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一步錯步步錯

  裕王有大興之象。

  誰也不曾料到,這位後來之人會有如此聲勢,猛然之間崛起,轉眼不過幾年,便成了龐然大物。

  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就算是晉王手底下這般多能人異士,都未曾算到會有這樣的變故。

  當初藉助邊關之事,引雁軍入局本是妙筆,未曾想到最終給那裕王做了嫁衣,這一來,雖的確重創了雁王,但因裕王起勢,卻成了敗筆。

  如今晉王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朝廷了,還有這個深得民心的裕王,追從之人前仆後繼,再加上那光復大景的名號,這樣的號召里,是絕對的。

  更重要的是,這裕王,好似不缺錢財。

  打仗打的不僅僅是謀略,財錢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

  要不然糧草軍餉從哪裡來,死去的將士無需犒慰了?立下軍工的將士不上賞了?兵器,盔甲,又從哪裡來。

  這些,全都需要錢財來支持。

  晉王如今對此也尤為苦惱,錢財不太夠用了……

  相比起雁王那般厚積薄發的政策而言,晉王這些年打的仗可有不少,銀錢消耗是巨大的,當年累積下來的銀兩已經不多了,又跟朝廷耗了如此之久,朝廷如今緊咬著他不放,打又不打,退又不退, 就這樣僵持著,實在令人惱火。

  按照原本的打算,晉王本是想著雁軍被引入局中後打他個措手不及,事實上的確也做到了,而且還重傷了雁軍,但後續的打算卻是南下暫且休整,只留少部分兵力稍微牽制一下朝廷,隨後撤退。

  誰料朝廷像是瘋狗一樣咬了上來,死活不放一點機會,晉王本覺得這倒是無所謂,那朝堂的兵馬總有堅持不住的時候,只需稍一懈怠,他的大軍便可南移,滅了雁軍殘餘的人馬後,天下七成便已在腹中,朝廷也沒辦法跟他鬥了。

  可最終裕王橫刀斬出,斷了後路,如今的局面,已是進退兩難。

  「一步錯,步步錯……」

  晉王長嘆了一聲,就是將這局勢看的太過於清楚,所以才這般無奈。

  「大王,如今的情況兩面受敵,裕王來勢洶洶,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那雁地開刀,再調轉矛頭,殺向我等,如今我等當立即往前推進,若能在短時間內再占下這兩座城池,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暫解財庫之急,並且從這裡,再到南邊,南北防線連通,我等也能從中周旋,不至於到時候落入下風。」

  晉王帳下的謀士本事不凡,再未有裕王之前,晉王便是這天下之間最有可能的那一位,世間又能有才之輩都來投奔,總有不凡之人。

  「此策確為上策,不過如今財庫已經吃緊,若短時間內強攻,恐怕是扛不住這消耗,到時候怕是會出大岔子。」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如今臂膀有傷,發了有可能打不到獵物,甚至還會落下病症!」

  「我等怎可坐以待斃?」

  晉王看著堂下吵作一團,他的眉頭微皺,輕敲了一下桌面。

  「夠了!」

  話音落下,堂下也安靜了下來。

  眾謀士拱手低頭,不再造次。

  「如今財庫不足,應當考慮財庫之事,而不是像你們這樣在這爭吵打還是不打,若攻此二城,最少需要多少銀兩,可有算過?」

  「啟稟大王,老臣粗略算了一下,若一月破城,所費軍耗大概在二十萬兩白銀,每延緩一月,便要多費十五萬兩白銀,這是以至少為算,實際之上恐怕還要更多。」

  「一個月怕是不太可能,兩城雖相隔不遠,但行軍調度就需一月。」

  「恐怕至少要備五十萬兩!」

  「那需要這麼多!」

  說著堂下又吵了起來。

  「五十萬兩……」

  晉王摸起了下巴,他知道這群人算的得不錯,真打起來五十萬兩的確是個本錢,但若是有稍許變故,那就不止了。

  關鍵是到底從哪裡找這些錢。

  卻在此時,有人站了出來,說道:「大王,那幾大世家或許能出些銀兩來,另外咱們晉地有幾個唐氏商行的掌柜,也願意支援我等,大概算下來,籌措個三十萬兩,想來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那差的二十萬兩,從哪裡來?」

  「要我說,既然要了,那咱們不妨多要一些,或許那幾個世家也願意賭一把呢?」

  「恐怕未必,世家總是四處壓寶,如今裕王興起,他們的注意力恐怕都在裕王身上,崔兄覺得呢?」

  被點了名字的崔浩心中一頓,隨即道:「我崔家即助大王便會盡心盡力,絕不會做這般兩頭壓注。」

  「誰知道呢。」

  「你……」

  「好了!」

  晉王敲了一下桌,這才免得這堂中爭吵。

  崔浩低下頭來,說道:「回大王,我崔家此番願出十萬兩以助大王攻城,馬踏天下!」

  「哦?」

  晉王聽後點了點頭,說道:「若是如此,的確是解了本王燃眉之急,事後,本王也絕不會虧待你們崔家。」

  崔浩跪地叩拜,說道:「謝主隆恩。」

  晉王看向另外幾人,問道:「另外幾位,可有表示?」

  目光直指這帳中另外幾個世家的話事人。

  方才聽到那些人說起的時候,他們便知道自己沒辦法逃過這一劫。

  只是他們也感嘆於崔家的果斷。

  十萬兩……

  這銀子世家當然是有的,只是這現成的十萬里,卻是難找,一般而言,這樣的現銀實在不多,東拼西湊下來,一家也只是五六萬兩這樣,卻不似崔家這樣大氣,一下子就能拿出十萬兩齣來。

  各家自然要表示一下,但都不如崔家多。

  另外四個世家加起來攏共也才十八萬兩,還差不少。

  「再去問問唐氏商行的人,那幾個不是早便有心投誠嗎?」

  晉王只一句話:「儘快!」

  他需要儘快開拔,每耽擱一天,他便覺得心頭不安寧。

  那裕王不是個省油的燈,比魏王要有自知之明,比雁王還要懂得隱忍,忍小得大,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實在讓人擔憂。

  而裕王者便,卻是無心這北上之事,一心都在於南下,先將雁軍吃淨,再作打算。

  天下又活動了起來。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