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混元道身
秦川十分平靜,神色一派恬淡寧靜,暗合道家清靜虛無的妙旨。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秦川不但有道家清靜虛無之妙,劍光縱出,更有儒門大定而安的精髓。
心中之意,展示在金光之中,正得其所。
劍光形成一個圈子,以秦川為中心蕩開,就像是湖心投入一粒石子,引起了波紋。而這波紋,正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僅僅一劍,心如神尼鋪天蓋地的氣勢便憑空湮滅了。
心如神尼深深體會到秦川那劍光究竟意味著什麼。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萬物復歸於道。可以說任何事物存在世間,都是受道支配的,也可以說是永恆不變的一種規則。
秦川的劍光正是道的體現,洞悉了規則的本質,視億萬為一,故而一劍生萬法,能破有形神通,亦能破無形的氣勢。
見得劍光如漣漪盪向自身,心如神尼身周虛空忽地生出朵朵金花,照得虛空好似無上佛國降臨。
金性不朽,花開亦敗。
金花象徵生死。
劍光與金花朵朵觸碰,很快相互湮滅,進入生死輪迴的圈子裡。
心如神尼一道道神通法術打出,而秦川只是原地不動,揮出劍光,生克制化,任意揮灑。
看起來輕描淡寫,輕鬆異常。
一劍破萬法,一劍生萬法,兩大絕世劍術,在這鬥法的過程中,愈發純熟。
秦川感覺到自己的劍術正在大踏步前進。
若非有心如神尼這樣的好對手,他劍術要精進至此,不知需多少時光。難怪劍修都是戰鬥狂。
戰鬥過程中對劍術的領悟,可比閉關所得要多。
可惜時間過得太快了。
一炷香時間很快過去。
心如神尼收回法相,渾身氣機圓融無漏,沒有半分破綻。
她這能收能放的架勢,看起來頗有餘力,再與秦川戰個三百回合、打個昏天黑地都毫無問題,只是不想了。
今日連高下都不用分,何必打出火氣來。
心如神尼自也看得出秦川拿她試劍、磨劍。
想占她的便宜。
「天河道友,今日到此為止。憑你的劍術,實是稱得上當世第一。貧尼勝不過你。」
也不知是真心稱讚,還是故意捧殺,或者兼而有之。
心如神尼直接一頂大帽子給秦川戴上。
秦川不置可否一笑,「道友的淨土法門,早已登峰造極。參悟生死,普渡六道,指日可待。昔有釋迦牟尼,唯我獨尊,稱之為一世之尊,今有神尼,不遜靈山世尊當年。」
佛門有八宗為中土主流,其中淨土宗、禪宗勢力最大。
心如神尼修煉的是淨土宗法門。
秦川見她給自己戴高帽,也不客氣,直接一頂大帽子給心如神尼帶回去。
論內鬥,佛門比道門、儒門激烈多了。
那禪宗巨擘,為了出頭,連靈山世尊都不放在眼裡。
說什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更有甚者說什麼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不與物拘,透脫自在。
修道者,除我之外皆外物。
口中敬著如來,心裡誰不是把自己當成如來。
此如來,即是元始。
大家都是一般心氣高到沒邊,誰也別說誰。
秦川也不否認自己劍術當世第一。
你神尼有本事就說自己永遠都是佛祖座下一個小蝦米。
兩人鬥了有形之法,這廂便在無形道心中交鋒。
即使沒有用,也能膈應一下對方。
心如神尼哪裡想得到,秦川雖然是道門中人,卻也是正經的儒生,耍嘴皮子的功夫是祖師爺傳下來的。
要不怎麼說,平日袖手談心性的多是儒生。
話里話外,夾槍帶棍。
她平生也不大與人口舌之爭。
畢竟幾乎都是物理說服了,用不上口舌。
好不容易用上口舌,還被秦川反擺一道。
