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功過評說,自有後人斷定

  嗯?

  張偉搜索到這條相關詞條後,眼中浮現出一絲疑惑。

  怎麼回事?

  推恩令不是董仲舒提出來的。

  怎麼突然安在了自己頭上?

  還是實施和開創者。

  這是怎麼回事?

  張偉繼續看向下方的相關詞條。

  【劉徹年少繼位,根基不穩,尚書張旺川,以一己之力扶持劉徹站穩腳跟,重建大漢,功蓋千秋!】

  【張旺川,張家主脈家主,劉徹時期對大漢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為大漢第一尚書。】

  【生???亡???,張旺川乃是張家第四代,自小聰明好學,為人老持穩重,且愛護族中子弟,兄友弟恭,為人寬和,武帝即位後,張旺川疲於奔波,北擊匈奴,南抗蠻夷,為大漢立下不世之功業,終積勞成疾,最後藥石無救,病逝於家中。】

  【張家到張旺川這一脈,依然達到頂峰,族中更是出了一位宰相,甚至還有一尚書,軍中也已有了基礎人脈,為張家後世的繁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人點評:有勇有謀,文武雙全,且為君為國,精忠與君。張家主脈在張旺川的手中依然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也為後世的張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張家後代得享榮耀!】

  【……】

  【相關詞條,武帝變革】

  【相關影視:大漢第一純臣。】

  ……

  張偉看著網絡上對自己的評價。

  他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看來,劉徹對他是真的還有愧疚之心。

  否則,他也不會將推恩令的功勞安插在自己身上。

  推恩令本來是董仲舒主張的。

  可因為對方的突然死亡,劉徹應該是把這個功勞安排在了自己身上,好讓自己能死後得享尊容。

  至於劉徹有沒有後悔,張偉不得而知。

  張偉看著上面的相關詞條,給自家老爸打了一個電話。

  當然。

  和之前一樣。

  自家老爸在他們的祠堂之中,又偶然獲得了一樣寶貝。

  這些東西是在他們祠堂角落裡搜刮出來的。

  看著不怎麼顯眼。

  可被他老爸拿去鑑定後,才發現是古老的文物。

  還大有來頭。

  據說和他們張家先祖有關。

  他老爸將此物賣了之後,又給自己打了2萬塊的生活費,說是剩下的錢給自己攢著娶媳婦兒。

  張偉看著手機上的兩萬塊零花錢,嘴角微微一抽,不知不覺,他已經成了一個隱形的富二代。

  調整了一下情緒。

  張偉拿著手機,出門買了一些東西。

  回來之後,又把意識沉浸在屏幕之中,直接操控張興國。

  屏幕里的時間和外面的時間是一致的。

  他忙碌的這段時間,張家已經將喪事給辦妥了。

  劉徹為了表彰自己的仁愛之心,給了張家大量的賞賜。

  不過,這些賞賜並沒有讓張旺景和張家其他人感恩戴德。

  他們只不過做了一些表面功夫,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於突然和驚喜。

  張偉的喪事做完之後。

  張旺景卻在朝堂之上提出辭呈,說要辭官隱退。

  這一消息把朝堂之上的人都給驚到了。

  他們一臉震驚的看著張旺景。

  張旺景是張家現在的掌舵者。

  且他現在還是一國宰相。

  可謂位高權重,風頭無量。

  張旺川去世之後,張旺景已然成了陛下的心尖尖,別人說都說不得。

  但凡有人看不過眼,對張旺景動手的人,基本上都被陛下責罰,甚至罷官免職,已經算是給了張家體面。

  可張旺景這樣做,不是在打陛下的臉嗎?

  眾人一臉茫然的看著張旺景。

  這傢伙之前不是做的很好嗎?

  怎麼現在突然有了這麼大的轉變?

  還敢和陛下硬剛。

  是活膩歪了吧?

  就在眾人以為劉徹會發落張旺景的時候。

  劉徹卻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點了點頭。

  竟然同意了張旺川的罷官請求。

  「多謝陛下。」

  張旺景衝著陛下行了一個大禮,然後轉身離開了朝堂,身姿之蕭灑,讓後面的人都望塵莫及。

  張旺景這是想清楚了?

