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唇槍舌劍,順勢而為!(求月票

  第148章 唇槍舌劍,順勢而為!(求月票)

  「皇上駕到。」

  伴隨著一聲尖銳的呼喝。

  屏幕前的張偉抬起頭。

  卻是看到,一道略顯威嚴的身影出現在了朝堂大殿的龍椅上。

  面帶笑容。

  隱約間完,張偉能感覺到一陣目光掃向自己,帶有著一絲善意。

  還有這意思莫名的,鼓勵?

  張偉亦是向其投去一個放心、瞭然的神色。

  接著,便是隨著一眾朝臣向著劉徹行跪拜之禮。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徹擺手。

  帶起了龍袍一陣激盪。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接著,便是平淡如水的朝會。

  與往昔並無太大的差別。

  多的,或許只是一股若有若無的敵意。

  不知為何,張偉總能感覺到。

  此時的朝堂,似乎是多出了些什麼。

  若有所思。

  很快。

  他便是恍然大悟。

  是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

  「陛下,老臣有要事啟奏。」

  張偉循聲看去。

  卻是看到,韓安國橫跨一步,走出隊伍。

  這一幕,甚至讓屏幕前的張偉都是有些驚訝。

  自己這還沒先發難。

  投降派的領頭人韓安國就跳出來。

  這是……

  「韓愛卿,但說無妨。」

  劉徹亦是十分好奇。

  「陛下明鑑,此事實乃關乎我大漢生死老臣不得不說。」

  韓安國微微拱手。

  整個人臉上浮現出一副慷慨激昂的神色。

  旋即。

  他將目光投向朝堂隊列前的張旺川。

  屏幕前,張偉神情一震。

  「這個老頭子,怕不是又要找什麼茬。」

  張偉喃喃自語道。

  內心倒也是沒有太多的波瀾。

  實在是這段時間,朝堂中外,針對張家之事時有發生。

  張杰成為眾矢之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就是韓安國從未出場過。

  眼下,隨著時間的流逝。

  互市一事不斷發酵。

  投降派針對張家,反倒是愈演愈烈。

  不外乎,張家的諸多做法影響到了投降派的根基。

  時至今日,很多人,尤其是大漢的高層,已經是逐漸明白了張偉的良苦用心。

  畢竟,即便是張家不在意被別人誤會,甚至暫時背上個裡通外國的名聲。

  但,

  劉徹顯然不能讓他們如此想。

  還是需要向大漢的高層解釋的。

  大漢與匈奴的互市,從來不是為了委曲求全。

  一味地滿足匈奴的無理要求。

  這可不是大漢和張家的規劃。

  反倒是此事,還有深意!

  劉徹希望某些朝臣,至少大漢最頂尖的一撮人,不要誤會張家。

  能夠讓劉徹親自出言證明。

  也算是獨一家了。

  屏幕前的張偉看著眼前的一幕。

  韓國安的發難。

  倒也沒有太過於出乎意料。

  「陛下,此事依舊如先前一般,是張家主導的我大漢邊關與匈奴互市之事。自高祖以來,我大汗屢次向匈奴示好,維持和平的同時,亦是把控著其中的度。」

  「然而,匈奴始終是我大漢之死敵。故而,我等必不可養虎為患,與其和親也不過是權宜之計。老臣私以為,我大漢與匈奴的互市,無異於以身飼虎!」

  「至於我大漢與其互市獲得的牛羊,我大漢盡皆擁有,無需與其交易。且,我大漢交易的鹽、茶葉乃至糧食,卻是匈奴所必須。如此一來,經歷長久的交易,匈奴國力勢必大大增長,這於我大漢不利!」

  面前,韓安國慷慨激昂。

  一副對大漢的互市痛心疾首的模樣。

  屏幕前的張偉冷笑。

  話說,之前互市的時候,你們投降派不是因此大喜過望嗎?

  怎麼,眼下這才互市了一段時間,就一個個急不可耐的跳出來?

  莫不是看見張家依舊是主戰派,放棄了對張家的示好?

  亦或者是,真的覺得互市對匈奴有著極大的利益?

