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趙孟啟陪著錢朵,將她這些閨蜜送出府外。
倒不是連晚宴都不捨得招待,而是因為燕王府在城外,這些小娘子得趕在城門落鎖前回臨安城。
告別時,謝雲喬與胡貞幾人看趙孟啟的眼神,無一不是充滿了幽怨與不甘。
但趙孟啟恍若無覺,只是保持著主人家應有的禮貌和微笑,「招待不周,還望小娘子們海涵。」
見他這無動於衷的模樣,柳環忍不住有些小性子發作,一跺腳,扭腰轉身往牛車走去,「走啦走啦!」
心中嘆著氣,幾個小娘子蹲了萬福告辭,先後上了牛車。
後面沉默著的綰綰,走到車轅邊就要上車時,一個沒忍住,暮然回首望向趙孟啟,眸中似有千言萬語,終究只是化成微微一蹲。
車夫揮動鞭子打出一個脆響,兩頭並列的老牛邁開了蹄子,拉著寬大的牛車吱呀吱呀上了路。
車廂中,沉悶了許久,小娘子們的眼神卻總是時不時瞟向綰綰,帶著妒忌和防備,想要質問,卻沒有立場。
最後還是謝雲喬打破了僵持的氣氛,「綰綰姐,你回老家後,什麼時候再回來啊?」
顯然其他幾人也很關心這個問題,立馬都豎起了耳朵。
綰綰哪能不明白這幾個貴家小娘子的心思,覺得沒必要讓她們多誤會,便搖著頭道,「這次回了吳江,應該此生都不會離開了。」
「啊?為什麼啊?」柳環有些不解。
「先父有一生死之交姓劉,乃是吳江大族子弟,年輕時兩人一同投軍,情同手足兄弟,後來在我剛出世不久,先父便與劉世伯約定婚姻,已行文定,下月,我便滿十六周歲,到了約定行大禮之時……」
綰綰淡淡的解釋著,無喜無悲,像是在說別人的事一般。
……
趙孟啟並沒在綰綰回鄉之事上想太多,潛意識還是後世人的思維,不過就是回趟老家而已。
卻忘了在這時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生離』和『死別』其實相差不了多少,不但再難相見,甚至音訊全無。
他在那天稍微休息半日之後,第二天開始又忙碌了起來。
最首要的事就是徵兵,想要對大宋做出改變,手中沒有一支絕對的武力,那一切都只會是空想。
說起來,大宋此時帳面上的兵力有六十多萬,主要由禁軍,駐屯大軍,廂軍,土軍,弓手組成,禁軍又分為三衙直屬和各州禁軍。
駐屯大軍最初是五支,分別由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吳玠和岳飛統領,當時就是抗擊金國的絕對主力。
等局勢穩定下來後,趙九妹和朝中大臣自然不甘心軍權旁落,經過一系列整編和重組,最後形成了沿邊十支駐屯大軍和三衙直屬這十三支主力部隊,總共差不多在二十萬人左右。
真正能打仗的也就這十三支軍隊了,其他各州系將禁軍、不系將禁軍,基本上等同於雜役軍,大部分被官吏所私占用,負擔各種工作,偶爾能剿匪平叛和維持地方穩定,和廂軍地位差不多了。
這裡面過於複雜,不是幾句話能理清的,但趙孟啟要對整個軍製做出改變,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以王府衛軍的名義,建立一支新軍樣板,試驗成熟之後,再去轉變其它部隊。
於是,他一出手就要招募五千人,這可把滿朝文武都給嚇壞了,要知道臨安所有駐軍名義上有十萬,但由於調動頻繁加上缺額,實際不過七萬左右。
等弄清楚招兵要求為十四至十六歲,大臣們才稍稍放下了心,他們認為這都是些半大孩子而已,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形成作戰能力的。
最近皇城司的人頻頻出入於各個寺廟,將斂聚來的錢財源源不斷的運往燕王府,因此也有些大臣以為燕王這是錢多了咬手,再給自己找玩伴呢。
雖然手中差不多有兩千多萬貫了,但趙孟啟招兵時給出的軍餉,並沒有招工那麼離譜,主要是防止引起其他軍隊的不滿。
大宋執行的是募兵制,當兵就是一種終身職業,軍餉在歷代中算是最高了,不過這正俸發放起來就很複雜了,有貨幣、布帛、成衣、粟米,另外還有賞賜和軍功。
概括來說,大宋前中期花在一名精兵身上的錢,大約一年是四五十貫,但此時米價差不多是之前的兩倍,所以現在主力軍隊一名士兵一年要花費一百來貫。
因此趙孟啟按照這個基數,略微加了一點點,定下了,「正俸六貫,其餘吃穿用度由軍中全包,節賞與軍功不低於其他諸軍。」
這個收入對臨安普通市民來說,不算很有吸引力,畢竟平均每個人一月的開支就在五六貫錢了。
但是對流民和貧民來說,就是天上掉餡餅一樣,尤其是半大小子力氣還沒長成,偏偏飯量卻是驚人,丟到燕王軍中,不但管飽,而且還能給家裡補貼不少。
更重要的是,燕王定下了規矩,服役滿十五年後,可以自由退役。
於是燕王衛軍所在的軍營外,擠滿了應募的人。
P.感冒了,今天只有一章,哎,全勤也沒了,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