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再入陸地神仙境(8k)
這一刻,秦川再入陸地神仙境。
真正自悟了!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秦川一聲浩嘆,響徹天地。
有人成仙?還是亘古罕見的地仙。但凡有識之士,皆知這不是鬼仙成就的天兆,只有傳說中的地仙才有如此盛大的天地靈力波動。
地仙地仙,震動天地。
仙道一成,驚天地,泣鬼神是也。
豈是鬼仙所能比擬。
電閃雷鳴,掩蓋不住這一聲伴隨長夜而至的浩嘆。
神都城裡里外外的人,但凡是個修行,有些靈慧,突然聽到這一聲浩嘆,心裡皆驀然生出一股羨慕嫉妒等複雜難言的情緒。
「亞聖?秦川?」
尤其是那些新科進士,朝堂文武群臣,當初都在大殿上聽過秦川說話。認得這是秦川的聲音。
尤其是梁帝,對秦川的聲音,可謂刻骨銘心得很。
梁帝一聲咆哮。
「不可能。」
「怎麼會。」
「絕不會。」
梁帝現在簡直不是道心破碎,而是道心潰散了。
憑什麼好事都讓秦川占了,罵名他來擔?
嫉妒怨毒的情緒,幾乎充斥身心。
明明該是他成仙才對。
他不服。
但是所有認識秦川的人心裡都清楚,今後只剩下長生真人秦川,地仙秦川,邁入仙佛之境的秦川,同他們這些凡夫俗子,徹底劃清了界限。
仙佛神聖,秦川一人就占了二字。
而太僕寺麾下牧場監正院舍里,秦川此言一出,似是重歸自由天地。
青天冥冥,大地顫動。
呼吸之間,一道渺然虛無的玄氣,自秦川百會穴飛出,如同飛鴻,旋即直上九天之中,衝破了萬丈高空的罡雲。
一時間氣游太虛,乾坤應和。道如淵海,億萬金光,映射虛空。
沛然滂湃的靈機,如海潮般驚天掠地。
那神都東湖的湖水,無數游魚,躍出水面,貪婪吸允自四面八方天地匯集的靈氣,其中還蘊含雷霆交擊產生的造化生機,許多游魚頃刻間就長大了數尺。
這自是安平帝平生最喜歡的祥瑞。
可是安平帝此時若知曉了,肯定不喜歡。
但是秦川此刻有大歡喜。
秦川在此時此刻,終於憑自己,完完全全踏入那難以言喻的奇妙境地。不再是靠什麼傳承道統,而是真正的自證自悟,大道不假外求。
縱然在此前,已經對此瞭然於胸,可真正重回陸地神仙境後,終歸還是心中欣然,充滿感動。
這不僅僅是因為從此擺脫了對他人道韻、靈機的依賴,吾性自足,不再假求外物固道。
更仿佛一隻鳥兒,終於可以自由自在翱翔在天地之間,哪怕這世間有太多風風雨雨,但是自由,比任何事物都珍貴。
難怪道家要講逍遙自在,非是親臨此境,無法理解。
空明的靈台,化成宇宙虛空,無邊無際。
凝練至極的龐大神魂,也在此刻散作星星點點,周天星斗顯現,一條天河橫貫其中,自亘古流淌,永無休止。
那是他自悟的天河劍法,汲取了玉虛法門的精妙,自成天河。
亦是他的元神修煉根本法了。
以劍光分化、劍氣雷音兩門絕世劍術作為根基,河水泛雷音,河水生變化。
於是此世鬼仙大行其道時,開出真正的玄門正宗一道。
除我之外,皆外道。
我法即是正法。
天河法洗鍊神魂,融合秦川畢生所學。
天河即水,有著水近乎道,包容萬物的特性。
此法能衍生陰陽、造化等諸多大道的修持。
秦川元神滌盪,能夠清晰感受到內外天地的細微變化,從沒有此時此刻這般,覺得世界是那麼真實動人。
好似再沒有任何虛妄幻境,可以阻擋他觀看這真實天地,參悟冥冥中貫穿一切始終的大道。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
