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雖然年紀不大卻心思縝密,慮事深遠,極少出現大驚小怪,一驚一乍的情況,眼見他拿著金牌愕然發愣,大頭越發好奇,再度追問,「王爺,盒子裡裝的啥呀?」
聽得大頭詢問,長生這才回過神來,本想隨手將金牌扔給大頭,隨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走到炕前將金牌連同木盒一同遞了過去。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大頭伸手接過,定睛細看,待得看清金牌上的銘文,瞬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天子金牌?!」
楊開和釋玄明本沒有大頭那麼重的好奇心,但聽他言語,亦忍不住湊過來打量,與大頭一樣,看清銘文之後二人亦是雙目圓睜,驚訝非常。
楊開和釋玄明面面相覷之時,大頭將裝有金牌的木盒還與長生,由於太過緊張,雙手一直微微顫抖。
長生伸手接過木盒,轉而坐在炕邊定心回神。
長生一言不發,大頭等人沉默不語,,眾人對於這面金牌並不陌生,先前皇上曾在清除閹黨時將天子金牌臨時賜予長生,但那次長生持有的時間很短暫,在清除閹黨之後便予以交還,不曾想此番眾人離京,皇上竟然再度賜授。
自秦漢開始朝廷就有委派欽差代天巡狩的制度,按照慣例,身負重任的外派欽差通常會被授以尚方寶劍做為信物,手持尚方寶劍便有先斬後奏,便宜行事之權,但尚方寶劍也並非無所不能,而是有兩大限制,一是三品以上官員不能斬,包括從三品。二是只可調用官府內務兵卒,不能調動朝廷的軍隊兵馬。
天子金牌的作用與尚方寶劍相仿,卻沒有後者的兩大限制,如朕親臨四字銘文已經說明一切,手持金牌猶如皇上親臨,上可轄制文武百官,下可調動天下兵馬。
大頭汗顏慚愧,「先前我還對那個校尉百般嘲諷,我說了什麼那傢伙肯定都告訴皇上了,皇上以德報怨,不罰反賞,唉,這事兒鬧的,真丟人哪。」
「此事也不能怪你,實在是太過巧合,我們剛剛離京就遭了埋伏,定然有人給他們通風報信兒,不過此事皇上應該並不知情。」釋玄明也多有尷尬。
「不是應該,而是肯定,」楊開搖頭說道,「皇上肯定不知情。」
布簾另外一側的餘一出言說道,「自京城到這裡將近三百里,皇上頂風冒雪,連夜探望,足見皇上對王爺是何等的器重和信任。」
「皇上上次賜授只是事急從權,此番賜授乃是長久賜授,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器重和信任了。」長生低頭看向手裡的木盒,這面天子金牌不過十幾兩,但此時托拿在手卻仿佛重達千鈞。
楊開長長嘆氣,「此等盛隆恩遇,我等何以為報?」
「唯有誓死盡忠。」長生沉聲說道。
長生言罷,眾人盡皆點頭,此時眾人心中只有無盡感動,若是道德敗壞,心術不正之人,可能會將皇上此番的重賞視為收買人心,但收買人心也得有個底線,天子金牌在手,調兵遣將,劍指長安易如反掌,這面金牌已經不是信物和賞賜那麼簡單了,而是皇上的身家性命。
眾人心中多有慚愧,便無心交談,加上有傷在身且時辰已晚,便在感動和慚愧之中先後睡去。
長生滿腹心事,一夜未眠,皇上對自己當真是仁至義盡了,能賞的都賞了,不能賞的也賞了,做人不能沒有良心,接下來只有殫精竭慮,拼死效忠了。
受傷之初眾人還能強打精神勉力支撐,但一覺過後所受傷勢盡數凸顯,症狀也隨之加重,五人之中只有長生還能下地,餘下四人盡數臥床不起。
外面冰天雪地,幾人又有重傷在身,自然不得動身啟程,只能暫時滯留驛站。
