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整雞脫骨算什麼?整雞脫皮才是硬功夫——江南百花雞!【求訂閱】
「孫大爺,聽說您在密雲釣上來一條鱷雀鱔?」
剛把釣包放下,相熟的釣魚佬就主動打了招呼,想知道當時在密雲水庫釣鱷雀鱔的具體細節。【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鱷雀鱔可是公認最難釣的魚類,狡猾、機警,而且力氣巨大,哪怕偶然釣到,也大概率會脫鉤。
老孫頭笑著說道:
「那是趕巧了,估計正好附近有鱷雀鱔,所以被吸引了過來。」
他並沒有透露太多細節,倒不是擔心大家偷師學會手藝,而是當時釣魚的整個過程實在誇張,說出來只會讓人覺得吹牛。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說那麼詳細,打個哈哈搪塞過去就行了。
「大爺,您開始養貓了?咋還帶著貓釣魚啊?」
此時帶著定位領結的墩墩正昂著腦袋,認真看著周圍的環境,附近的釣魚人一看,有些好奇。
過去老孫頭釣魚向來獨來獨往,今天咋突然帶了只英短藍貓呢?
「這是林旭家的墩墩,下午沒事,陪我過來散心的,順便看看能不能給它釣一條大魚當晚餐。」
說完,他從釣包里拿出一個折迭馬扎,撐開後剛要坐上去整理釣具,墩墩卻一個箭步跳上去,往馬紮上一蹲,像個大佬一樣。
旁邊的釣魚佬一聽是墩墩,立馬放下釣魚竿過來合影。
哪怕不看直播的人呢,也聽說過墩墩的大名,它的生活比很多人類都多姿多彩,是無數網友的羨慕對象。
現在突然遇到,大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舉著手機蹲在墩墩旁邊來一張合影,隨即發到朋友圈裡。
有了合影,今天就算釣不到魚也不算空軍了。
畢竟墩墩的合影可是比較難得的,雖然可以去店裡消費有機會合影,但機率不是很大,因為這位貓大爺動不動就鑽到自己小屋裡睡大覺,誰都不會搭理。
老孫頭坐在旁邊的草地上整理好釣具,接著掛鉛墜試一下魚塘的深淺,便開始打窩、調餌、調漂。
所有事情都做完,周圍合影的釣魚佬們也各自離開,重新開始釣魚。
老孫頭沖墩墩說道:
「今天能不能吃到大魚就看你的了。」
墩墩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往馬紮上一趴,開始擺爛。
店裡,沈佳悅面對鏡頭坐好,夾起一塊咕咾肉送進嘴裡,認真品味一番後說道:
「哇,真的好好吃,又酸又甜,又鮮又嫩,簡直就是無上美味。」
很多老外對中餐的印象,基本上都來自於這款咕咾肉,酸甜的味道,讓喜歡吃甜食的西方人有種找到靈魂歸宿的感覺。
沈佳悅邊吃邊問道:
「郭伯,這道菜為什麼叫咕咾肉啊?」
郭繼昌說道:
「老外喜歡吃糖醋排骨,但不喜歡吐骨頭,所以廚師們就用豬裡脊,按照糖醋排骨的做法來做,老外吃了很喜歡,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廚師覺得糖醋排骨歷史悠久,這道菜脫胎於糖醋排骨,就取名叫古老肉,老外發音不標準,久而久之就成了咕咾肉……」
國外的音調和國內不一樣,他們並不能發出準確的漢字讀音,所以才有了名字上的變動。
但無論如何,咕咾肉在西方人眼中,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中餐菜品。
沈佳悅一邊試吃,一邊盤算著做自己的水晶咕咾肉。
她沖林旭和郭繼昌問道:
「除了用菠蘿之外,咕咾肉還能用什麼菜品製作啊?」
林旭知道她在打什麼鬼主意,於是認真說道:
「酸甜味兒的水果都可以,比如草莓、櫻桃、橘子、山楂、脆蘋果……沒啥限制,想用什麼用什麼。」
哇塞,聽起來好簡單的樣子。
既然如此,那我更要把水晶咕咾肉做出來了。
試吃結束,林旭端來茶水讓郭繼昌喝。
這會兒午高峰已經過去,郭星海正在隔壁廚房給大家講著一些菜品的做法。
他擅長粵菜,而店裡上的粵菜比較多,講解一下,有助於提升員工們的技術水平。
所有人都知道林記可能要開分店的事情,否則也不會招這麼多人,廚師、服務員以及管理人員,幾乎都是雙配置。
對員工們來說,這是個機會,一旦抓住就有可能在店裡站穩腳跟。
所以大家現在都拼命學習,爭取以後能調到新店獨當一面。
林旭和郭繼昌喝茶的時候,沈佳悅將幾個相機里的儲存卡都摳出來,依次將素材拷貝到電腦上,然後重新放回去,調整一下相機,做好了拍攝江南百花雞的準備。
放下茶杯,郭繼昌迫不及待的說道:
「咱現在開始吧,趁著有時間,把百花雞的兩種做法全都做一遍。」
兩種做法?
