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科技這次的公告中透露出來的內容,很快就有人抓住了其中除了建造月球基地之外的重點。
那就是月球基地模塊中的重力發生器!
這玩意兒能在月球基地中形成一個重力場,完美模擬藍星引力,解決了人類如果長期處在太空始終環境下的一些弊端。
普通人長期處於失重環境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會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
在太空由於失重,骨骼不用拉伸,就會導致嚴重的肌肉萎縮,如果不設任何保護措施的話,十幾天時間就會失去20%的肌肉。甚至回到地面後,頸部肌肉會萎縮到撐起頭部重量都有困難。
除了肌肉萎縮之外,還會導致骨質疏鬆。
在太空生活一個月大概就會流失1.5%的骨組織,相當於普通老年人一年的流失量。
所以很多視頻中能看見,太空人從太空下來之後,往往需要人扶著,甚至坐在輪椅上才能行動。
那就是因為長期在低重力環境中待久了導致骨質疏鬆,如果沒有外力幫助的話,自己正常行動甚至都有骨折的風險。
而想要將人長期送到太空中去居住。
除非人送上去了之後這輩子就不打算下來了,否則是不可能做到的。
別說長期了,正常太空人上去待幾個月,回到藍星都得休養個一年半載才行。
如果僅僅是空間站的話,那倒還有解決辦法,只要空間站造的夠大,就完全可以利用高速旋轉形成的向心力來模擬重力環境。
可要在其他星球的地表長期殖民,特別是月球這樣低重力的小衛星上,那麼失重就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而時空科技這次列舉出來的這個重力發生器,能夠產生覆蓋整個月球基地的重力場,在其中模擬藍星重力環境。
可以說是完全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
只不過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以時空科技的牛逼,弄個這東西似乎也算不上什麼大事。
畢竟那太空電梯和核聚變啥的,哪一樣聽起來不必這什麼重力場牛逼多了?
然而,在真正對物理學有一定認知的人看來,這個重力發生器就完全不是什麼簡單的小玩意兒了。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什麼太空電梯什麼核聚變,與這個重力發生器相比,僅僅只是施工難度更高而已。
放到技術層面來看,這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
能夠控制重力的重力發生器,比完成可控核聚變商用的難度大了幾個量級!
雖然之前時空科技在游隼中開發布會的時候,就有人注意到了游隼里的重力環境似乎不太對勁,上面的人全都像是在地面一樣,一點失重感都沒有表現出來。
可當時基本也沒人想太多。
畢竟想要讓人在太空環境裡保持正常姿態的手段還是挺多的,甚至一件特殊衣服都能辦到。
所以在沒有親身體驗過之前,根本沒有人往這方面聯想。
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時空科技居然真的擁有能夠控制重力的技術,這種劃時代......不,甚至可以說是跨越文明等級的東西!
甚至把這種東西就這麼平平淡淡,毫無波瀾的放在了廣寒宮計劃中,成為了月球基地模塊里一個不起眼的小功能。
:力?什麼力?
:重力場!他們能夠操控重力,這種科技,簡直太可怕了!
:是啊,這已經是統一四大基本力之後才能擁有的科技了吧!如果是真的話,恐怕時空科技所掌握的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想,甚至已經超出了當前物理學界的理解。
:等等,這個到底牛逼在哪裡,就沒人科普一下嗎?
:牛逼就牛逼在,所謂的重力場也不過是統一四大基本力之後,對於「力」實際應用的一個開端而已。二向箔知道吧?理論上他們完全可以憑藉統一力學之後的理論基礎,把那玩意兒造出來。
:臥槽!瞬間懂了!
:牛逼!
:......
在稍微了解了一下這個重力發生器代表著什麼意義之後,不少人都驚了。
一開始還以為只不過是個什麼不起眼的小玩意兒呢,萬萬沒想到居然能牛逼到這種程度。
然後圍繞這點瘋狂頭腦風暴。
當然,對於網絡上討論的重心莫名其妙從廣寒宮計劃偏到了力學上去這件事,蘇羽也是知道的。
其實網上這些科普的大咖說的本質上沒什麼問題,理論上來說統一了四大基本力之後,能夠做到的事情確實很多,許多東西拿出來,甚至牛逼到科幻小說都不敢寫的地步。
可廢土那邊在這方面的應用科技其實並沒有太多。
偏導力場和重力發生器弄個重力場啥的,其實也不過是最粗淺的應用而已。
更深層的東西卻是連廢土那邊自己都沒弄明白。
別的不多說,廢土那邊雖然有能夠形成重力場模擬不同重力環境的重力發生器,並且已經是爛大街的技術,難度不高。
可在反重力技術上卻並不發達。
按照秋末的說法,能夠實用的反重力裝置確實有。
可其造價卻是高到了繁榮紀元的人聯都會肉疼的地步。
未來城設計之初,本來的計劃就是送入太空中當一座太空堡壘的。
而負責將其送入太空的設備,就是幾台反重力引擎。
那幾台反重力引擎的造價,就已經不比整個太空堡壘便宜了。
而且還是一次性的,將未來城送上太空之後就沒用了。
最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兒沒法小型化。
或者說廢土那邊的技術還沒法讓它小型化。
隨便一台反重力引擎,大小都堪比藍星某部電影中那巨大的行星發動機。
實用性簡直就約等於沒有。
所以廢土那邊即便是閒得蛋疼的繁榮紀元,也只是弄了個試驗型號出來之後,就沒有再繼續研究這個了。
很簡單,星球內飛行有無工質引擎,完全不需要反重力技術。
而星球外的那些巨大星艦從生產到引用都在太空中,根本不會降落到地表,太空與地面的聯繫則可以靠太空電梯,自然也更用不上這玩意兒。
因此所謂的反重力技術,在廢土那邊看來完全就是雞肋。
要不是末日之戰即將開始,廢土上的一些有錢人聯手打造了未來城想跑路,而無工質引擎又不足以將這個巨大的太空堡壘送上太空,也根本不會斥巨資造那幾台只能用一次的反重力引擎。
結果引擎才還沒造好,末日就來了。
一個反重力技術都這麼難,更別說是什麼二向箔降維打擊了。
因此即便是已經統一了四大基本力,也並不代表就能做到任何事情。
只不過是有了理論基礎而已。
而科研上,實際應用和理論的距離......只能說看看蘇羽出現之前,全世界在可控核聚變上投入了多少資源,研究了多長時間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