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狐龍位格
歷史上四海王的封祭周朝便有了,隋唐依舊沿用以前祭祀。
四海昇平,便是四海以內,也就是全國各地都太平。
可見四海王還有鎮守社稷,國家疆土的作用。
東海,南海不用說,北海貝加爾湖,西海一般指青海湖,也有說是西域大海,那就到天竺那邊去了。
四海王之神位數經更迭,但四海龍王成為正統四海王,還要到帶清年間。
不過唐代開始,便有四海龍王的說法就是,無論佛家,道家都有,其中。如唐代釋道世《法苑珠林》裡面就說了四海之神是四海龍王。
不過無論佛道其實都沒有掌握祭祀權,祭祀之權在儒家手中,人家不承認就是不承認。。。
直到帶清,直接變成正統了。
胡三跟南海龍王說李唐官祭,確實撓到了其瘙癢之處。
只是雖然得了騷癢之處,卻不動面色,只道:「你胡家也只得了個瑞獸名號,但也毀譽參半,自顧不暇,如何和本王圖謀。」
「我四海龍王之位,有名有實,何必他李唐勅封?」
「李唐再不濟,是帝格,是上天授命,而四海龍王不過頂格四海王,甚至王格都不能完全。」
胡三道:「東海禺虢、西海弇茲、南海不廷胡余、北海禺強,這些都是山海界大神,絕天地通後不復於人間界顯聖。」
「因此才有東海君姓馮修青,夫人姓朱隱娥;南海君視赤,夫人翳逸寥;西海君勾邱百,夫人靈素蘭;北海君姓禹帳里,夫人結連趙,在此人間任四海之王。」
「呵呵呵。」南海龍王冷道:「四個君格人神,如今躲著海外島嶼之敢出現。」
皇、帝、王、君、公、侯、伯、子、男。
凡神靈,若得正祭,必有爵勛。
比如一地城隍,便是「伯爵」,而天下都城隍紀信也不過是侯爵。
而一山之神,比如泰山,就是泰山君,不過因五嶽加持,又為泰山王。
四海王就是比四海君位格高,但是四海龍王並不真正具備王格。
他們的王格是自身血脈自帶的。
也就是龍這種生物的特性。
蛇虺蟒蚺蛟龍,一步一步蛻變。
且秦祖龍代鳳,原先夏朝,君主叫做「後」,但是到了秦朝,便有祖龍了,將六國,一一吞併,正和蒼龍七宿之說。(一四零章祖龍代鳳)
因此天地之運,不以鳳顯,而以龍喻。
不過商生玄鳥,而秦承商運倒是真的。
且龍為鱗甲之長,統率水族,自然便有王氣,如虎為百獸之王,所以也有王氣。
但是這並不代表擁有天命,有統帥四海之德行。
神靈,首重德行,次重位格,神通最次之。
南海龍王看不起低自己一位格的四海君,但是比起真正的四海王,那又是比不上的,處於十分尷尬的位置。
李唐的封祭若能落實,只怕南海龍王做夢都能笑醒。
但是這提出的並不是李唐禮部,或者太常寺的官員,而是胡三,這個天狐。
「天地有大變格,千年未有之大機緣,成聖人,證天仙道果,稱帝君都只是尋常。」胡三侃侃而談。
「投資李唐定國的岐暉子已經飛升了,茅山的王知遠也快了,我家祖宗也快要走出那一步了。」
南海龍王冷道:「萬歲狐王自虞唐得道,千年大劫度了幾次,也沒有證得九霄天狐,如今算來,應該是第四次千年大劫了吧,不知道有幾分把握?」
胡三笑道:「這就不用龍王操心了,七年前我狐族太子出世,繼承禹帝氣運,天妃女嬌娘娘血統,乃是狐龍位格,純狐血脈,我家祖宗便是度不過千年大劫,一身精純修為也會化作元丹,讓太子帶領我狐族重新繁榮興盛。」
南海龍王目光閃爍,塗山胡家果然底蘊非常。
「我南海龍族一直向東海我大哥處看齊。」
胡三似笑非笑:「東海龍向著道門,自領了洞天福地。」
「西海龍向著佛門,做著八部天龍。」
「北海苦寒,插手不上中原大地之事。」
「只有南海龍王沒有表態。」
若是李鄲道在這裡,肯定會說,南海龍也投靠了佛門了,不然觀世音的龍女哪裡來的,南海道場是誰送的。
但是胡三不知道啊,這裡說著和南海龍王要結盟的話。
……
此二者不謀劃著名李唐的江山氣運,一個要摘果子,一個要神代官祭,因利而合,自然而然,便有了合作。
李鄲道在茂名縣吐納一日,震懾了許多山精野怪,卻也有修行有成之士感應到前輩真修。
只是並不清楚底細,不知喜惡,不敢前來拜訪。
當然更多的是周圍百越部落之中的巫師,自然神靈,那是一個惶恐。
不過他們惶恐也是應該的,李鄲道本來就是來嶺南伐山破廟的。
李世民可是封了嶺南巡檢御使的官,還借了他被封天策上將之時的配劍。
只是如今想來,嶺南馮盎一家只怕已經得了李世民猜忌,這麼輕鬆的讓李鄲道來嶺南,估計也是想要李鄲道伐山破廟鬧得厲害些。
畢竟伐山破廟,伐神在次,那些信奉邪神的百姓才是大患,極容易被蠱惑。
李世民能上位,並不是簡單之輩。
天色萌萌,山林霧靄,有鳥語蟲鳴。
李福德跟著楊氏便出了房門。
楊氏怪著李福德昨天沒有把她叫起來,怠慢了侄子,失了禮數。
李鄲道看著她挺著大肚子,面色有些浮腫,不過氣色並不算差。
走上前去:「哈哈,昨日到此已經人定,嬸嬸是懷了身子的人,我這是晚輩,怎麼敢勞煩,不過跟著叔叔敘舊,拿了些家裡帶來的東西。」
楊氏笑眯眯,看著十分幸福的樣子:「大嫂帶來的布匹和做花樣的書,我一早就看到了,也不知道回些什麼好。」
「正好五月是出楊梅的日子,本地百姓做了楊梅酒,楊梅蜜餞,到時候帶著過去嘗嘗,還有荔枝,龍眼,都差不多這時候成熟。」
楊氏頗知農事:「我這些日子閒著做了好些衣裳,男孩,女孩的都有,從幾個月到兩三歲都能穿,我家的還有些日子才出來,侄子你帶幾件回去……」
楊氏就像是普通的農家小女人,懂得人情往來,也會持家,禮儀之間不見大戶人家的影子,可十分真誠。
李鄲道不得不佩服自己叔叔的眼光。
李福德也是一臉寵溺:「還是二姐你考慮得周到,我怎麼沒有想到。」
「你啊,讀書讀傻了,哪裡懂得這個。」
李鄲道看著這兩人你儂我儂,心道:乾脆殺了我給兩位助助興。
楊氏又打聽起來自己家父母,哥哥,弟弟妹妹的事情來。
李鄲道來前做了功課,自然一一回答,報喜不報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