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開價二十萬
這套黔寧宗譜是韋德才在滇江威南縣一個名叫鼓鹿寨的小村子裡發現的。這時一個漢、傣、景頗等族混居的村莊。村子裡有一戶漢民,據說是抗戰時期從省城遷來的。這戶人家在鼓鹿寨住了三代人,子嗣單薄,到了第三代就生了一個女孩。那女孩子後來考上了大學,就再也沒有回家鄉了,就連父母的後事都是她舅舅給操辦的。
她家裡也沒什麼錢,父母死的時候,她寫信給舅舅,讓舅舅幫著操辦後事,家裡的東西也都送給舅舅了。
她舅舅是個傣民,沒上過學,是個文盲。對於姐夫家留下來的東西,值錢的都拿走了,自家的房子也夠住,所以那些雜物也就還存放在老房子裡。
韋德才去鼓鹿寨的時候,只是路過歇腳。村民們看到他僱人扛著的行李是一大包一大包的舊書,當然會有人議論。閒聊的時候,人家問韋德才帶著這麼多舊書趕路做什麼。他也就隨口說了一句「這些舊書都是寶貝都值錢的」。
「岩罕聽說這些舊書值錢,他就說他家裡有一大堆呢!還非拉著我去他家看看。我就去了……這一去,可把我給樂壞了!」說道當時收書的情景,韋德才眉飛色舞的樣子,倒是很能夠再現他當時的驚喜的。
韋德才做了這麼多年的舊書生意,也是在城隍廟北街上混跡多年的行家了。岩罕的姐夫家收藏的那些東西,過了他的眼又怎麼可能錯過。
「這家人姓穆,估計應該是後來改的姓。他家珍藏的這套黔寧宗譜,足足有兩個大箱子。從他們家初祖黔寧王沐英開始,歷代的譜系非常完整……」
家譜、宗譜、族譜,這是人類有了宗族概念之後,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獨特文獻。在西方,一般都是貴族和王室才有這些記錄。而華夏的宗族觀念比西方人強的多,上至帝王貴胄,下至平民百姓,幾乎每一家都有宗譜傳承。
皇帝的家譜稱為「玉牒」,貴族世家稱「宗譜」,而一般平民家庭就叫「家譜」。
這宗譜,可不僅僅只有歷代人物的血緣關係記錄,一般來說,才宗譜之中,記載的都是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等各方面情況。這種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族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都有這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一般來說,一部宗譜有世系圖、正文和附錄三個部分。
世系圖是譜系中各人的世系傳承,血緣關係,一張圖譜清清楚楚。正文則是按照世系圖中所列個人的先後次序編定,介紹每個人的字號、父諱、排行、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諡號、婚配等等各方面的介紹文字,實際上就是家族成員的人物小傳。
而附錄的內容就更加繁多了。
姓氏源流、姓氏的變更,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或是因為避諱、避難等等各種原因需要變更姓氏。像沐家人因改朝換代避禍而改姓穆或是別的其他姓氏,這些情況都是秘而不宣的,但在家譜之中一定會有記載。
還有歷朝歷代,家族中出現了一些比較知名的人物,僅僅只是一個人物小傳,很難體現其人物的重要性,這時候就需要附錄一些藝文著述,將他最重要的功績、作品之類的附錄其中。
還有家譜的圖像,古代人沒有照片,重要的家族人物是有畫像的,這些也都會被收錄進家譜。還有包括祠堂風水、故居祖墓堪輿圖之類的圖文類的內容在家譜中都能找到。
而一部完整的家譜,其數量是非常多的。古代人遷徙、分家、開支等等都會導致家族支系的繁殖、融合,一般來說,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古代華夏人對修譜是非常重視的。各個支系的支譜、各房的房譜最終都要匯聚到宗譜之中。在一套宗譜的開篇,通常都會有譜序,那就是各個分支譜編入宗譜之時的總的排序。
如此一來一本傳承有序,記述完整的宗譜,完全可以代表一個家族,甚至一個地區的時代發展、文化源流。各個歷史時期發生的一些大事,在宗譜中也會有記載。
宗譜事實上就是民間修纂的史書。
關毅聽了韋德才的介紹,雖然表情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心裡卻是對這本沐氏宗譜非常感興趣。沐老是他最敬重的人,而沐家的先祖世鎮南疆,可以說是忠烈滿門。
上次關毅去龍城的時候,龍澤先和安固誠也曾經提到過,要尋找沐氏後人。雖然他們的想法只是找到那把沐王寶藏的鑰匙,但不管怎麼說,如果沐氏宗譜能夠再現人間,的確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這套宗譜……張勤,你打算收嗎?」關毅追案頭問了一聲。
張勤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哪敢收你們家的東西,這個事情還是你和韋先生私聊吧!」
他說完之後,就起身準備離開辦公室了。
「你等等!那個……晚上我請你吃飯,孟浩的父親來了,說要謝謝你呢!」關毅叫住他說了自己今天的來意。
有韋德才在,張勤也沒多說什麼,點了點頭嗯了一聲就出去了。
等張勤走了之後,關毅也沒多廢話,徑直對他問道:「韋先生,我們也不用兜圈子了,這套宗譜你打算開個什麼價?」
韋德才聽到關毅的話愣了一愣,他沒想到關毅如此直接,倒是有點不好意思地伸出了兩個手指:「二十萬!」
「二十萬……」關毅沉吟了一下,這讓韋德才有些心虛了。
宗譜之類的古代文獻,在市場上價值不高,如果上拍的話,能拍出十萬來,已經很不錯了。他之所以開價二十萬,一方面是想留點餘地讓關毅還價,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這本宗譜是沐老家族的宗譜,這感情因素的加分當然也要計算在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