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各有劫難
李世民聽著這陳玄奘已經被吃了九世了,有些不敢置信:「人猶能九死而九活?」
「聖人會為了長生不死而吃人嗎?」李鄲道開口問道。
「朕自然不會。」李世民一口咬定。
李鄲道心道: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卻道:「可愛百姓如子女的少,視百姓為魚肉的多。」
說罷又問向李承乾:「你覺得聖人是愛百姓如子女,還是視百姓為魚肉?」
這把李承乾嚇了一跳:大表哥,你是真的敢說啊!你自己成仙了不要緊,你九族還是凡人吶!
「父皇自然是愛百姓如子女。」李承乾低眉順眼的道。
李鄲道點點頭:「當年成湯江山滅亡之時,箕子便有預感,但是紂王不是可以規勸之人,因此箕子隱去,今聖人善納,貧道也就有了此逆耳之言。」
又開口道:「還請聖人以魏徵為太子之師,換去蕭瑀之職。」
好兄弟魏徵,貧道給你升官了。
李世民心疑,覺得李鄲道在結黨營私,但是又沒有證據,反而有些舉賢不避親的感覺。
李世民再一想:自己天天被魏徵給懟,讓自己保持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如果能紛紛魏徵的精力,讓太子替自己分擔分擔壓力,讓自己也好放鬆放鬆,那確實不錯。
於是便招了魏徵進宮,倒是把陳玄奘的事情給忘了。
和尚哪有太子重要。
而另一邊,陳玄奘在眾多佛教徒的掩護下,很快便過了關。
只是還是被李大亮給攔住了,李大亮武功卓絕,也會蒼龍七宿之功,隨軍又有幾個蜀山派的弟子,乃是太清真人的徒子徒孫。
便在關卡之中,攔截了扮作難民的陳玄奘。
「玄奘大師,陛下請您原路返回。」
「此去西行,我意已決。」陳玄奘意志堅定。
李大亮開口道:「出此關外,豺狼虎豹,可不比中土安寧,吃人惡鬼,打草掠民,你這樣的細皮嫩肉的和尚,最是他們喜愛的。」
「我自有佛法加持,不墮三途,渡人渡鬼,虎豹豺狼見我則退,妖怪精魔,不敢侮我,縱有千難萬險,路也只在腳下。」
「況且,在貧僧看來,不過兩種難,一種是佛祖為考驗貧僧發的魔難,渡我成佛,一種是我自內心生出魔障,乃是阻我成佛。」
「如此,這些魔難劫數,只不過是我自己,又有何難?」
李大亮被說得啞口無言,但依然不肯放他過去。
但就在這時,關外突厥攻城,李大亮不得不回防,紛亂之際,陳玄奘被一個騎馬的胡人掠往關外。
這個胡人將玄奘掠出關外,八戒也為之走散。
但八戒卻不著急。
那胡人將玄奘擄走之後,便很快將玄奘帶回部落,一路上玄奘只念經。
那胡人便問道:「你不怕嗎?」
玄奘開口道:「該害怕的是施主你。」
「我有何怕?」胡人冷笑道。
「施主你害怕死後下無間地獄。」玄奘說道。
胡人沉默了。
聽著玄奘念經,胡人並沒有殺玄奘。
玄奘便自己起來了,要往西走。
胡人騎著馬跟著他身後:「和尚,你要去哪?」
「貧僧要去西天求取真經。」玄奘拿著一根趁手的木棍。
「西天多遠?」
「十萬八千里或者就是腳下。」玄奘開口道。
胡人嗤笑道:「你可以越過大雪山,那就不必走十萬八千里了。」
「貧僧有自知之明。」
也不知道跟著玄奘多久,胡人終於認清楚了,這個和尚真的要西行數萬里求取真經。
不由得敬佩起來。
當夜裡,胡人看著玄奘:如果他真的西行萬里,再回去,便將我們諸部落,諸國之間的關係都一清二楚了。
一把匕首從綁腿之中拔出。
陳玄奘盤坐念經,閉著眼睛。
胡人偷偷靠近,正要一匕首結果了這個禿驢。
但聽著這些佛經,胡人終究還是退卻了,臉色陰晴不定打看著陳玄奘。
第二日一早,陳玄奘繼續出發,胡人依然追隨著。
夜裡胡人再次拔出匕首,但終究沒有下手。
如此反覆七日,胡人將馬匹留下,自己往返回的路上走了。
經過七日的試探,胡人終於確定,這個傢伙就是一個虔誠的,一心西行的佛教徒,並不是大唐的探子。
但就是那胡人一走,陳玄奘便拿出紙筆,在經書上繪畫自己走的路線,經過的部落,小國。
所見所聞,風土人情。
一路上上不少胡人發現這個僧人一人一馬,但是當上前詢問,了解到了是要去西天求取真經的大和尚後。
崇拜佛陀的他們便十分崇敬,甚至陳玄奘又多了不少胡人追隨者。
只是有的加入,有的離開,終究不是人人都是陳玄奘。
等著越過兩了草原到達了大漠之時,便依然還是陳玄奘孤身一人一馬。
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漠,陳玄奘依然還是依然決然的闖了進去。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小僧騎瘦馬,萬里不知遙。
而在月牙泉處,涇河龍君的龍魂,已經被安排了,李鄲道將其打入馬胎之中,如今早已經化作了一匹龍馬,打算在那裡準備好打算出場了。
涇河龍君的剩餘價值,也就是一個腳力了,說起來他還算做陳玄奘的「真爹」,畢竟陳縣尉的女兒便是感了他的龍精才有孕的。
而還在月牙泉中等著的還有魚頭薩滿,九曲流沙,將會是陳玄奘西行路上的第一磨礪。
而另一處,張家界洞天之中,無憂無慮的先天道體,小石猴,也體悟到了「生老病死」,想到了「學仙」。
袁公化作一老猿,指點道:「茫茫大海,必有仙山。」
小猴子就這樣帶著一顆求道之心下了山。
只是一下山便遇到了百里桃花源,此處桃樹無算,對小猴子而言可算是世外桃源。
小猴子吃了個混飽,卻沒有十分迷戀此地,依然決然踏出了百里桃花源。
見著此景,猿公笑道:「可見道心渾圓,不為外物所擾,在我這個年紀,只怕轉頭便忘了個乾淨,在此快活個百八十年,無憂無慮,卻也自在。」
而已經趕到此地的袁守誠,卻是笑呵呵:「道兄,桃兒還是小貪慾,貧道知人事,且看貧道試他一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