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百家盛景
正當孔子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談,位於廣場左側的蘆棚之中,齊王正一臉興奮的看著孔子。
當孔子說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時,齊王更是差點興奮的差點跳了起來。
他忽然明白,這就是他一直以來追求的治國之道。
想到這裡,他按耐住心中的欣喜,仔細傾聽孔子的儒家之道,並時不時的點頭認可。
百家爭鳴雖然諸子、百家才是主角,也並不是說就沒有其餘人。
除了齊王以外,還有許多的文武大臣,都觀看著這番盛事。不僅有齊國得卿大夫,更有來自於其餘諸侯國的使者。
他們受自家君主的委託,來見識人族的思想,帶回與國情相匹配的學說,狀大本國。
他們都匯聚在廣場的右側,目不轉睛的盯著台上的講述,絲毫不敢分神,唯恐漏下了隻言片語。
而在齊王身旁,有一文官打扮的官吏,正在奮筆疾書,於簡帛之上記載諸子之言,此人正是齊國的這一代史官。
當日楊拓於齊國傳下史家學說,立史官以記史。隨著歷史的記載,許多的諸侯也發現了史家之妙,紛紛效仿。
也間接的帶動了楊拓史家學說的傳播,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而有史官記載,也間接的影響到了許多人的品行,畢竟誰都不願意在歷史上留下臭名。
人死如燈滅,一切都煙消雲散,不負存在。可是歷史長存,幾乎永恆不滅。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歷史的可貴,逐漸有了青史留名之說,都希望可以在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就另類的不朽。
而史官記下的每一筆,每一句,都會記錄進楊拓的史書之中。
隨著孔子的闡述,空中的氣運祥雲終於沸騰開來,慢慢生出了變化。
一道道身影,逐漸出現在祥雲之上。他們高居於天,俯瞰下方的眾人。
他們的身形有些模糊,面容有些虛幻,可是眾人還是從那落下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來自先賢的注視。
下方的人群忽然沸騰起來,許多前來圍觀之人,第一次見到這種奇景。
他們耳中聽著孔子之言,眼中卻看向天空中的身影。隨著氣運的匯聚,這些身影也越來越清晰。
逐漸,有人認出了他們。
「三皇五帝!」
「上古聖賢!」
「三位始祖!」
……
這一道道身影,正是那些對人族有大功德的先賢,他們與人族氣運相連,同休共戚!
他們本於火雲洞中清修,可是這百家氣運,爭鳴大會,還是引動了他們冥冥之中的感應。
他們的目光跨越千上萬水,跨越億萬里疆域,落在了這稷下學宮之中。
下方作為史家見證的酆都,還在祥雲之中看到了本尊的身影,他不由得也生出一聲輕呼。
當初,三皇五帝在人族聖殿之中,給楊拓置下一座尊位之後,楊拓就已經稱得上一聲「先賢」。
在齊國上空發生這些變化之時,正在兩儀微塵陣中研究破陣之法的楊拓,也受到了氣運的牽引,一縷神魂跨過無盡虛空,落入到氣運祥雲之中。
他也不意會發生這種變化,當初就是怕錯過這百家爭鳴,這才遣化身出行。
不想如今,藉助人族的氣運,跨越無盡虛空,於氣運祥雲之中親自見證這段歷史。
楊拓在祥雲之中俯瞰稷下學宮,他的左手之中拿著一冊書卷,正是史書的虛影顯化。
此時的史書無風自動,將那落入氣運祥雲之中的諸子之言,一一烙印其中。
其實,在史官記載之後,楊拓的史書之中就已經有了這些道言。
可是諸子親自口述之言,則蘊含著「道」,同一句話,在不同的人說來,其中蘊含的含義也截然不同。
這諸子親自講述的「道」,雖不如聖人大道,卻也是彌足珍貴。
這些「道」言載入史書之後,相當於將這些「道」永遠的烙印其中。
以後,楊拓可以隨時隨地的傾聽,慢慢領悟。若有賢者能從歷史之中有所領悟,或許也可以跨越時空,傾聽這段「道」言。
除非歷史被抹去,被扭曲,不然這些「道」,將與人族的歷史長存,永恆不滅。
當孔子講述之後,諸子之言已畢,接下來就將進入到最激烈的辯論環節。
各派學說都將在高台之上,接受眾人的質詢,問對,詳細解釋自家之道,以服天下。
這個時候,場中的情景就從一開始的平和,變得充滿了火藥味,因為每個人對於「道」的理解是有區別的。
如孔子講「仁」述「禮」,可是道家有言「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而法家則言:「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了。」
儒家宣揚「君臣父子」,而墨家卻言「兼愛,非攻,尚賢」。儒家維護著「禮」,墨家維護著「民」,一為統治,一為尚同,總有許多矛盾。
因而,這後來的辯論,一直充滿了火藥味,顯得十分激烈。一般的小學派,更本就不敢上台。
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小學派被歷史所淘汰,剩下的俱是於人族有益的顯學。
他們分別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與楊拓有關的就有法、農、醫三家,可惜史家未上台參與百家爭鳴,終不為顯學。
其中,法家傳承於紫微大帝,由管仲出面奔走。農家傳承於楊拓本尊,由許行代行。醫家傳承於神農氏,由扁鵲傳播天下。
而祥雲之中的先賢,聞道則喜。他們早已超脫而出,不論是誰,不論是什麼學說,只要與人族有益,他們都會認同。
當太陽西斜,月兔將升之時,辯論也接近尾聲。百家學派,最後去蕪存菁,留下了十二家顯學。
他們在爭論之中,也完善了自身。當大會落幕之時,自天空氣運祥雲之中,落下十二道光華。
這是人族氣運的反哺,十二根通天徹地的光柱,將十二家學派的踐行者籠罩其中。
他們都已經明悟了己「道」,又得如此氣運加身,紛紛突破了原有的境界,直入太乙。
不論是大能轉世,還是應運而生,他們都等待著這一刻。在人族氣運的加持下,十二人俱都跨過了太乙的門檻。
此時,在天空中的氣運祥雲之上,代表著十二人的虛影也在緩緩成型。
雖無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卻也是氣運如虹,華光溢彩。
而圍觀者,不僅傾聽了「道」,更見證了這歷史的一刻,人族有十二位太乙誕生!
作者只是一個普通人,寫不出百家爭鳴的盛景,只能一筆帶過,還望見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