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以史為鑑
新的一天,又是從早朝開始。
這裡可不是朝九晚五。
李世民的早朝,五更天便要正式開始。
不過李世民會給朝臣凳子坐,不用像電視劇里那樣站著,又或者說跪著早朝。
不過李鄲道不用那麼早去,他只需要陪著孫思邈真人在李世民早朝結束後,讓孫真人跟李世民碰面。
具體談什麼,李鄲道也不能旁聽,只有固安起居注的官員才能記錄下來。
孫真人並不是第一次見皇帝,他老人家見過好幾任皇帝了。
沒什麼緊張的,只是這次是出山做官,因此稍微講究了些。
等著早朝結束,李鄲道將孫真人送進皇宮,自己便在宮門外等著。
如今皇宮外面許多攤販扎堆,賣東西,這裡是明星地點。
只要不妨礙車馬通過,也沒有人來趕。
經常還有小太監,宮女,出門採買東西。
李鄲道便聽著他們叫賣,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影。
其面容或喜或悲,或者麻木。頭頂上有著命運的絲線,顯現著各自的福禍和壽元。
太玄司命有常天君的天地業位運轉著。
在這無常的人生之中,依然是「有常」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
卻是在體悟人道之心。
而另一邊,李世民見到了孫思邈,本以為是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就算駐顏有術也應該是中年人模樣。
卻沒想到看起來只是比李鄲道大一些,只有二十四五歲的年輕模樣。
只有兩縷頭髮,是當初在太白山上著書,過度勞累,泄了一絲精炁,導致的衰老。
但是皮膚依然如同嬰兒一般,甚至還能看到白色的毫毛。
「原本以為,廣成子這樣的上古神仙中人,只是書上描繪的,今天見到了孫真人,才曉得真正有道,得道了的人是什麼樣子。」
孫思邈笑道:「陛下過譽了,貧道和古之列仙還是有差距的,況且廣成子為黃帝之師,貧道又如何可以跟他相比呢?」
李世民認真道:「當朕聽說孫真人要出山,內心是歡喜之極,思慮之後,僅僅是給個官職,是對您這樣有道之人的不尊敬,不如封個爵位吧。」
「封爵無不是戰功赫赫之輩。」孫真人婉拒了。
李世民只得嘆息。
「不知道孫真人想要做什麼官?」
「做個醫官便好。」
「醫官?」長安城之中的御醫,地位並不高,太醫署署正也不過正六品。
「陛下覺得醫官太卑微了?」孫真人反問道。
「生老病死,無不和醫者有關,朕怎麼會覺得醫官卑微呢?」李世民搖搖頭。
「陛下怎麼看這次旱災和瘟疫。」孫真人又問道。
李世民一時沉默:或是上天責怪於朕。
但這只是心裡話,並不開口說出來:「天災無情。」
「旱災難免,瘟疫卻可治。」孫真人道:「自有史書記載以來,每每有瘟疫,無不是死數千,數萬,甚至一疫屠城……而若無治理瘟疫之方,甚至蔓延千里,死絕百萬。」
「漢桓帝時,發生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到了漢獻帝之時,更是厲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李世民聽完面色沉重起來。
「晉太元元年,冬起大疫,多戶絕者,而且由於五胡之亂,飢疫並行,人民易子而食,這樣的瘟疫一直蔓延到了前隋開皇九年,才好轉。」
「如今大唐也不過歷國九載,然而連年戰亂,百姓民不聊生,其中國土不可為突厥所占,光復中華不惜戰死可以理解,但百姓卻因瘟疫而死絕,這樣占領的土地又有何用呢?」
「陛下若還對醫官有輕視之心,只怕也是不將百姓安危放在心上,貧道就算出仕,又能救多少人呢?」
李世民聽著孫真人如此雷霆振耳之聲,當下心生敬佩:「真人真乃有道之人,心繫百姓,朕所以敬佩也,還請孫真人出一法門,以絕我大唐瘟疫之患。」
孫真人見李世民如此上道,便開口:「陛下需要專門設立一部,來專管此天下百姓健康之事。」
「民富則國富,民弱則國弱。」
李鄲道只是想要設立九寺之外第十寺,孫真人卻豪氣一改,直接向李世民要在六部之外專門開一部。
果然李世民一噎。
「只怕還要讓朝堂上商議商議,朕卻不能獨斷啊,但是不知真人可有依據。」
孫真人自然將李鄲道昨天計劃的醫寺改了改,變動一下,化作醫部了。
但是基本的職能結構並不變。
李世民考慮再三,依然不能立馬做出答覆,開口道:「明日早朝,真人可以再次提出,朕讓六部議論此事。」
「陛下,如今天下每一日,便有上千人死於瘟疫,山東,河南,太原,災情緊迫,人命關天。」孫真人說完這句就閉目了。
李世民只好說肯定會考慮,明日早朝一定會商議出結果。
隨後又問孫真人關於長生的問題。
孫真人自然跟李鄲道統一了口徑,教了李世民一些養生之術。
李世民本身武功極高,但是連年征戰,又跟太子李元吉鬥法,身上暗傷極多。
孫真人便出言提點了幾句,關於李世民練功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又拿了幾丸自己煉製的丹藥:「這是貧道取龍精虎髓煉製的丹藥。」
「是長生丹藥嗎?」
「並不是,只是幫助陛下調理陰陽的藥丸。」孫真人道:「要煉製長生丹藥,我那徒弟倒是有一些眉頭,但是也不清楚能不能成功。」
李世民收下藥丸。並沒有懷疑孫思邈有沒有下毒。
兩人又討論了一些關於道家的事情。
比如當年漢初「黃老之學」治國,百姓快速恢復生息,為漢武帝文治武功做出了基奠的事情。
問孫真人如今內外有敵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恢復民生。
孫真人自然侃侃而談:「聖人拱垂而治,陛下要做聖人,做出的政策,需要符合大道才行。」
李世民又問如何才能確保自己的政令符合大道。
孫真人則是提醒李世民多看看史書。
此後李世民受啟發,便說出了那句經常被學生引用進作文里的那個排比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