  不。

  還是前者更為貼切。

  至於這群人,張偉看得很透徹。

  無非就是以自身的利益為主,貪圖享樂,貪圖安定。

  否則,眼下大漢國力強盛。

  大家更應該眾志成城,與匈奴一戰。

  若非如此想,也不會出現諸多之人出言阻止了。

  害怕就是害怕。

  非要找粉飾的藉口。

  儘管張偉對其做法很不屑。

  但。

  不得不說,他們的這一番題反倒是正中張偉的下懷。

  卻是屏幕前的張偉主動操縱著張旺川走出隊列。

  「陛下明鑑,微臣亦是有話要說。」

  劉徹點頭。

  「張愛卿,但說無妨。我大漢與匈奴之互事一直以來都是由你張家負責,至於韓御史的言辭,你張家可有反駁?」

  眼看著劉徹的希冀。

  張偉不慌不忙。

  「陛下,依照臣之所見,互市之於我大漢,確實是弊大於利的。經過我張家長久的與匈奴的交易,即便是我大漢對匈奴再好,他們亦是十分的囂張跋扈。」

  「儘管邊關因為我大漢與匈奴的互市,關係好上許多,但我大漢乃是天朝上國,豈能輕易與這群卑劣之民進行平等的交易?」

  張偉的這一番話,聽得劉徹是龍顏大悅。

  一旁的韓安國亦是輕撫著鬍鬚,臉上流露出些許得意的神色。

  看看,即便是張家,亦是需要考慮他們的提議。

  這張家小兒,看起來還是挺上道的。

  韓安國主動向前一步。

  「陛下,張尚書所言皆是如此。我大漢乃是何等的地位?他匈奴竟想與我大漢享有平等交易之權,我等亦是看不過去。」

  「還請陛下廢除匈奴與我大漢交易之事!」

  隨著韓安國出口。

  又有一眾朝臣跟著他出列。

  「臣等亦是如此意見,還請陛下廢除匈奴與我大漢互市之事!」

  異口同聲。

  看樣子,應當是早有預謀。

  只是,這事態的發展,似乎是有點太過於順利了。

  原本依照韓安國所想,此事必然是要經歷一番唇槍舌劍。

  畢竟,此乃張家提議,陛下批准。

  並且,大漢的邊關確實因此安定了將近兩年之久。

  若非是他們投降派見到無利可圖,且張家有意義主戰。

  他們也不會費力去廢除。

  要說投降派中有沒有愛國的。

  有,確實有。

  不少投降派,確實是對大漢忠心耿耿,並且更加關注大漢自身的利益。

  但。

  終究只是少數。

  天下熙熙,皆為利攘。

  張偉將其看得很透徹。

  哪裡有什麼朝堂的派系。

  無非就是因為共同的利益聯合到一起。

  不過,某種意義上,這樣的聯合卻又是最為牢不可破的。

  至少他張偉目前還不知道如何打破。

  「只是……」

  眼看著朝堂一片嘈雜。

  張偉主動開口。

  僅僅兩個字出口,便讓朝廷再一次鴉雀無聲。

  「陛下,微臣亦是認為取消互市也是可取的。只是,如何安撫匈奴,此事事關重大!」

  隨著張偉話音落下。

  肉眼可見的。

  韓安國的眉頭皺了起來。

  似乎是此問題有些超出他的預料。

  看樣子,他應該是從未想過此事。

  不過,張偉的思慮卻是無從辯駁的。

  大漢與匈奴進行互市,所為的,無非就是保證大漢邊關的和平,為了與匈奴交好。

  眼下,伱說取消就取消,怎麼也得給人家一個說法吧?

  至少,之於這群投降派來說,這就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他們本就想與匈奴交好,要不也不可能派人去和親。

  後續的互市,他們也不過是順水推舟。

  只是,互市一事,於他們而言,卻是沒有利益的。

  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且。

  眼下,礙於張偉的威脅,他們認為是互市讓張家的地位舉足輕重。

  如此,這群人才動了想要取消互市的念頭。

  這不開口不要緊。

  一開口,直接是將他們架上了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糾結,猶豫。

  最終還是化為了簡單的一句。

  「陛下,臣等並無此事之思量,但,勢必能有萬全之策。」

  韓安國還想辯解。

  屏幕前的張偉卻是不依不饒。

  「韓御史,此事考慮上,必須仔細思量啊。我大漢與匈奴之關係,經歷了多年的經營,若是輕易取消,我大漢苦心經營的一切都將毀之一旦。」

  「且,韓御史剛說,我張家此舉乃是以身飼虎,不知韓御史之於匈奴的認知是什麼?亦或是韓御史一直以來都將匈奴當作我大漢的心腹大患?」

  張偉的問題直插要害。

  前者是在韓安國的傷口上再一度撒了一把鹽。

  盯著韓安國的欠考慮之言辭窮追猛打。

  後者則是堂堂正正的給韓安國挖了個坑。

  你既然出言阻止我張家與匈奴互市、阻止我大漢與匈奴搞好關係。

  所用的言論,甚至是以身飼虎這樣的詞彙。

  這什麼意思?