心如神尼搖了搖頭,只能吃下啞巴虧。因為兩人鬥了這麼久,不遠處是五台山,那太乙混元祖師也不是吃素的。
糾纏下去,毫無益處。
她隨即一禮,然後跟苦行頭陀飄然而去。
苦行頭陀跟著心如神尼離開了足有萬里之遙,方才心裡一松。
他卻不知,要不是心如神尼相護,秦川早給他來一劍了。
只是神尼也防備著,始終不給秦川機會。
心如神尼見他有些不解,稍作提示。
苦行頭陀才恍然大悟,「這天河道人怎地殺性如此重。」
心如神尼:「我參悟生死大道,隱隱覺察到他身具殺戮大道的大道真意,此人絕非海外散修那麼簡單的出身,指不定是天外來的。」
「天外?莫非是域外天魔,故意化身我道門高人?」
心如神尼搖頭,「應該也是我道門人,只是世間道士,多是燥性,才要修煉靜功中和殺性,是以道門劍修,多造殺孽。但也少有人專修殺戮大道。畢竟如此一來,當真是殺性難控,不知要闖出多少大禍。我見此人,劍術修煉到如此地步,卻能殺意暗藏,圓坨坨光溜溜的丹道早已悟透,實是不可思議。」
她思慮再三,又道:「看來此人是兼修了聖德大道,才能控制殺性。如此,可當真是了不得。」
當初文始道人求太清道祖留下五千道德真言,便是為了用道德大道,控制殺性。
只是以道德駕馭殺戮,始終不如聖德心掌殺戮劍那樣從容不迫。
三清道祖中,唯有上清靈寶大天尊以有教無類的聖德,掌了殺戮大道,因此在諸天萬界中,威名最盛。
後有血海的冥河道祖,立下阿修羅教,卻到底落入魔道中,連西方旁門都比不了。
雖有元屠、阿鼻兩大先天殺劍。
卻依舊做不到以聖德心掌殺戮劍。
在諸天萬界中,只是與地仙之祖鎮元子同為萬劫不磨層次,比不得西方二聖、昊天、金母等……
苦行頭陀亦是頗有見識,聽心如神尼這麼一說,不由嘆息,
「如此說來,天河道人倒是比當初的石神宮魔主、如今的屍毗老人等還要可怕。」
無論是石神宮魔主,還是屍毗老人,動起手來,都頗有顧忌。
但秦川儼然不在此例。
以聖德心掌殺戮劍,鬥劍起來,更是隨心所欲,卻能暗合天道。
這一點,任何魔道中人,都難以做到。
心如神尼:「按理說天生大法之人,自有大法之人克制。可是此人,我暫時想不出克制他的辦法。也想不到,世間何種法門,能克制他。伱我修行,始終是為了長生逍遙,當知進退,明得失。何況靈雲跟在他身邊,未必是壞事。少年人經歷磨礪,順其自然。將來的事,不歸我們操心。」
苦行頭陀嘆了口氣,「難怪妙一真人都不出手,他看得比我遠。倒是我過於著急了。」
心如神尼:「蜀山的道統肩負在他身上,他行事自然比我們謹慎。你我都受了長眉祖師恩惠,能出力自當出力,但力不能及,也只能順其自然。」
為何似心如神尼這等旁門出身的絕頂高手,也要相助蜀山。其實根源就在靈空仙界。
只要想著將來把靈空仙界留作後路之一,自然要和蜀山峨眉等長眉道統結下善緣。
但凡道行高深之輩,都清楚長眉祖師正是文始道人歷劫的化身。
靈空仙界,哪怕證得太乙金仙,說到底也是要看文始道人的臉色。
在諸天萬界裡,唯有成就大羅金仙,才能自在。
否則即使太乙金仙,遨遊星河,即使頗有背景,也可能被虛空中厲害的魔主盯上,或者被其他和自己有大道之爭的對頭暗算。
修行者到了天仙這一步,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殘酷性,在星河中體現得特別明顯。
唯有那些有大背景的仙人,才能有所逍遙。
真正的散修,一遇到量劫,任憑是太乙金仙,都可能灰灰去。
是以古天庭的有帝君封號,三清道統則稱天尊。
這些帝君天尊,哪怕不是大羅金仙,都輕易不會隕落。
再次一點便是靈山世尊敕封的諸佛菩薩羅漢。
說到底,佛門中只有橫三世佛、豎三世佛才是真正的大佬。
往下便是四大菩薩。再往下,量劫到來,多也是炮灰。
心如神尼良言相勸,苦行頭陀也一一聽進去,熄了再找天河道人麻煩的心思。
…
…
一陣道音傳到秦川耳中。
「天河道友,既然與心如神尼鬥法完畢,可來我五台派一敘。」
