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去面聖吧,請官家聖裁

  胡中伊帶領著兩百來太學生,浩浩蕩蕩出了太學,往御街走去。

  經過武學時,早已有二十幾名武學生等在那裡,然後匯入了他們的隊伍中。

  行進中,有太學生好奇的向武學生悄悄問道,「你們武學怎麼也來湊這個熱鬧?」

  「難道就許你們太學生指點江山,不許我武學生關心社稷麼?」

  「得了吧,快說實話!」

  「嘿嘿,我們聽說,忠王要將我等派往沿邊歷練,無有軍功不得畢業,說是咱們紙上談兵終不能成器,你說這不是扯蛋麼,咱們還沒學成就丟戰場上,那不就是一個死麼?」

  「有這事?」

  「都傳好幾天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嘛。」

  「哈哈,你們加入倒也有些幫助,起碼可以壯壯聲勢……」

  「娘希匹的,你這書呆子看不起誰呢?」

  「兄台莫惱,說笑而已。」

  增大了幾分的學生隊伍,走上了御街,這時候便看到許多百姓都在議論紛紛,說著剛才大理寺少卿帶人往皇城而去的事。

  從他們的神態來看,只要能夠打擊到惡蛟附身的忠王,那就是大快人心之事,還有許多閒人,也紛紛往南而去,打算親身湊湊熱鬧。

  學生隊伍經過宗學時,五十多名錦袍玉帶的宗室子弟加入了進來,讓陣容再次擴大。

  宗學麼,已經被趙孟啟拿來開刀了,雖然新宗學眼下招收的,只是參與過皇子試選的那批宗室,但很顯然,將來其他宗室子弟也逃不了。

  宗室裡面不乏有志青年,但更多的卻只想安享富貴,學點文化,以便談詩論詞做個雅士,他們不反對,但要他們操勞實務,甚至還要辛苦學武,那是萬萬不能的。

  現在既然有別人挑頭,即便是犯忌的事,但向來都是法不責眾,他們也十分樂意參上一腳。

  順著御街一路往南,沿途百姓看到這少有的陣勢,便都紛紛自覺讓路,讓隊伍行進得非常順利。

  街邊,一隊軍巡院的兵丁默默看著隊伍,卻並沒有上前阻止的意思。

  新上任不久的右軍巡使陌春,原本準備按忠王的意思,大力抓捕造謠傳謠之人,可沒等開始大肆行動,昏睡病的出現便讓他不得不先去維持治安。

  他的正式官告在前天已經到手,七八年的升官夢想終於實現,心中對忠王還是很感激的,也抓了一些傳謠之人,不過卻被馬光祖勒令放掉了,理由是不能加劇民間恐慌。

  之前抓的那幫人,因為有忠王的命令扛著,倒是大多還留在牢中。

  這些天,他也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察覺,有一個針對忠王的陰謀正在成形,但他卻只能幹著急。

  方才大理寺少卿帶著人轟轟烈烈的往皇城而去,他想攔,可他和大理寺少卿相比,等級差得太多,哪裡攔得住。

  現在這幫學生,他也同樣不敢攔,不然一個堵塞言路、濫用職權的罪名,立刻就會扣到他頭上。

  「陌頭,咱們就這麼看著?」接任了軍巡判官的老兄弟問道。

  陌春此刻心情很複雜,「那還能做什麼?等著吧,若是殿下有命令下來,咱就是赴湯蹈火也必定去辦。」

  也不是他對趙孟啟有多忠心,而是因為官場上一旦站隊,那就很難改變了,如果忠王倒下了,那他這個小嘍囉自然也要倒霉。

  「但願殿下等安然度過這一劫……」老兄弟也誠心祈禱著。

  浩浩蕩蕩的學生隊伍,進了朝天門,經過一個又一個的衙署,不久便來到了和寧門前。

  和寧門緊閉著,門前的禁軍將士刀劍出鞘,弓弩上弦,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而城頭也是隱隱綽綽晃動著寒光。

  袁則昂然立於門前十丈處,頭上的烏紗幞已經被摘下,捧在他手中。

  而他身側,蔡李氏抱著襁褓並立著,兩個女娃依然赤著上身,已經凍得有些發青,讓那背上的血字顯得更加刺目和悲壯。

  其他大理寺官吏和衙役則在他們身後三丈外圍了半個圈,把追隨而來的百姓隔絕開來,以免被看成是圍攻皇城。

  三學學生來了之後,大多也留在了半圈之外,只有胡中伊帶了幾個同窗走了進去,來到袁則身後。

  「少卿,晚生與諸多三學同窗前來助陣聲援,不知可有來遲?」

  袁則沒有回頭,語氣淡淡,「不遲,我們也剛到不久,尚未表明來意呢。」

  胡中伊又問,「那我們現在該如何做?叩闕求見官家麼?」

  聞言,袁則不由轉過了頭,用奇怪的眼神看著這年輕的太學生,「想什麼呢!?官家怎麼可能會見咱們?」

  「額?不見!?那咱們怎麼陳情訴求?」胡中伊愕然。

  這御史台怎麼找這麼個愣頭青?啥也不懂啊!

  袁則心中嘀咕著,卻也略略解釋,「記住,咱們來這裡,不是向朝廷示威,也不是向官家哭鬧,而是懇請官家開恩,否則乾脆就去敲登聞鼓了。」

  見胡中伊還是不怎麼明白,便再說了一句,「放心吧,只要咱們來了這裡,官家就已經知道了,不用再多做什麼了……吶,能見官家的人來了。」

  順著袁則的目光,只見新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董槐,帶著一幫大佬匆匆趕來。

  董槐上來便是厲聲喝問,「袁則,你不在大理寺安心辦差,聚集百姓學子於皇城之前,意欲何為!?」

  袁則一臉坦然,心平氣和道,「董相,您誤會了,並非下官聚眾,而是大家自發,現在有一起人命案件涉及忠王,因此無法立案,但為了弄清真相,也為了天道公理,下官向懇求官家開恩,准予立案審問!」

  隨即他便將案情簡單與這群大佬們解說了一遍。

  審問皇儲,這自然是不被朝廷允許的,簡直就是挑釁皇權!

  董槐臉色非常難看,但看著四周的人群,知道此事已經鬧大,想要低調處理是不能了,以他老好人的性子,又做不出狠厲的決斷,一時舉棋不定。

  其他大臣在這非常時期,大庭廣眾之下,也不敢輕易表態,倒是丁大全說了一句,「既然已經廣為人知了,下官覺得還是將此案理清一下為好,用真相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如果忠王無罪,也好還以清白。」

  話說的很委婉,但意思卻很明顯,他是支持立案審問的。

  董槐遲疑了一下,嘆氣道,「這牽涉到忠王,可不是咱們做臣子的能決定的,走吧,去面聖吧,請官家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