物我之化,已然不必深究。
他不是別人,只是『我』而已。
本來天地靈氣就十分貧瘠的九州大地,依舊擠出頗為壯觀的靈氣,自各地地脈水脈湧出,朝秦川身體中涌去,整個九州大地都似乎發生輕微的顫鳴,貢獻自己貧瘠的靈氣。
為長生真人賀。
為陸地神仙賀。
同時使得神都同受靈氣沐浴,許多修士異類都得了好處。
連梁帝運轉玄功,都比以往輕鬆了一些。
但他不想要。
貴為九五至尊,竟受嗟來之食。
而各方勢力,許多修行和異類,俱都將目光投向桃山附近的牧場,太僕寺麾下的監正院舍處。
地仙傳說,如今終於得到證實。
世間果有地仙。
有人欣悅,有人嫉妒,有人眼中升起希望,最幸運的仍舊是神都附近的修士或者異類,能夠親眼目睹一位道者聖者,得那元神地仙之道,成為長生真人,邁入陸地神仙境。
一道天河,自秦川靈台所化的虛空冒出來。
隨即沖入那沖霄玄氣之中。
隨即一尊天河法象,自高空玄氣顯化,數之不盡的靈氣沖入其中,滾滾如潮的靈機,引起無數生靈的悸動。
法天象地,呼吸之間,便有風雲,虛空生出一道狂駭絕倫的霹靂,掠過天際,轟鳴聲震動大千。
隨後這天河法象,一閃即收,化作微塵水滴,倏忽間就落入秦川靈台之中,只余眉心一點清澈水紋,起初燦若流華,隨即消隱。
…
…
此時此刻龍虎山日月岩之上,一位老道,留著五縷長須,面容古雅樸實,身穿寬厚錦袍,顯得他本比常人高挺的身影更是偉岸如山,正凝神垂釣,頗有出塵飄逸的隱士味兒。
張清微正靜靜侍立在老道身後,顯露出一分恭敬之意。
前面便是萬丈虛空,雲霧終日繚繞,實不能看出能釣到魚。而且老人身旁的魚簍也是空空如也,沒有其他任何東西。
老人便是龍虎山天師府大真人,這一代的天師張九陵,並以天師五雷秘法提前引發鬼仙雷劫,傳說已經渡過六次,臨近鬼仙造物主的境界,乃是實實在在,如今中土道門第一人,為直追漢末三仙的不世出大宗師。
他臉上露出孩童般純淨的笑容,輕輕一扯釣竿,仿佛有一條大魚上鉤。
但見釣絲盡頭,目力所及,雲霧分明變幻成一條魚的形態,而且魚尾搖擺,生機盎然,如同活物般要扯脫釣絲。
張九陵輕輕一扯,這條白霧形成的大魚,悠然而上,落入魚簍中,然後在魚簍中跳動幾下,就消失不見。
如此道門修士中,任何一位有眼力的人物,都可以看出,傳言張九陵臨近鬼仙造物主的境界,絕非虛言。
再渡過三次雷劫,便可修成陽神。
只是別看僅有三次雷劫,卻一步一道天塹。
而諸子百聖,絕大部分都能一次性渡過七次雷劫,直達鬼仙造物主的境界。是以書院眾聖殿,秉持聖道,凝聚諸子意念,所以才能鎮壓道佛兩門。
張九陵轉向身後,瞧著張清微,露出的是與世無爭的眼神,這眼神就像看向與這塵俗全沒關係的另一天地去,仿佛能永恆地保持在某一神秘莫測的層次里,當中又蘊含一股龐大無匹的力量,從容飄逸的目光透出坦率、真誠,至乎帶點童真的味道。配合他古雅修長的面容,有種超乎凡世的魅力。
他倏然輕拍腳旁的竹簍,露出垂釣得魚的滿足微笑,仰首望天,柔聲道:「為釣這一條大魚,卻讓小清微久等了!」
張清微道:「恭喜道兄入道更深一層呢。」
當今龍虎山,也就她身為張九陵的遠方堂妹,敢直稱天師大真人一聲道兄。
張九陵哈哈大笑道:「清微這趟下山歸來的修為果然勇猛精進,看得到我五雷正法證悟了神霄道的造化之意。在我之後,龍虎山若有人能更進一步,甚至觸及陽神境界,自是非你莫屬。」
他說話間,九州大地的氣機顫動,讓悠然自得,閒坐日月岩上垂釣的張天師猛地站起身來。
上百年來,他首次失態。
神情再不復先前的悠然自得,又驚又駭。
這種氣機?
