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王玄霄眼見太上皇王玄理頭也不回地逃離,慌不擇路,仿佛急於投胎。王玄霄誤以為王玄理是因擔憂自己在試探他。
於是,他高聲喊道:「皇兄,請留步!朕此言非虛,乃出自真心!」
王玄理邊跑邊回應,語氣中帶著一絲戲謔:「真心假心,老夫不在乎!想讓老夫掉入陷阱,想都別想!如今我逍遙自在,日子快活得很!」
他又補充道:「老夫早已不貪戀這皇位,正苦於無人接替,你倒好,正好送上門來!」
哇尼瑪!
王玄霄突然覺得胸中翻湧,仿佛要吐出積累已久的鬱結。他極度渴望痛痛快快地大罵一場,內心充滿了對自己決策的悔恨。
他開始懷疑,自己選擇造反,是不是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回想起過去幾十年作為蝶皇的日子,雖然被困在地宮之中,不得自由,但那時的他卻過得無憂無慮。
處理完組織內部的重要事務後,他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修煉之中,偶爾閒暇之餘,再琢磨琢磨如何造反,生活充實又安逸。
然而,未曾想到的是,剛登上皇位不過半月,他就感覺自己一直自視甚高的智慧與才能,仿佛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
各種繁雜的事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原本的計劃和策略似乎都變得蒼白無力。
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決策,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勝任這個位置。
唉……誰說皇帝好啊?真是信了你滴邪!
事已至此,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再好好物色一番,若有合適人選,趕緊把這位置送出去……皇帝……真不是人幹的事!
王玄霄並不是沒想過王天野,但是想起這位令人恐怖的侄孫時,總是不由打冷戰,再結合與他交流過的話,完全就是指望不上。
不過,也不完全指望不上,至少可以找他交流交流,說不定會有不錯的收穫。
而且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小子綁到這條船上來,讓他對這個位置產生興趣。
為今之計,先是解決朝政堆如山的奏摺,唯有從身邊選個人出來,從旁協助。
王玄霄腦中閃過一個個名字,突然定格在了三皇子王傲身上。
「來人,傳大周王王傲進殿見朕!」
半個時辰之後,王傲一臉震驚地看著王玄霄,不可思議地問道:「陛、陛下,您該不是在跟臣開玩笑吧!……立太子,輔佐您監國?……臣不行啊!」
「朕說你行就行,身為皇子,又是一方藩王,更是數百萬大軍的統帥,你不行,還有誰行?」王玄霄不容置疑地說著。
但是王傲待他話音一落,不假思索地蹦出一個名字:「吾兒,王天野!」
「他行!」
王傲的語氣堅定又驕傲,神情更是充滿希冀。
王玄霄嘴角抽抽,實話實說,也不作隱瞞:「他是行,只不過……你說得動他麼?朕的話,不管用……」
說完尷尬地看著王傲,眼神中也帶著希冀。
這話直接將王傲鎮住:不管用?這是什麼鬼?難道這位已經找過那混小子了?還被當面懟回去?……有可能!這還真是那混小子能幹出來的事!……這可怎麼辦?要是我再拒絕,那我們一家指不定就全都把這位得罪了!……這、這,這還能有活路嗎?
王傲在心中胡思亂想著,新皇帝王玄霄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
王玄霄咳嗽一聲後,溫和地勸慰道:「三侄兒,你若願意,就輔佐朕治理朝政吧。現在咱們大乾朝看似四海昇平、國泰民安,但實際上卻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如果沒有一名得力的監國協助朕,大乾恐怕會日漸凋零!」
王傲聽後,心中不禁苦惱起來。他知道自己並無治國之才,而且朝中大臣們也並不看好他。但是他又不敢直接拒絕皇帝的請求,這讓他感到十分為難。
「陛下,您真是看得起我,」王傲苦笑一聲,「但是我並沒有什麼治國之才,恐怕會辜負了您的期望。」
「三侄兒,你太過謙虛了。」王玄霄微笑著說道,「朕看得出,你是一個聰明有志向的人,只要你肯用心,一定能夠勝任監國之職。況且,朝中還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大臣,他們會協助你的。」
王傲聽後,心中更加苦惱了。他知道自己並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華,更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
如果真的擔任了監國之職,恐怕會給國家帶來災難。可他偏偏又不敢直接拒絕皇帝的請求,這讓他感到更苦惱。
「陛下,我……」王傲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我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更擔心會辜負了您的期望。我希望您能夠另覓賢才,不要因為我而耽誤了國家大事。」
王玄霄聽後,不禁皺起了眉頭。他看得出來,王傲是真的苦惱了。但同樣也不想放棄,因為他是真的急需一名得力的助手,來協助他治理國家。
「三侄兒,你要相信自己,」王玄霄開始循循善誘,認真地說,「朕並不是要你獨自承擔這份重任,而是希望你能成為朕的得力助手。
你先試試。如果你真的無法勝任,朕會另覓賢才來協助你。但是現在,我希望你能夠勇敢地接受這個挑戰,為國家做出貢獻。」
隨後王玄霄不由分說,拿起一份份奏摺開念。王傲聽著一個頭兩個大,卻也只能硬著頭皮,跟著一起翻閱奏章。
隨著王傲翻閱奏章上的內容後,不禁感到一陣心酸。他深知王玄霄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各地傳來奏摺有一條報告尤為醒目:國內出現大旱。
這大旱之年,百姓顆粒無收,其中尤以淮州最為嚴重,已經出現大批流民。這種景象令王傲深感責任重大,他知道必須採取措施來緩解百姓的苦難。
王傲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陛下,臣定當竭盡全力,協助陛下治理朝政,為百姓謀福祉。」
王玄霄聽後欣慰地點了點頭,他知道王傲的忠誠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危難時刻,大乾需要這樣的人才來支撐國家的繁榮與安定。
兩人經過一番長談後,決定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旱災。
首先,派遣得力官員前往淮州等受災地區巡視,了解災情並及時上報。
同時調撥糧食和賑災款項,確保流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鼓勵百姓開展自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以期儘快恢復災區的生產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