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文明的劫難
對於這些賊贓,關毅目前還沒想好要怎麼處理,好在,雖然數目不少,但在整個赫伯特的藏寶之中,這類明確屬於賊贓的東西還不是很多。
其實當初赫伯特用納克索斯島上的珍寶提出和關毅交換源能的秘密時,一開始關毅的興趣不大。雖然這些東西價值連城,但畢竟來路不明,關毅心理上有點道德潔癖不想和賊贓搭上關係。
但後來,赫伯特說了一句話,最終讓關毅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這裡的東西拿下來!
當時赫伯特對關毅不無驕傲地說:「在我的收藏里,華夏的文物可以說是最多的!其中就有兩尊,你們華夏人夢寐以求想要拿回去的圓明園獸首……」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綿綿不絕,光耀於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奪天工的文物珍品是華夏文明的見證和驕傲。
但自近代以來,承載華夏厚重歷史文化的文物卻以驚人的速度流失海外。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華夏文物就有163萬件,而該數目充其量也僅僅只是華夏流散在海外的文物十分之一不到。
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華夏文物,有些是在博物館、美術館、學校圖書館,但絕大多數是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如此眾多的精美文物除了很少一部分是通過中外文化交流出去的以外,絕大多數是以非法途徑流失的。
華夏文物大量流失是在鴉片戰爭以後發生的。
其中最早也是影響最大的的一次浩劫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
l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進有著「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大肆搶掠、砸毀,最後放火焚燒,無數珍寶被搶劫一空。據《石渠寶芨》記載,圓明園所藏曆代名畫有200多幅在此次浩劫中或被焚毀,或被劫掠。
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唐人臨摹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巴黎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沈源所畫《圓明園十景》,都出自圓明園。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華夏首都燕京後公開洗劫三天,八國軍隊在燕京皇城等各處劫掠、縱火、焚燒……《庚辛記事》說:「經此浩劫,華夏蓋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
從清末到民國,華夏文物在戰亂中散佚的不計其數。
安陽殷墟的甲骨、敦煌藏經洞的藏寶、黑水城的西夏歷史文化遺蹟、樓蘭古城遺址、于闐古國遺址、龜茲石窟、高昌佛教遺蹟、怯盧文木簡和西北的魏晉簡牘,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劫難,散失殆盡。
清朝亡後軍閥混戰、倭寇侵華,文物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和數量流失國外。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清宮珍寶大量散佚。
軍閥孫殿英盜掘東陵地宮珍寶洗劫一空,絕大多數散落異域他鄉。
建國後,大批文物被當作「四舊」損毀,文物走私和投機倒把活動猖獗,文物流失不計其數。
20世紀80年代以來,盜挖古墓和古建築遺址肆虐,「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萬元戶」,流行一時。
正是在這一百多年之間,華夏文物遭遇了數次重大的浩劫,使得大量珍寶流落海外。
而赫伯特提到的圓明園獸首已經成了華夏文物流散海外的標誌性象徵了,也難怪赫伯特在提出這兩件東西之後,曾經一度堅持,這些寶物關毅不能全部拿走,只能從中挑出三分之一。
按照赫伯特的想法,關毅應該和很多華夏人一眼,聽到圓明園獸首之後,不計代價也要買下來帶回國。
當然,關毅可沒那麼傻。
在他看來圓明園獸首也好,華夏的其他文物也罷,那都是當初被他們搶走的。當年強盜的後代,恬不知恥的把贓物拿出來拍賣,竟然還有一群二百五拿著錢買賊贓,還美其名曰「愛國」。
事實上就是這些二百五和歐美的奸商,互相配合著將華夏文物的市場價格哄抬到了一個離譜的程度,最終導致更為瘋狂的盜掘和走私華夏文物的暗流。
不過,由於赫伯特對華夏歷史並不是十分熟悉,所以除了一些名頭很大的東西,例如圓明園獸首等等之外,他的收藏中到底有多少華夏文物,他一時也說不清楚。
現在關毅看到這批藏寶之後,心中的狂喜,那是用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的。
他現在腦子裡就只有三個字——發大財了!
唐三彩、西漢陶俑、還有一些明顯是屬於敦煌文物是唐代畫幡、絹畫、寫經和文書,玉器、瓷器、琺瑯、青銅器、殷墟甲骨、書帖碑拓……
可以說這藏寶庫里的東西,涵蓋了整個華夏歷史都絲毫不為過!當然,這裡所有的文物相對於華夏流失文物來說,還僅僅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但就是這一小部分,也足以讓關毅激動地忘形了!
他捧著那兩尊圓明園獸首中從未面世的蛇首和羊首,熱淚盈眶久久都說不出話來。而常宇春看到這兩樣東西,也同樣是眼冒精光。
「關……關總!這些寶貝,我們都運回去捐獻給國家嗎?」常宇春說出這句話之後,立刻意識到自己有些失言了。
他的真實身份是軍方派來關毅身邊的秘密護衛,這一點關毅是不知道的。但現在他的話卻將自己的立場泄露了出來。而萬一關毅並不想把這些文物捐獻給國家,那勢必就會對他的「忠誠」產生懷疑。
不過,關毅倒是並沒有那麼想,對於常宇春的話只是搖了搖頭說道:「這些東西是屬於華夏的,捐不捐給國家,這要看有關部門能不能好好保護好它們了。如果是放在故宮那樣的地方任它們發霉腐朽,那我還不如自己收著呢!」
對於這個話題,關毅並不想多談,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把這裡的東西給分類整理好,裝箱打包準備運走。
就在關毅四下打量,想看看還有沒有遺漏的時候,他的目光一下子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