  還是覺得朝堂之上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所以才想罷官隱退。

  當然,這件事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本來就是他們想看到的結局。

  他們之前就想將張家的人趕下去,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

  無論是張旺川還是張旺景,他們做事都十分小心謹慎,且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他們想動手都找不到機會。

  沒想到。

  張旺川去世之後,張旺景竟然直接淡出朝堂。

  這的確是他們沒料到的。

  更讓他們十分震驚。

  因為這也太兒戲了。

  堂堂一國宰相,竟然因為自家兄長去世,就要罷官請辭。

  這也太戲劇化了吧。

  偏偏陛下還同意了。

  他們能說什麼?

  ……

  未央宮。

  下朝之後,劉徹坐在未央宮內。

  望著空曠的大殿,劉徹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現在又成了孤家寡人。

  張偉之前侍奉在側的時候,他還覺得,有一個能說真話的人。

  如今,張偉不在之後留下的全部都是阿諛奉承之人。

  沒有一個人敢對他說實話。

  張偉去世之後,他讓人去查了南方的事情。

  董仲舒和龍衛軍的死確實和張偉無關。

  的確是人周邊的山匪所問。

  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對不起張偉。

  也對不起張家。

  可他是大漢天子,他總不能向朝臣低頭吧?

  沒辦法,他只能給張家一些象徵性的補償,讓張家的人在軍中扎穩腳跟,也算是告慰張偉。

  至於張旺景。

  這人一直活在自家兄長的光環之下。

  要是沒有張偉,張旺景根本不可能成為宰相。

  這人雖然沒有多少才能,但卻中規中矩,並沒有做出背叛大漢的事情。

  張偉離開京都之後,此人更是力挽狂瀾,將京都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條,也算是不可多得的治理之才。

  可這人的心現在已經不在朝堂之上,他也不會將人強留,只能放手,讓他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幸好張偉還留了子嗣。

  他如果知道張偉如此短命,他之前就不會給張偉下那種藥。

  希望張偉的這兩個兒子能爭氣一點,等他們長成之後,能夠報效大漢。

  ……

  時光匆匆而過。

  十年之後。

  京都郊外。

  兩個少年站在一座莊園之前。

  他們看著京城的方向,眼中都露出一絲別樣的色彩。

  身體壯碩一點的人,神色懶散,眼中並沒有太多複雜的情緒。

  這自然是被張偉操縱的張興國。

  張興國的智商比不上張興民,但五力值很強,是難得的武將人選。

  這些年,他們兩兄弟各自求學,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待他們長成之時,張旺景已經垂垂老矣。

  如今。

  兩人安排完張旺景的後世,此刻正在莊園前,商量他們日後的出路。

  「兄長打算去軍營?」張興民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大哥,開口詢問。

  大哥和他不在一個書院。

  他大哥的課程他也不是特別明白。

  他們兩人走的路不一樣。

  大哥現在既然已經從書院出來,理應去軍營之中。

  畢竟,這是父親大人為他們安排好的路。

  從小就已經確定了。

  「我想先去南方瞧瞧。」張偉開口說道。

  10年過去。

  他想瞧瞧張家商行發展的怎麼樣了。

  這些年,他們也沒閒著。

  軍營之中的事情,他已經了解了七七八八。

  張旺川去世之後,張家都已經沉寂下來。

  有不少人都開始淡出別人的視野。

  就連張家商行也開始沉默寡言。

  除了每年該給的份額以外,他們並未做其他事情。

  大家都相安無事。

  張家在大漢雖然還有地位,但已經從第一世家的名頭上滑落。

  當然,張家在朝堂之上的威嚴依舊存在。

  有劉徹在,張家終究不會受到別人的責難。

  張旺景在去世之前,給他們兩兄弟一人訂了一門親,等及冠之年,便可將人迎娶入門。

  他們都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

  自然得提前籌謀。

  武學已讀得持之以恆。

  有些東西不是腦中的知識就能戰勝一切。

  既然想去軍中,一身無力必不可少。

  且他操縱的這具身體本就武學天賦驚人。

  或許是因為年輕的緣故,他的心性也恢復的和正常年輕人一樣。

  顯得十分的活潑。

  看著面前的張興民,張偉忍不住笑了笑,道:「你怎麼老是板著一張臉?」

  「我聽說,你好像已經被舉薦入朝了,準備什麼時候去京都?」

  張偉把皮球踢了回去。

  張興民看著張偉,神色幽深。

  「張家沉寂這麼多年,也是時候該把咱們社失去的拿回來了。」

  「我們不在的這些年,大漢的變化還真是挺大。」

  「咱們兩兄弟也是時候該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了,總不能讓張家一直沉寂下去吧,銷聲匿跡也對張家並不是好事。」