  這莫不是覺得我張家裡通外國?

  此事先暫時擱置。

  韓安國,身為一個堅定的投降派,對待匈奴一直支持用和親的策略安撫他們。

  此時,你表示要取消互市,那麼我張家倒是想問問你韓愈時的認知了。

  若是匈奴在你心中是心腹大患,為何你之前要支持並且還同意和親的策略呢?

  騎虎難下。

  此時,朝堂中的韓安國就如同被張偉架起火來烤一般。

  言語間的交鋒,讓他難以招架。

  也是。

  眼下張偉做了大量的準備。

  準備一應開戰之事。

  但。

  沒想到的是,韓安國等投降派卻是像張家主動發難。

  發難的理由,甚至還是之前大家一致同意與匈奴互市。

  這不等同於將自己原先的洗腳水,直接潑給張家?

  倒反天罡!

  屏幕前的張偉,腦海中浮現了這樣的詞彙。

  要說善變。

  這群投降派還真是之前一套現在一套。

  故而。

  張偉也沒有絲毫客氣。

  直接就是倒打一耙。

  就差直白地撕破臉了。

  眼下,投降派顯然是要將張家化為眾矢之的。

  你都對我張家動手了。

  不反擊,可不是我張家的習慣!

  「陛下有言,我只是略欠考慮,但之於匈奴,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漢的心腹之患,你問我如此問題,居心何在?」

  韓安國似是有些惱羞成怒。

  甚至是語無倫次。

  屏幕前的張偉依舊是古井無波。

  身為在官場上不知道存在了多久的老狐狸。

  眼下,韓安國的表現。

  可不是惱羞成怒。

  反倒是,他的思緒恐怕轉的比任何人都要快。

  這樣的語無倫次更像是一種偽裝。

  他試圖以這樣的偽裝岔開話題!

  張偉操縱著張旺川窮追猛打。

  「韓御史,欠考慮?身為我大漢御史,此事關乎我大漢生死,更別說之前與匈奴交好乃是大家共同的提議,我張家不過是按大家的意見照例行事。」

  「眼下,韓御史舊事重提,甚至表示以身飼虎,莫不是覺得我張家軟弱可欺?再者,我大漢與匈奴互市一事,我張家亦是認為不妥,只是苦思並無解決之策,故而一再擱置。莫非,韓御史有更好的提議?」

  沉默。

  當張偉再一次提出。

  此事乃是大家共同提的,甚至當時你投降派舉雙手雙腳贊成。

  且。

  你要說廢除此事,那至少也得給個差不多的修改意見吧?

  總不能真的如同張偉說的那樣。

  朝令夕改。

  如此,原本大漢努力建立起來的信任可就付之東流了。

  「張愛卿,韓愛卿,不必針鋒相對。朕亦是有此等思慮。」

  朝堂上,劉徹開口。

  「韓御史,張家負責我大漢與匈奴的互市一事,乃是朕的旨意,此事無需怪罪張家,並無張家之事。」

  「張愛卿,韓御史也不過是對此有些操之過急。畢竟,邊關的互市,之於我大漢利益實在是弊大於利,這是事實。他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故而,言辭有些許的急切」

  「爾等都是我大漢肱骨之臣,眼下最重要的是思慮出一個萬全之策,朕不希望爾等在此爭吵。」

  卻是劉徹主動跳出來當和事佬。

  但。

  看似是各打五十大板。

  實則,朝堂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徹究竟偏頗誰。

  張家。

  顯而易見,必然是張家。

  且不說張家與劉徹的提議,就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劉徹的示意下去做的。

  劉徹將所有話題攬到自己身上。

  這又何嘗不是對張家的保護,對朝堂投降派的不滿呢?

  似乎震懾於劉徹的發言。

  韓安國一言不發。

  「陛下,臣倒是有一計,既可取消我大漢與匈奴互市一事,並且,之前建立起來的信任我等亦是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甚至,此計若成,可保我大漢無北方之憂!」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