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關毅論教育

  第562章 關毅論教育

  聽到舒元坤問起這件事,關毅笑著說道:「二審沒開庭……」

  他隨即就又把呂麗娟被控敲詐勒索的事情說了出來,估計這二審都不需要開庭了,因為雲松信此前已經就一審審理時認定事實不清的問題提起了上訴。加上呂麗娟被控敲詐勒索也算是一審裁定有誤的一個直接證據,後面的官司就只需要雲松信和法院方面協調就行了。

  「這件事情,網上輿論一出來,我就關注到了。我當然是相信關總不可能無緣無故去打人的……只是這些網帖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還真是一時讓人很難判斷啊!」蘇東傑毫不掩飾自己對於那些網絡輿論出現之後產生的困惑。

  關毅笑了笑說道:「很多人都是那樣被迷惑的,這裡面最主要的還是呂麗娟是教師,而我……則是一個為富不仁的老闆!哈哈……」

  聽到關毅的自嘲,蘇東傑和舒元坤也都哈哈笑了起來。

  「這的確是一種慣性思維,那些網絡上面發帖子混淆視聽的人,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慣性思維啊!」舒元坤一語中的,說出了這件事的關鍵點。

  蘇東傑聽到他這麼說點了點頭嘆道:「前些天網上的那些反駁的帖子,我也看了……真是沒想到,一個小學老師,還有一個副校長的丈夫,他們這夫妻倆人竟然能聚斂起上百萬的不義之財!還真是給人民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抹黑啊!」

  聽到蘇東傑的感嘆,關毅倒是忍不住說了一句很是發人深省的話。

  「如今的社會,其實很多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根子就在教育問題上了……」

  聽到關毅的這個論點,舒元坤和蘇東傑倒是怔愣了一下,細細想想他這句話,還真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華夏改革總設計師鄧公就說過「華夏最大的問題,出在教育上」。

  而時至今日,華夏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教育。對於華夏教育存在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指責,所謂的「官本位行政化」,把矛頭對準了教育體制。還有人指責教育的「產業化商業化」,指責精英教育。

  「但實際上,這兩種指向都過於片面,只看到了表面而忽視了實質……華夏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教育本身出了問題!」

  或許是由於最近一段時間因呂麗娟這個人而引起了關毅的一些思考,也或許是今天一切終於有了結果,但關毅的胸中依然有一股氣沒處發泄,竟然就當著市委市政府的兩位領導發泄了出來。

  而關毅的這最後一句「教育本身出了問題」,倒是讓舒元坤和蘇東傑很有些不解。

  「那你所說的教育本身……這是指什麼呢?」蘇東傑不由得發問道。

  關毅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話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甚至洪雁推著洪素下樓來準備吃晚飯的時候,也被他的話吸引過來了。

  「教育的本身其實就是施教者和教育內容兩方面,通俗的說就是教師和教材。」關毅沉聲說道。

  按照他的說法,華夏的教育第一個出問題的是教材。

  「我們的老師一直教導學生相信課本上寫的都是真的,壓制懷疑和探究。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被要求迷信課本,迷信老師,迷信答案。沒有懷疑和沒有探究,凡事都去書中找正確答案,書能給我們正確答案嗎?當然不能,兩個出版社出的教材都存在差別呢,更何況那麼多的書……這種教育是教不出創新人才的!」

  聽到他的話,倒是讓舒康想到了一個坊間盛傳的段子:「我上次聽人家講了個笑話,現在聽他這麼一說倒還真有道理,有個去阿美利加讀大學的華夏學生……」

  舒康講的這個故事,說是這個學生在國內成績優異,出國後考試也經常得高分,就有點驕傲。於是那阿美利加的老師就問了他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水的沸點是多少?

  他想都沒想給出了「100℃」這個答案。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正確的,但那位老師卻質疑道:「你有什麼依據?拿試驗結果給我看。」

  那學生就開始做試驗,燒水……測溫度……可結果,不管是因為氣壓還是水的純度問題,多次測出來的沸點都不是100℃。

  一個最簡單的實驗就擊毀了他十幾年來的固化思維。

  「第二個問題就更嚴重了,我們的教材中編造了大量的謊言!」

  關毅的話立刻引起了洪雁的反感,她忍不住反駁道:「教材都是教育專家們編纂的,怎麼可能編造謊言呢!」

  「事實上很多都是假的,1847年出生的愛迪生,七歲那年用鏡子反射油燈的方法,幫助醫生實施了一次闌尾炎手術,救了媽媽……可事實上醫學史上對於闌尾炎手術的最早論述是在1886年,油燈反射屬於『有影燈』,這樣的條件根本無法進行闌尾炎手術!」

  關毅隨手就指出了例如愛迪生救媽媽、華盛頓砍櫻桃樹、羚羊越過懸崖之類的課文,這些編造出來的故事在小學課本里一代又一代的被教授給孩子們。

  「小學啟蒙階段的孩子,可是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文學創作虛構故事的區別的,他們只會相信老師教給他們的就是真的……當他們長大後,突然發現自己被騙了,那種顛覆性的衝擊力,可是非常大的。」

  關毅說完了這兩個關於教材的問題之後,隨即就將矛頭指向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

  「好的教材就是講真話的教材,而好的老師,就應該是講真話的老師,或者說沒有教材的話,好老師也能教出好學生。我當年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里就沒有課本,全是老師口傳心授的……」

  在關毅回憶起自己當年的求學生涯中遇到的良師益友時,舒元坤和蘇東傑他們也都在心中想著自己當年的恩師。

  追憶恩師的同時,另一個問題浮現在了他們的心頭——現在那些好老師都去哪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