「地仙。」
他忽地放聲大哭起來。
「原來這天地間真還有人能證得地仙。那是真正長生久視之道。」
他目光轉向神都方向,即使隔了萬里不止,憑他對雷霆造化的參悟,依舊能看到一些莫名的玄理。
即使他已經是渡過六次雷劫的鬼仙,面對那地仙大道綻放的玄理,依舊充斥著嚮往之情,那是真正的玄門正宗,元神正道。
鬼仙渡過九次雷劫修成陽神,說是百死無生都不為過。
而元神正道渡過三次天劫的概率,最差也能來到十分之一,甚至在天師府關於元神的隻言片語記載中,若是一些古老悠久的道統里,元神渡過三次天劫的概率能到十之二三。
似龍虎山這等道門玄宗,其實知道天外天的一點信息。
鬼仙並非正宗修行之道。
魔源亦是來自天外,乃是三清道尊斬卻的一絲妄念,無意落在此方天地,害得上古人族、妖族合天地之力,聚得無窮靈氣,才將其大部分封印。
其中些許三清微末之影伴隨妄念散落此方歷史長河中,方有老子在神都顯化入世,留下樓觀道、太上道等道統。
自上古鎮壓封印三清魔源之後,天地靈氣大為衰減,才絕了元神地仙之道,鬼仙修行,由此興起。
可是鬼仙雖然也是登仙之境,即使力量能與元神真人相當,又有何意義。要證長生,終如鏡花水月。
即使上古聖皇,修成陽神,也得去往天外天,尋機轉世另一個正常的大千世界,重證道果,才能直入天仙境。
只是那樣一來,不免被原本的世界視為異類邪魔,兇險難測。
若是僅在此方世界,修成陽神,雖然離天仙不過半步之遙,卻也道路盡了,無法再前進一步。
而上古聖皇最終的解決辦法是肉身修煉到人仙粉碎真空的地步,憑肉身橫渡虛空,尋到一處剛誕生不久的大千世界,化身先天神魔,直接證得天仙道果。
橫渡虛空,若是遇到域外天魔,或者其他強橫存在,也可能成為血食,依舊兇險難料。
這些方法,跟元神正道,直接可以在本方世界渡過三次天劫,從而凝聚三花,證得天仙道果相比,實在如螢火比諸皓月。
差得太遠。
可是各大修行勢力,從古到今,期間不乏嘗試過元神正道的修行,皆以失敗告終。
讓修行界都以為元神道路已絕。
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成功了。
其帶來的震撼,對張九陵這等知悉諸多上古秘聞的大修士,造成難以想像的衝撞。
以其道行境界,也不得不失態。
其實,成就陽神,時間一長,也會被天道同化,唯有得證天仙道果,才能跳出天道之外,自身開闢出洞天世界。
從此只有萬年一次的天人五衰,才能對天仙造成致命影響。至於渡過天人五衰之後的境界,已經不是張九陵所能知曉。
那實在太遙遠了。
「道兄。」張清微呼喚一聲,將張九陵從失態中喚醒。
張九陵自嘲道:「枉我一直以來覺得修行到了如今修行界的絕頂,除開與世無爭、從不出世的太上道宗主,想必六次雷劫,已經是如今修行界的極致了,難有再繼續前進的餘地。
可是現今才明白過來,我當真是井底之蛙。這個世界的修行路還有很長,我們走岔了路,即使比別人遠一點,又能怎麼樣。只能等著後面的雷劫降臨,將我這個誤道者抹除。
現在,我總算看到了前路的方向,清微,此方世界的修行道路,沒有絕斷!只是我們走錯罷了。」
他又正色道:「清微,不要管守虛去了哪裡。現在不重要了。你帶著山中的弟子去神都看看,查找到究竟是誰證得元神大道。如果,能以師事之,那就更好了。」
「記住,態度一定要好。切莫任性妄為。須知你之前想要渡化那位讀書人,如今已是亞聖了。下次再莫要做這等莽撞事。我等修行人一往無前,心無掛礙,那也是有絕對實力之後才能做的事。」
「嗯,我知道了。只是他真的受了我前世的道……」張清微欲言又止。
「即使如此,人家也是亞聖。夫子師郯子,萇弘,師襄……,可後世人能認為他們是夫子傳道受業解惑的真正老師嗎?師道極重矣,非是傳藝,更是負道。伱的道,值得別人負嗎?」
