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上殿!」
「跪!」
「山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一次平平無奇的早朝,文武百官們百無聊賴的站著,金碧輝煌的大殿上看起來肅穆無比,實則有些人還悄默默地打著瞌睡,睡眼惺忪。
如今的皇帝塵堯比起當初先皇不知道勤快了多少,登基這麼多年來朝會幾乎一日不落,這可苦了殿下的文武百官,想偷懶都不行。
這幾天朝會的議題都出奇地一致:
到底要不要推行合銀法。
為此朝中大臣隱隱分成了三派,一派極力反對,大多以江南籍貫的文官以及東宮一派為主;一派全力支持,以顧思年、宋慎如以及一些齊王府麾下的官員為主,不過人數明顯處於劣勢;還有一方則是中立派,默不作聲。
兩邊爭來爭去,始終沒有爭出個結果。
明眼人都看得出,因為這次合銀法,東宮與齊王府又對上了,不過對於這種現象大家早已司空見慣,這麼多年每當兩邊政見不合時就會打口水仗。
又是高公公扯著嗓子喊道: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滿殿默不作聲,所有人都在等著第一個出頭鳥站出來,引出今日的辯論議題,然後大家再打一場沒有結果的口水仗。就連塵堯的興致都少了很多,漫不經心地四處張望。
這位皇帝已經感受到了推行合銀法的阻力,一時間拿不準主意,所有朝臣都看得出陛下的猶豫不決。
果然,朝臣中就有一名官員邁步行出,朗聲高喝:
「微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羅維,有本啟奏!」
看著站出來的出頭鳥,不少朝臣都愣了一下,有些意外。
大涼都察院設正三品左右都御各一人、從三品左右副都御使個一人,乃是六部之外頗具實權的衙門之一。
都察院的職責是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相當於朝廷中樞的提刑按察司。說白了就是天子耳目,監察百官的。
但你權力大歸大,稅法改革貌似和你屁關係沒有吧,你站出來幹什麼?
尤其是太子本能地警覺起來,因為這個羅維乃是齊王府的人。
「愛卿有話說?」
塵堯也有些好奇,揮手道:「講。」
羅維躬著身子奏稟:
「微臣近日獲悉,江南綏慶道連日暴雨、洪水泛濫,十天前綏瀾江大堤多處決口,淹沒兩岸農田,受災縣數多達十餘縣,數萬畝農田被毀,百姓流離失所,死者多達上千人。
臣聞之痛心疾首,但不知為何,似乎綏慶道經略使並未向朝廷呈報此事。」
群臣面色皆變,顯然這件事許多人頭一次聽說。吏部尚書司馬羨的眼眸陡然一凝,這傢伙竟然說的不是稅法,而是江南災情,看他臉色,似乎早就知情。
塵堯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竟有此事?吏部尚書,出了這麼大的事為何不見綏慶道經略使奏報?」
司馬羨臉皮一抖,立刻行出班列回話:
「回陛下,綏慶道經略使閻康閻大人之前送過來一封奏摺,確實有江岸大堤被洪水衝垮、良田受災的情況。
但災情並不嚴重,受災縣治只有一兩個縣,死者也就只有十幾人罷了,當時臣第一時間呈報了太子殿下,與太子商議之後便下發了旨意,各級衙門已經陸續開始賑災,修繕河堤,應該問題不大。」
「太子,可有此事?」
「回父皇,確有此事。」
塵洛昭趕忙說道:「兒臣見父皇日理萬機,身體疲乏,便自己做主,按賑災章程處理,未曾奏報給父皇。」
「原來如此。」
聽到這裡塵堯放心了些,太子輔政,很多事情他都可以獨自處理,沒必要事事奏報,而且按賑災章程處理並無不妥之處。
「太子殿下,尚書大人,這似乎與臣接到的消息並不相符啊。」
羅維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奏摺:
「這是在綏慶道的監察御史送回來的摺子,他親眼看到成百上千的百姓舉家逃亡,一望無際的田畝被洪水盡數淹沒,好幾處決堤的江岸至今未曾修繕完畢,洪水依舊肆虐兩岸。
沿途縣衙只設置了寥寥無幾的賑災粥棚,只見湯水不見米粒,光是他統計的就已經餓死了幾百災民。如果這是賑災,未免有些糊弄人了吧。
請陛下聖閱!」
「什麼?」
塵堯冷聲道:「高渝,拿來給朕看看!」
兩邊的說法不一樣讓皇帝疑心驟起。
高渝步履匆匆地將摺子送到了塵堯手中,密密麻麻的小字讓皇帝的臉色越發陰沉。
羅維接著說道:
「陛下,臣百思不得其解,為何監察御史送回來的摺子與尚書大人描述的災情差距如此之大。
是綏慶道經略使故意隱瞞災情,還是說監察御史胡編亂造,無事生非?」
文武百官直撇嘴,你直接說綏慶道經略使隱瞞災情不就得了,監察御史要是胡編亂造那是得掉腦袋的,誰敢開這麼大玩笑?
「簡直混帳!」
塵堯怒聲道:
「身為一道經略使竟敢欺上瞞下,視百姓生命如兒戲,這樣的人怎麼配當父母官?
傳旨,立刻罷了綏慶道經略使閻康的官,捉拿回京受審!」
監察御史是皇帝派出去的耳目,塵堯自然更相信手中的摺子,老辣的塵堯很快就想明白了怎麼回事,一定是底下的官員害怕承擔罪責,欺瞞了災情。
「父皇,還請父皇息怒!」
太子的臉色一變,站出來說道:
「事情還未查清楚就革去一道經略使的官職是不是不太妥當?期滿災情、賑災不力的或許是底下的縣令也說不準啊。
兒臣建議還是先派人前往綏慶道查明實情,再做定奪。」
「嗯。」
塵堯略微思索片刻之後道:
「太子說的也不無道理,查,給朕派人過去好好查!」
「陛下!。」
羅維似乎沒有罷休的意思,又站了出來:
「臣還有另外一件事需要上奏。」
「噢?還有事,說吧。」
眾人紛紛豎起了耳朵,總感覺今日朝會上的氣氛不太對啊。
羅維往前邁了一步:
「綏慶道災情到底如何,是輕是重,在沒有查實之前確實不好說,臣不敢妄言。
但不管是都察院的摺子還是司馬大人收到的摺子,都提及了綏瀾江江堤被洪水衝垮,此事是事實。」
「嗯,是事實。」
太子下意識地問了一句:「羅大人想說什麼?」
羅維微微直了直腰,沉喝道:
「若是微臣沒記錯的話,綏瀾江大堤去年剛剛翻修過,足足花了朝廷三百多萬兩白銀。
怎麼去年剛修,今年就垮了?」
群臣面色皆變,尤其是太子與司馬羨的臉色格外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