她,鄭氏也同樣沒好臉。
她臉惱怒得紅一片紫一片,立刻哭喊著都要唱出來了。
「好!你們才是一家人,欺負我娘家人不在身邊,合起伙來擠兌我是不是?」
一拍屁股坐在地上,撒起潑來,兩腿蹬得跟蛤蟆一樣,聲音大得牲棚里的牛都哞哞叫起來。
林老太一拍桌子,氣得都從輪椅上站起來了,撐著桌面控制搖搖晃晃的身體,指著二媳婦的鼻子訓斥。
「趙若霞!你要想在林家呆著,就給我閉上嘴老實做人,你要還敢攪得家裡不得安寧,我立刻找人寫休書,將你轟出家門,信不信的,你自己看著辦!」
趙若霞嘟囔道:「你們家才不敢休我,我可是給公爹守過三年孝的!老二沒了媳婦又拖著倆個兒子,難道還能找到更好的?」
說起這個,林老太看向老二,問道:「二郎,我要你休了你媳婦給你再找一個聽話的,你願意嗎?」
正一副恨鐵不成鋼模樣的林老二抬起黑黢黢的臉,道:「都聽娘的,只要為了天吉天瑞好,我怎麼都行。」
林老太點頭:「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趙若霞卻不樂意了,從地上竄起來,掐著林老二的胳膊罵他沒良心,哭喊著跑回屋,木門摔得哐哐響。
一家子的好心情都被趙若霞一同鬧騰整沒了,紛紛回各自屋休息去了。
夜裡,林家人捨不得點油燈。
祥雲躺在爹娘床側旁的小床上,對自己新得的木床歡喜不已。
這是林老三閒時抽空給她做的,還在床頭雕了只小老虎,身下是厚實的被褥。
鄭氏怕她晚上踢被子著涼,恨不得把她手腳捆起來塞進被子裡,肩膀位置更是蓋了好幾件衣服,祥雲連翻身都困難。
「我聽娘今天的話,像是要休了二嫂,重新給二哥尋摸個媳婦。」
林老三翻了個身,回道:「二哥媳婦越來越不像話了,好吃懶做,這樣的女人放在誰家都是要被休的,我覺得娘更擔心二哥的兩個兒子,怕她把天吉天瑞教壞了。
特別是天吉,平常跟二嫂最親近,當初學走路時,二嫂怕兒子累著,學一會兒就抱起天吉要讓他休息,結果兩歲半還不會走路,你再瞧瞧天瑞,跟在二哥後面學的走路,一歲出頭已經磕磕絆絆能有一個人走上七八米了。」
祥雲聽在耳邊,真為二哥惋惜,慈母多敗兒,這個二伯母算是慈母中的佼佼者了。
關鍵是還偏心,明明都是親生兒子,怎麼差距這麼大,連她這個小娃娃都看出來,有什麼好吃的一定是二哥先吃,吃剩下的趙氏就自己吃,吃不完的才輪到三哥。
按理說都是兒子,不存在重男輕女,莊戶人家不是應該更疼小兒子的嗎?
鄭氏長嘆一聲,仿佛聽到閨女心裡的疑問,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