沈佳悅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這可真挺意外的。
她立即給陳燕發了條消息:
「燕寶,等會兒記得回來吃百花雞,郭伯說有兩種做法,好期待,我一次都沒嘗過。」
剛發過去,陳燕就發來一張照片,是墩墩蹲坐在馬紮上看老孫頭釣魚的場景。
「我和任傑來看孫大爺釣魚了,正好遇到墩墩在這耀武揚威,坐著孫大爺的馬扎,讓孫大爺坐地上。」
沈佳悅沒想到這小傢伙離開家長居然還如此囂張。
幸好孫大娘沒跟過去,否則又該吃醋了。
因為孫大爺的馬扎別人都不能碰,哪怕孫大娘平時在家縫衣服時用一下,也能惹得老孫頭十分不滿。
現在墩墩居然大搖大擺的蹲坐在上面,不得不說,這位釣魚佬對墩墩可真好。
魚塘邊,陳燕看著蹲坐著的墩墩問道:
「小寶貝,大姨懷孕了,能坐會兒嗎?」
墩墩扭臉瞟了她一眼,原本不想回應的,但想想大姨也給自己買過不少玩具,便從馬紮上跳下來,在旁邊的草地上溜達著。
現在陽光明媚,春意盎然,野花次第開放,正是小貓咪喜歡的季節。
正溜達著,有小蝴蝶飛過,墩墩立馬追逐起來。
陳燕沒坐馬扎,而是遞給了旁邊的在草地上坐著的老孫頭:
「孫大爺,地上涼,您還是坐馬扎吧,不耽誤釣魚。」
這咋不耽誤呢,墩墩都跑了……老孫頭剛準備把墩墩喊回來,就看到自己的魚漂動了一下,隨即快速下沉。
他抓著魚竿,迅速向上一抬,魚線瞬間繃緊,竿梢也立馬彎曲九十度。
顯然,上大貨了。
旁邊正看著的任傑剛要過來幫忙,老孫頭便說道:
「不用管我,看著墩墩,別讓它跑丟了。」
說完,他便用魚竿杵著地面,掙扎著坐起來,開始跟水中的大貨搏鬥。
附近的釣魚佬們看到這一幕,拍照的拍照,錄像的錄像,迎春街幾位相熟的街坊,過來幫老孫頭開了抄網,只要魚浮出水面就從水中抄出來。
「看起來魚不小啊。」
「確實,魚竿都拉彎了。」
「之前老闆說幾年沒清塘,大家還說魚塘老闆扯謊,現在看來,還真有大貨。」
「現在漁獲最高紀錄是一條六斤七兩的白鰱,是朝陽釣魚協會釣上來的,不知道海淀迎春街釣魚協會能不能趕上。」
「看這力道,應該是一條大魚。」
「……」
沒多久,墩墩追小蝴蝶回來,老孫頭也將那條魚拽出了水面,是一條十來斤重的黑魚。
魚塘老闆一見到這條魚,頓時捶胸頓足的說道:
「怪不得這幾年總覺得魚少呢,原來是有黑魚了,謝謝孫大爺幫我除了禍害。」
孫大爺這會兒汗都下來了:
「等我拽上來再說吧。」
他今天用的線組比較細,當時想著釣一條四五斤的草魚或者鯉魚就行了,誰知道居然上了一條十來斤的大黑魚。
既然墩墩已經回來,一直跟著它的任傑也挽起袖子,開始下手。
很快,那條黑魚就被拽到了岸上。
大家圍著魚,墩墩也擠過去,圍著地上的黑魚打轉。
「還以為只有人喜歡湊熱鬧呢,沒想到貓也這麼八卦。」
陳燕拍了張照片,便將墩墩抱在懷中,免得小傢伙被人踩到。
老孫頭上了大魚,心情立馬變得不一樣了,他更換了線組,笑著說道:
「繼續繼續,離天黑還遠,大家都加油啊。」
之前沒中魚的時候,老孫頭一直盯著水面,連釣魚前的分析環節都省下了,就怕釣不上來慘遭打臉。
現在有了漁獲,是時候分析一波這個坑塘的魚情了。