秦川知道這是太乙混元祖師的傳音。
他來到五台山。
聊齋世界也有五台山,曾經還是他的對頭。
不過這五台派是道門,和聊齋世界的五台山清涼寺屬於佛門則大不相同。
秦川來到五台山,此時已經入夜。
他踏上山道,便入了五台山的護山大陣。
竟是一幅星圖。
裡面是重重疊疊的小世界,走錯一步,可能就到了另一處小世界裡。
秦川身處其中亦不得不對太乙混元祖師的手段,感到嘆為觀止。
對方布下的護山大陣,隨意將小世界環環相套,一層疊一層,實在精妙,令秦川嘆為觀止。
只是陣法的造詣,秦川自認為是遠遠不及對方的。
而且這星圖大陣,頗有時空奧妙。
秦川一一對照,實是獲益匪淺。
他現在也明白,這既是太乙混元祖師的試探,也是給秦川的好處。
因為對方真有惡意,這層層疊疊的小世界裡,將殺機釋放出來,秦川指不定會給困住許久。
秦川曾以未來之主,收集琅嬛福地投影的藏書。
琅嬛福地是天帝的藏書閣。
什麼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各類知識,應有盡有。那投影雖然只是琅嬛福地藏書的一部分,對天仙而言,也是浩如煙海。
萬法相通。
這星圖蘊藏無窮奧妙,卻也有跡可循。
秦川利用未來之主,以太易經,通過其中與琅嬛福地藏書能印證的地方為線索,推演陣法,很快就看出了這星圖的門道。
星圖並非全部星河,主要是對應紫薇垣。
紫薇垣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十五顆星,分為左垣與右垣兩列,琅嬛福地里的藏書《大荒古志》有過論述:「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環列,翊衛之象也。」
其共有星官三十九個,分別為北極、四輔、天乙、太乙等。
秦川前面一處小世界,按照方位,對應的便是太乙。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其中所謂的兩個『一』名雖一致,實質並不相同。
道所生的一卻是靜態的一,以其不變,故而為最初最古。
『一生二』時的一卻是動態的一,故而稱之為『乙』。因其動,故而為萬物之靈,化育萬物母氣,為天地根。
故而紫薇垣的核心固然是『北極』,但『太乙』卻同樣是中樞。
太乙混元祖師以「太乙」為號。
秦川便知星圖的樞紐在太乙。
要走出星圖,關鍵在於尋到太乙。
秦川隨即頭上結出一朵慶雲,浩淼星河,從慶雲中流淌而出。
他心中冉冉升起一尊道相。
正是玉宸道君。玉宸道君似乎存在,也似乎虛無,與冥冥中某種浩然的偉力合為一體,祂的目光似乎可以穿透無窮歲月,可看過去,可觀未來。
祂看到了秦川。
秦川也看到了祂。
世間無玉宸,世間有秦川。
玉宸道君早已化為秦川的經歷,為其過去。
一種古老、純粹、澄澈的力量迸發。
太乙所在的位置出現了。
那是一顆古老的星辰,有萬古不化的滄桑和寂寞。
在秦川眼中,一種名為「混元」的事物,在太乙星辰上浮現。
「積陽為神,積陰為形。陰陽兩半,合成其身,猶如日月立於虛空,晝夜不息千二百靈,萬二千神,合成仙宅,立為真身。真身之中,七政九宮,心光朗耀,照玄明宮。明空大神,和炁心真,內清五藏,外召五神。精思不窮,開光度人。老者反壯,故者還新。飲食六甲,三景同春。十二吏兵,保衛爾身。」
一段名為太乙混元經的文字真訣,在秦川心中流淌。
與八九玄功的煉體法門相互印證。
最終能證得「混元道身」,與八九玄功所證的不滅元始身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兩者可以兼修,沒有衝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