  他說的都是實話。

  張家如果沉寂下去,無論是對張家商行,還是對張家的其他人,都不是特別好。

  他們現在都希望有人能帶領他們。

  張家現在缺少一個龍頭人物。

  張興民看著自己的兄長。

  他這位兄長小的時候挺頑皮,可隨著父親去世,這人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

  時常深居簡出,沒人知道他在幹嘛。

  可他又沒有耽誤學業,無論是學識還是在武學方面,都更勝自己一籌,在他心目中,張偉絕對是家族的不二人選。

  不過……

  想到自家大哥的話,張興民沉默了一會兒。

  然後說道:「大哥先去南方吧,等你回來,小弟一定能將京都收拾妥貼,也能成為您的靠山。」

  張興民發誓一樣的說道。

  張偉看著小大人一樣的張興民,不由自主的笑了笑,然後一巴掌拍在他的腦門上。

  「放心去吧,大漢現在風調雨順,歌舞昇平,正需要你這樣的治世之能,你去朝堂之上,定然會有一番作為。」

  「千萬別給咱們張家丟人。」

  張偉說完後,衝著張興民擺了擺手,瀟灑的翻身上馬,然後消失在張興民的視野之中。

  張興民見張偉消失後,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然後喃喃自語:「您放心吧,我定然不會讓張家的名聲埋沒。」

  ……

  皇城之中。

  未央宮之中。

  劉徹正坐在最前方的位置。

  再為幾十年,他也進入遲暮之年。

  不過。

  未央宮已經不是他最常來的地方。

  自從張偉去世之後,這個地方已經被他空閒下來,如果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他不會在這邊召見大臣。

  這些年。

  除了已經習慣上面沒有張偉的日子。

  只是時常還會感慨。

  而且還會關注張偉的兩個兒子。

  如今。

  張偉得知張偉的兩個兒子即將進入朝堂,最高興的便是劉徹。

  他將手中的奏摺扔到一邊,對著旁邊的侍從說道:「午膳弄一些南方的甜品,聽說這是旺川生前最喜歡吃的東西,朕突然有點想嘗嘗!」

  「喏!」

  旁邊的侍從點點頭。

  趕緊離開了未央宮。

  這些年,他已經習慣劉徹的神神叨叨。

  自從張偉離開之後,劉徹無事之時,都會來未央宮坐坐,然後盯著桌面之上的棋盤發呆。

  自從張大人離開之後,陛下就再也沒有下過棋,甚至沒有和其他朝臣有親近之意。

  這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

  所有人都不敢提陛下的禁忌之事。

  大部分人都選擇裝聾作啞。

  雖然很辛苦,但可以保命。

  隨著侍從離開,劉徹把手放在棋盤之上,輕輕的摸索著盒子裡面的棋子。

  「旺川,你可真是個沒福氣的,要是你還在世,看著大漢如此歌舞昇平,會不會覺得欣慰?」

  「要是你再多活幾年,一定能看到大漢的盛世。」

  「這其中有你的功勞,朕此生不忘!」

  「聽說你兩個兒子即將入朝為官,放心,朕在一日,便會護他們二人無恙,定不讓你有後顧之憂。」

  劉徹喃喃自語。

  像是說給自己聽的。

  當初之事,確實是他對不起張家,也是他對不起張偉。

  張偉的突然離世,給了他很大的打擊,大漢也沉寂了好幾年。

  然後才開始慢慢的起復。

  但這也是因為張偉打下的根基特別良好。

  在張偉去世之後,劉徹才知道,董仲舒的推恩令其實也有張偉的手筆。

  張偉之前拿給自己的董仲舒遺書,其實就是張偉的手筆。

  只是他當時在氣頭上,並沒有認真鑽研,這才錯判了此事。

  發現之後,他立刻給張偉正名,讓張偉成為名流青史的存在,而董仲舒這個人,直接被他給劃掉了。

  之前按照張偉的提議,出使西域的張騫已經安然返回。

  甚至為大漢打通了一條通商之路。

  讓大漢有了堅實的經濟支柱。

  這才有了大漢的繁盛發展時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