長生乃岐黃聖手,下藥配方隨手拈來,為了緩解幾人疼痛,熬煮的湯藥之中還下了洋金花和莨菪子,這兩味藥是麻沸散的輔藥,皆為有毒之物,少量使用可減輕疼痛,一旦過量就會令人神識不清,肢體麻痹。
四人服藥之後多數時間都在昏睡,長生負責照顧食水,除此之外還需添柴燒炕,飼餵坐騎。
驛卒有心幫忙,奈何長生不讓他們插手,故此只能做些跑腿打雜,購物買藥的瑣碎活計。
俗話說傷筋動骨,百日無補,即便眾人皆有靈氣修為,又有長生配方下藥,所有人得以下地行走也是在七日之後。
待眾人傷勢好轉,長生便與眾人商議去處,此時年關將近,他不想繼續滯留驛站,有心趕在年前去往舒州。
眾人知道李中庸和陳立秋與他的關係,也知道二人眼下就在舒州,長生既然提出趕去舒州,眾人自然不會反對。
議定去處,眾人立刻動身上路,御賜披風在身,神駒寶馬胯下,威風瀟灑,意氣風發。
由於眾人傷勢不曾痊癒,每日頂多行出四五百里,到得夜間便自沿途的驛站歇腳,如此這般終於自五日之後到得平州地界。
李中庸和陳立秋原本占據了平州和申州,後來糧草耗盡,只能南下攻取了舒州,而今二人掌控了三州十八城。
朝廷去年曾經派兵平叛,久攻不下之後朝廷去年自年前撤回了兵馬,原本既定年後再來征討,結果皇上顧念他和二人的關係,便沒有再度發兵,如此這般耗了一年,雖然沒有發兵征討,卻是一直圍困,前段時間長生還派大頭暗中為二人送去了不少糧草。
在去往平州的官道上有數千兵馬駐守,不長眼的人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多,統兵的將領雖然沒見過長生等人,卻根據他們身上的龍虎披風以及胯下的寶馬坐騎還有大頭矮小的身形猜到眾人的身份,急迎出營,親自接待。
長生也沒有進帳說話,與領兵將領說明去意便穿營而過。
前行數十里,進入李中庸和陳立秋的勢力範圍,眼見幾人來到,城上的守軍便高喊詢問,長生也不曾藏掖,直接表明身份,說明來意。
整整一年的圍困,城中軍民缺衣少食,過的無比艱難,聽得招安二字,守軍喜不自勝,立刻開門接迎。
對於長生前來招安,城中守軍並不意外,因為他們都知道長生與李中庸和陳立秋的關係,而且他們本就無心造反,故此一直在苦苦煎熬,盼著長生前來招安。
長生猜到城中軍民的日子不好過,卻沒想到會如此艱難,此時城中的百姓無一不是衣衫襤褸,骨瘦如柴,若是再晚來一段時日,三州軍民怕是很難熬過這個冬天。
為了方便傳遞消息,平州守軍便養有信鴿,長生入境之後,守軍立刻放飛信鴿,向李中庸和陳立秋報告喜訊。
長生等人一路南下,沿途所見,慘不忍睹,山無草,樹無皮,路有餓殍,新墳遍地。
五人一路疾行,終於自當天傍晚來到舒城城下,陳立秋和李中庸此時已經收到了消息,早早等候在西門外。
師兄弟久別重逢,喜憂參半,百感交集,眼見兩位師兄消瘦憔悴,衣有補丁,長生好生心痛,「二師兄,三師兄,我來了。」
「我們知道你一定會來。」李中庸笑道。
「反賊陳立秋,參見王爺千歲。」陳立秋苦中作樂,大笑打趣。
「三師兄,別鬧了,」長生難過擺手,「我一直掛念著你們,之所以遲遲不來實有苦衷。」
「我們都知道,我們都是朝廷欽犯,作亂反賊,想要保全我們並不容易。」李中庸和聲說道。
「唉,」陳立秋重重拍打長生的肩膀,「真是難為你了。」
長生低聲說道,「皇上又賜我天子金牌…」
不等長生說完,李中庸便打斷了他的話,「人多眼雜,稍後再說。」
長生點了點頭,轉而沖二人介紹楊開等人,大頭先前曾經來過,李中庸和陳立秋都認識他。
待得彼此引見,互相見禮,李中庸和陳立秋將長生等人請進城池,來到府衙落座敘話……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