張清微神情震顫,「天師,我知錯了。」
她是真正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
「弟子這便去神都訪道。」
「切記切記,此是求道,求不得,那也是人家做主的事。我等只管心誠與否。若是不得,也不可起妄心,否則便是招災惹禍取死之道。」
張九陵語重心長。
龍虎山從未怕過誰。
可張九陵敬重元神大道,那不是怕,而是敬。
此道當敬。
…
…
禹江龍宮最深處,一具漆黑深沉的棺材鎮壓於此。此刻棺材蓋掀開,露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
正是柳老。
他看向守在棺材旁的龍女,眼中有驚駭、慌亂,隨即生出抑制不住的歡喜,要不是為了強留住最後一口氣,此刻肯定仰天長笑起來。
沒想到他一生中最大的機緣居然不是龍宮傳書,而是在晚年時,認識了那個臭小子。
伴隨東海龍宮逐漸復甦,對禹江龍宮造成的噩夢壓迫,此刻煙消雲散。
「中了,中了。」
「爺爺,中了什麼?你是說秦公子嗎?聽說他是中了狀元,但得罪皇帝了。不知道他現在好不好。」龍女有些為秦川擔心。
她知道秦川本領很大,可是得罪的是統治九州大地的皇帝。
那可是人王,位格能和天庭的天帝相比。
雖然現在人王不可能有廣大的神通了,但到底是九州共主,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她心裡想著,若是秦公子回來,拼著龍君位業消散,也要幫到他。
只是也要處理好身後的事。
她做了龍君,便不再是自己了。
這時候,她很羨慕清清。
龍女對秦川倒不是說有刻骨的愛,而是繼承了祖母的品質,想著要報恩。報恩隱然是此方世界異類遵循的天道規則。
有狐女報恩,有龍女報恩,有鮫女報恩……
若是年輕俊俏的書生,幾乎都是要以身相許的。
只是在龍女看來,秦公子是懂情慾,而心裡沒有情慾的。
那種超然世外的仙家特質,也很吸引她。
她們這些異類修行得道,便是為了成仙。
只是成仙當真有可能嗎?
龍女知道,即使七大妖仙,也不算真正長生久視的仙。
她心中複雜情緒起伏。
柳老看著孫女,笑道:「我不是說他中了,而是我們看中了人。」
「爺爺,你的話,芷汀不明白。」龍女不由一臉迷糊。
柳老微微一笑,也不做謎語人,「你的修行還是太淺了,不能感應到萬里之外的成仙氣機。秦川他……」
他說到這裡一頓,幽幽地繼續開口:「成仙了。」
想他這一生如何風雲際會,經歷離奇,可從未想過,自己數年前認識的一個微末凡塵,而今已經屹立九霄天外,為那紅塵仙了。
這怎生提前能想到呢?
可惜啊。
龍女眼中充滿不可置信,轉即是說不盡的驚喜。
「爺爺你是說,秦公子他成仙了?」
「嗯。不會錯的。爺爺只是老了,不是眼花耳聾了。」
「真好。」龍女說了一句。
秦公子成了仙,自然不會再有危險。
可是,怎麼去參加一個科舉,轉眼就成仙了呢?
龍女同樣是無法理解這樣的事。
關於秦川成仙,她想到很多事,唯獨沒想到秦川成仙對禹江龍宮的重大意義。
柳老見狀,沒有點破。
天地殺劫,有個紅塵仙與禹江龍宮結成善緣,一場大洗牌之後,禹江龍宮的地位,絕不會降低的。
他心裡一口氣放鬆下來,差點結束殘餘不多的生命。
棺材板蓋上,柳老繼續躺在棺材裡。
這一口氣要是沒了,指不定還得請秦川回來給他還魂,交代後事。
也不知,他這一口氣,還能撐多久。
以前他覺得能撐多久是多久,現在想撐過天地殺劫,看看那之後的世界。更想看看,秦川還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秦川已經是陸地神仙,還能有多高?