他掏出香菸,剛準備點上,突然想起陳燕懷孕了,便將香菸塞回去,換成了口香糖,跟周圍的釣友開始分析。
店裡,百花雞的拍攝已經開始。
郭繼昌對著鏡頭說道:
「百花雞傳統上只有一種做法,那就是把蝦仁和豬肥膘做成的百花餡,釀到雞皮上,放在鍋里蒸十來分鐘,出鍋後切塊裝盤,然後淋上雞油和高湯調成的澆汁淋上去……但現在,還有一種脆皮做法,等會兒我和小旭都做一遍,把做法完整的展現出來。」
一聽兩種做法,林旭就讓後廚那邊又送來了一隻雞。
不過剛開始做的時候,不能從雞下手,而是要先把蝦仁豬油餡準備好。
鮮蝦仁先剝去裡面的蝦線,接著一個個用菜刀拍扁,拍成泥狀。
「鮮蝦泥做餡料,一定要拍,把蝦的膠質拍出來,這樣釀在雞皮上,才不會脫落……除了這道菜,大家如果在家動手做蝦滑,也應該拍,而不是剁,蝦泥越黏,熟了之後就越順滑。」
這類菜品其實挺多的,之前林旭做的鍋貼鱔背,也是用的蝦泥當粘合劑。
蝦泥鮮味濃郁,但香味和豐腴感差點意思,所以做蝦泥要放點豬油進去,增加香味和口感。
蝦泥拍扁,再堆起來,用刀背砸一遍,把膠質徹底激發出來。
蝦泥盛到盆里,再把豬肥膘拿過來,切成黃豆大小的顆粒。
豬肥膘不能太多,否則口感太油膩,吃起來會有喧賓奪主的感覺。
豬肥膘放進蝦泥中,把準備好的火腿拿過來。
這塊火腿是最精華的上方部位,剛剛蒸過,鮮香味濃郁。
林旭按照郭繼昌的吩咐,將火腿切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最後整理一下,切成芝麻大小的小顆粒。
火腿是摻進蝦泥中提味用的,切得越細碎越好。
郭繼昌看著林旭切出來的火腿末,忍不住讚嘆一聲:
「厲害啊小旭,這手藝,哪怕我年輕時候也不一定能做到,怪不得當時星海會輸給你呢,他的基本功遠沒你紮實。」
林旭客氣道:
「星海比我全面,我比較偏科……郭伯,江南百花雞的江南,是長三角的長江以南,還是珠江以南?」
這個問題,還真把郭繼昌給問住了:
「雖然好多廣東的名家都表示這裡的江南指的是珠江以南,但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我覺得是長江那邊的菜品,最直觀的證據就是,這道菜是火腿調味,蟹黃增加口感,蟹粉增加香味……這是浙菜和淮揚菜的烹飪理念。」
把火腿當成鹽來調味,是長三角地區的典型做法。
郭繼昌說道:
「我覺得是清末年間,大批長三角地區的人來羊城這邊討生活,帶來了豐富的烹飪理念,同時也奠定了粵菜的烹飪基礎。」
這種觀點不是郭繼昌想當然的結論,而是有大量證據的。
比如有一大批粵菜都講究用金華火腿、講究用大紅浙醋、講究用糖醋調味,這些都是長三角地區的影子。
除了習慣之外,還有直接照搬的菜品。
比如粵菜中的豉油雞,做法就跟淮揚菜中的醬油雞一模一樣,另外聞名中外的揚州炒飯,也是在羊城成名並走向世界的。
郭繼昌說道:
「論歷史,粵菜的歷史應該是最短的,糅合了魯菜、淮揚菜、浙菜、徽菜、川菜等特點,還吸收了湘菜中的急火快炒,有了鍋氣一說……這種融匯貫通,既賦予了粵菜多變的口味,也讓粵菜從源頭開始,就注入了學習和成長的基因。」
