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林丹汗的反擊

  第792章 林丹汗的反擊

  「地方是好地方,可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啊。禮卿,換個位置想一想,如果你是卜失兔,此時被人要挾,在其領地軟腹建城駐軍,心裡會怎麼想?

  將心比心,趁人之危可獲利一時,卻不利於長久。今後很多年朝廷都要與土默特、喀喇沁兩部密切合作,這對雙方都有很大好處。

  既然是合作,那就不能讓某一方太吃虧。諸位,聽朕說一句,在與外邦交往時既不能居高臨下,也不可俯首帖耳,具體該以何為準呢?很簡單,兩個字,得失。

  以此為例,在土默特部虛弱之時提出很過分的要求,卜失兔咬著牙也得答應。看上去是我們占便宜了,實則是失去了一個盟友的基本信任和之前的所有恩情。

  假以時日,當大明遇到困難時,土默特部不光不會伸出援手反而會落井下石,且心裡沒有半點愧疚。

  那是不是因為大明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土默特部就該永遠感恩戴德,到了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呢?

  也不要這樣想,卜失兔做為土默特部的首領,首先要考慮的是部落得失,在不吃大虧的前提下,才會想一想與大明的恩情。

  所以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既不能半點感情不講也不能把感情放在太重要的位置。時刻盯緊得失,算計好好得失,儘可能讓雙方都能獲利,才是長久交往下去的基礎。」

  在看過地圖之後,洪濤承認杜文煥的建議很有戰術價值,但在國家戰略層面上卻欠考慮了。借著這個問題,正好與參會的大臣們多聊聊外交話題,這是個新課題,卻很重要。

  「臣謹遵聖喻……」道理講的對不對,眾人各有各的理解,不過表態卻是一致的,沒人再敢用舊制和皇帝抬槓了。

  「陳尚書,軌道馬車的效果如何?」道理講完了,還得再來點實際的。

  想穩住北方的局面,歸化、八卦、富峪三座城是關鍵。要想守住這三座城,後勤補給是最重要的。無論是運兵還是運輸貨物,路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但現有的道路受降雨和降雪天氣影響有點大,想提高效率和通行能力,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增加軌道馬車好像最實際也最簡單。

  「回稟陛下,軌道馬車於去年正月通車,除了頭兩個多月車夫們不太熟悉有過幾次事故,其後糧秣軍備運送速度提高一倍不止,效果斐然。

  按照熊郎中的籌劃,如果人手充足全力開動,軌道在平原上的運送能力會是驛道的三倍以上。到了山區更甚,可以達到五倍甚至十倍,且貨物越多越重效果越明顯。」

  突然被皇帝點名詢問,陳家樹還有點惶恐,但聽到軌道之後馬上就滔滔不絕起來。建設部自成立以來,最出彩的工程就是這三條軌道,而且前無古人。

  「嗯,合用就好……熊三拔此刻正在忙什麼呢?」聽到軌道好用,洪濤也是由衷的高興。他雖然不是建造者,卻是倡導者和設計者之一,必須有理由驕傲。

  「熊郎中正帶著工匠考察黃河與長江,說要在河面上架一座大鐵橋,讓軌道貫通大明南北。」

  「呵呵呵……志向還挺大。召他回來吧,先別貫通南北了,把富峪城、八卦城、歸化城先給朕用軌道貫通嘍。」

  聽聞熊三拔要造跨江大橋,洪濤笑得更開心了。自己並沒費什麼心思,就把一位虔誠的耶穌會傳教士變成了工程師,這就叫知人善用,雙贏!

  不過這次不能由著他的愛好來了,大跨度橋樑的設計方案自己有,但短時間內用不上,眼下有更需要他的地方。

  「眾位愛卿可還有要事?如果沒有太緊要的留著明天再議,朕奔波勞累了幾個月,連皇后還沒見到呢。」

  只要邊境不出問題,洪濤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至於說在離開京城這段時間裡有沒有大臣私下搞小動作,也不能公開聊,必須偷偷摸摸的進行。

  「啟稟陛下,臣這裡剛接到安南國王阮香江的奏摺,其中提到了將其小女送入宮中為妃的事情,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可是越想散會越有人添亂,禮部尚書楊嗣昌又站了起來,帶著一股子似笑非笑的表情,提起了一件私事。

  「哦,朕在峴港見到阮香江時聽他提過此事。嗯……這樣吧,由葉大學士主持,眾愛卿幫朕拿個主意,是否准許聽你們的。

  順便也連朕從呂宋帶回來的女子一併討論了,人現在宮內由王承恩教授禮儀,詳細情況問他就是了,朕先走一步!」

  在御前會議上公開討論後宮人選,洪濤真覺得有點浪費精力。但看到大臣們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般的表情,就知道反對會引來多少非議。索性把權力送出去,也讓他們做次主,省得老說自己太霸道。

  洪濤放心了,可有人不甘心。左翼蒙古大軍這次西進沒有占到任何便宜,林丹汗把一腔怒火全轉到了大明頭上,同時也注意到了富峪城重要性,決定拔掉這根扎在軟腹上的小刺。

  就在洪濤回京之後沒幾天,東北都司的戰報再次傳來。左翼蒙古和女真共同出兵圍攻富峪城,據駐守當地的第一衛估算,兵力超過了2萬。

  東北都司參謀部接到戰報之後沒有馬上增派援軍,而是派遣了幾波游騎出關打探敵情,同時將軍情火速送往陸軍參謀部,並附上了意見,一句話,不理不睬、靜觀其變。

  陸軍參謀部在看過戰報之後,馬上轉呈總參謀部,同時也附上了意見,這回更少,只有兩個字,附議。

  「確定有女真軍隊參與?」洪濤拿到這份戰報時,總參謀部和陸軍參謀部正在開會研究對策。他連地圖都沒看就提出了問題,神情中好像還有所期盼。

  「戰報不是從富峪城送出來的,是附近的觀察哨。負責攻城的敵軍以重裝步卒為主,且裝備了火炮。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再過兩三個時辰還會有戰報送來,到時候就能知道詳情了。」

  李如樟對富峪城的駐防情況比較了解,所以態度更是不慌不忙。這座城不光修建的很堅固,防禦火力布置的很兇猛,而且還利用地勢做足了預警,周邊5里和沿途設立了幾十個觀察哨,即便遭到圍困也不會失去聯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