跟天一樣高?
柳老愈發期待起來。
…
…
東海海面,數百里的海水被濃郁的墨色渲染,一條頭角崢嶸的蛟龍躍海而出。
龍軀龐大,足有千丈。
正是東海的霸主墨蛟王。
近來它在逐漸復甦的東海龍宮有了奇遇,愈發朝真龍靠近了。
真是天降的福緣。
一旦它修成真龍,比諸世間七大妖仙也不會遜色。
聽說那白猿妖仙修煉出了茬子。
等它化為真龍時,倒是可以取白猿妖仙而代之。
這時來自九州大地的中心——神都的仙道氣機驚動了它。
「此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難不成有人修成元神地仙之道,進入那陸地神仙境?」墨蛟王驚駭不已。
它在東海龍宮奇遇,算是得了一部分東海龍宮的道統,對上古元神修行的傳聞,有了更多的了解。
結合此時所感,幾乎能判定是有人修成元神地仙之道,才引來如此天兆。
而且是上古天地靈氣衰敗以來,第一位修成元神地仙的,由此引發的天兆,才會震動九州。
墨蛟王以為自己得了東海龍宮的機緣,已經能在這場殺劫中脫穎而出,沒想到居然有人得證上古以來的元神地仙,與之相比,東海龍宮的機緣頓時不算什麼。
元神正宗啊!
墨蛟王心內生出一股子嫉妒來。
「我自在東海逍遙自在,倒是陸地上那些道門佛門和鎮魔司這些玩意,且有得瞧了。」墨蛟王安慰自己。
東海廣大,它也不過占了一隅之地而已,它騰挪的空間很大。
現在真正要擔憂的是陸地上那些修行勢力,這麼一位紅塵仙出世,對九州天下格局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甚至它也不是不能渾水摸魚。
「柳老兒撐不了多久,過些日子,非要他把孫女嫁給我兒。」
「聽人族修士說,柳老兒看重的一個年輕人,如今成了人族亞聖,可那又如何,人族的亞聖可管不到水裡的事。」
「何況那修士說,這個亞聖得罪了皇帝。亞聖也大不過人王。」
墨蛟王心中算計自己那位多年相處友好的好鄰居。
上次它認為佛骨舍利的事是柳老擺了它一道。
其實也是它自己趕上門送小兒過去。
可是那時的它還沒有東海龍宮的奇遇,現在已經不同了。以前它只是墨蛟王,眼下可是要繼承東海龍宮的龍王位,為天下群龍之首。
它覺得柳老兒得罪了自己,那就是得罪了自己。
到底是妖性難馴,墨蛟王得了東海龍宮的機緣,自是有些膨脹了。
…
…
神都,皇城。
伴隨秦川成道的異象緩緩消散,老皇帝親自敲響景陽鍾,緊急召見群臣。
眾大臣文武百官,都培養過武者、修士,對許多上古秘聞,也是有所知曉的。而且他們之中,不乏有上古大族傳承至今的。
要知道世家大族,往往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使有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事,也有繼承家學的小宗旁支流傳下來。
再在新王朝紮下根,繁衍生息,成長為新的參天大樹。
如此周而復始。
對於這些家族,錢財土地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事。
書籍才是他們最緊要的事物。
其中還有許多龜殼玉簡竹簡,記錄上古秘聞,讓後輩子弟閱覽牢記。
這些秘聞,指不定哪天就用上。
即使身為家主不知,也可以召集族老解釋。
在秦川重回陸地神仙境的異象發生時,各家勢力都緊急翻閱詢問了相關信息,在景陽鐘的催促下,並未急著進宮。
但不進也不行。
大梁朝還沒徹底交代呢。
而且近些日子來,王朝確實是有點復興的樣子,哪怕只是樣子,也能唬唬人,再續個十幾二十年。
只是梁帝和秦川的過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雖然是公事。
但也會成為私仇。
眼下樑帝急著敲響景陽鍾,說明他是真的急了。
擱誰誰不急?