粵菜是國內唯一一個成長型菜系,從清朝末期到現在,一直在吸收國內外優秀的烹飪理念和做法,形成了粵菜特有的烹飪基調。
這是粵菜的靈魂,也是粵菜的魅力所在。
林旭將切好的火腿放進蝦泥中,再放入一些同樣切碎的蟹粉,加入一些綿白糖,兩個雞蛋清,便用手開始摔打起來。
說起來這百花餡還是挺簡單的,不用調味,不用加水,直接用蛋清把蝦泥和各種配料攪勻就行了。
攪拌的時候,還要不斷摔打,儘可能讓蝦泥起膠發黏。
郭繼昌說道:
「這百花餡用處很大,網友們可以在家試著做一做,很多菜中都能用。」
林旭笑了笑:
「您再提醒,大家也只會放進收藏夾里吃灰。」
把餡料打好,蒙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室進行醃製。
接下來,就是這道百花雞烹製中的重中之重了——整雞脫皮。
很多人都覺得給雞去皮沒什麼難度,至少沒有整雞脫骨難度大。
然而事實上,想要把一隻雞的雞皮完整的脫下來,其難度並不比整雞脫骨簡單,甚至比脫骨還要難。
因為脫骨是從脖子下面開口,把雞的身體往外翻,翻的過程中去掉骨頭就行了。
而整雞脫皮,是需要小心將雞皮完整剝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傷到雞皮,一不小心就會翻車。
更何況這道菜要用鮮雞脫皮,難度相對更高一些。
把準備好的雞拿過來,林旭沒有著急脫皮,而是先用食鹽在雞皮表面認真搓洗一遍,將雞皮搓洗乾淨。
脫下來的雞皮是沒法這麼清洗的,所以要提前處理一遍。
而且這麼搓洗一遍,雞皮的口感更加脆嫩,吃起來也更加美味。
搓完再用清水沖洗一遍,接著擦乾雞肉,開始脫皮。
先把脖根的雞皮切開,接著將整隻雞從胸腔到腹腔切開,然後換成小刀,一點點將雞皮從雞身上剝下來的。
剝的時候要帶著雞的皮下脂肪,但不能帶肉。
另外雞翅膀要帶上,這是吃雞不是雞的重要標誌。
除了雞翅,雞頭也要切下來單獨煮一下,上桌時會擺在盤子裡做裝飾。
雞皮剝下來後,郭繼昌看了看,對林旭的手藝讚不絕口:
「不錯,剝得很乾淨,這樣的雞皮最適合做百花雞了。」
說完,他拿起提前準備好的竹篾網,把雞皮鋪在上面,徹底攤開後,用細長的竹籤將雞皮固定在上面。
雞皮受熱會曲卷收縮,假如不固定直接釀百花餡上籠蒸的話,蒸出來的雞皮很可能會縮成一團。
所以要進行固定,這是百花雞製作過程中的關鍵步驟。
固定妥當,林旭把冰箱裡的百花餡端過來。
先在雞皮上抹一層薄薄的澱粉,增加黏性,接著把醃製好的餡料抓起來再摔打幾下,進一步增加黏性。
最後均勻塗抹在雞皮上,大約一厘米厚。
塗抹均勻後,再打一個蛋清,用手蘸著在餡料上塗抹一下,讓百花餡更加滑膩整潔,更具賣相。
一切準備就緒,放進蒸鍋里開始蒸製。
剛蒸上,何廣昌就探頭探腦在小廚房門口露面了:
「哎喲,來得可真巧,居然趕上伱們拍視頻了,做什麼菜啊?我能參與一下嗎?」
表面是在問,但他連帶國徽的廚師服都換上了,明顯是有備而來。
郭繼昌眯了眯眼:
有內鬼,終止拍攝!
————————
本章5000字,月底了,求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