一個陸地神仙,行走紅塵。又不是邪魔外道,禍害蒼生,指不定各家勢力為了妥協,就把梁帝賣了。
理學確然提倡君臣大義。
可誰是皇帝,敬重誰。
如果梁帝不是皇帝,那就可以拿來做犧牲了。
屆時可以說梁帝是獨夫民賊,不能視之為皇帝天子。
這是聖人都贊成的。
朱子都說過,「四海歸之,則為天子;天下叛之,則為獨夫」。
大家都不認皇帝是皇帝了,那皇帝就是個獨夫。
只是眾人要齊心協力是很難的,現如今是不排除有這個可能。畢竟梁帝都急了,說明內心肯定有恐懼的。
帝王之威在於不可測。
一旦可測,臣下便不免近之則不遜。
秦川怒斥梁帝那一篇直言天下第一事的文章,和後面的一番話,已經將梁帝的威嚴神秘面紗掀開。
當初,前前朝某位明皇四十年天子的威權,一朝天下反叛,倉皇出逃,連一個普通士兵都不會那麼敬畏他了。
路上,不乏有平素相近的朝臣文武勛貴走到一起,竊竊私語。
他們多是搞清楚了元神地仙是怎麼一回事。
對他們這些家族而言,元神地仙實是可以坐看風雲起,看著他們一個個家族興盛衰敗,甚至坐看王朝興亡。
地仙受到的天道約束比鬼仙小許多,而且不容易被書院的浩然正氣、聖道意念克制鎮壓。
何況這位本就是亞聖。
天下最能克制修士的無非是人道氣運、聖道光輝。
秦川是人族狀元。
還是古今唯一的連中六元,當是時也,怒斥天子,尚不被人道氣運折腰,足見人道氣運也是認可秦川的行為。
而本身也是聖道威權化身,怎麼可能我打我自己。
因此秦川是世間少有沒有克星的存在。
即使力量暫時比不得那些資歷很深的鬼仙,但沒有弱點,潛力無限。即使那些不世出的老怪物都不敢輕易得罪,怕連累後輩。
鎮魔司的底牌也不可能用在這位人族紅塵仙身上。
他們是鎮魔,不是鎮仙。
反而還有要求助對方的時候。
真是風水輪流轉。
梁帝獨夫四十餘載,總算遇到真正的克星。
大殿裡,眾文武百官磨磨蹭蹭來到太和殿,連帶兩位沒有就藩的親王,只是不見太子。
連三百新科進士都在大殿外候著。
此時風雨消散,明月在天,星光月華下,正大光明殿裡里外外更滿是燈籠火把,恍如白晝。
梁帝在林公公的攙扶下,出現在玉階上的龍椅旁,緩緩坐下。
短短時間內,皇帝又老去許多,一副老態龍鐘的模樣,不復往日裡的意氣風發。
不知是裝的,還是真如此。反正看著確實可憐。
四十年君臣之情,此時湧上心頭。
雖然君臣間充滿算計。
可到了眼前,心中仍是戚戚不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臣們紛紛拜下。
這次晚朝,自是非同尋常。
梁帝緩緩打量一眾朝臣,擠出一絲微笑,
「諸位卿家,眼下的事,大家怎麼看?」
朝臣們議論紛紛,卻不敢真正的出主意。
梁帝見狀,心裡嘆息,若是顏石還在位,必能在此時為他分擔,他知道事到如今,不能遲疑,「那就派王夫子去問問那裡的意思吧,只要不是太大逆不道的要求,朕這邊都可以酌情答應。」
他這是打算真正妥協了。
平生唯一一次。
於是眾人稱善。
書院的副山長王夫子,王宗之於是請顧亭林去見秦川,問問眼下是什麼意思,他心裡還是想著大局為重。
顧亭林去了牧場監正院舍,只帶回一句話。
王宗之得到後,急著去了徹夜等候消息回音的梁帝和文武百官。
見到王宗之到來,梁帝一夜沒合眼的雙眸,布滿血絲,他想著如果要求太過分,自己也說不得要跟對方拼了。
大梁朝傳承近兩百年,不是一點底牌都沒有。
王宗之緩步走進大殿,先行見禮,「啟稟陛下,臣復命而來。」
「有勞王夫子,說吧,他有什麼要求。」
王宗之神色有些異樣,緩緩開口:「陛下,他就兩句話。」
「哪兩句?」
王宗之蒼勁清越的聲音徐徐迴蕩在大殿裡,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