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以茶馭番

  第704章 以茶馭番

  「哦……鹽商不光顧是吧……還真是個大問題呢。你們都替朕想一想,有沒有辦法讓他們必須光顧呢?」對於這個問題,洪濤摸著下巴做思考狀,好像沒找到辦法,然後把難題拋給了在座的每個人。

  「萬歲爺,學生以為可以仿效海關配率,由朝廷規定每引中必須包含多少斤山東和山西所產食鹽,額度不夠需繳納高額鹽稅。」很快就有參謀起身給出了建議,辦法並不新穎,根本談不上創造,頂多算借鑑。

  「……嘶……不妥不妥。海商有港口海關查驗,難以逃漏。鹽引遍布各地,鹽業公司和朝廷都難以獲悉詳情。」

  既然是參謀出的主意,做為總參謀長就必須要重視了。袁可立摸著鬍子沉吟片刻,搖著頭給否了。辦法再好,卻無法實施,等於沒說。

  「……」這下滿屋子人又陷入了沉默,都在絞盡腦汁琢磨有沒有解決之道,或者乾脆想新辦法。

  「萬歲爺,奴婢有個法子,能解袁總參謀長之憂……」突然一個細細的聲音響了起來,眾人轉頭一看,居然出自端茶倒水的小太監。

  「放肆……」第一個有反應的就是王承恩,厲聲呵斥,臉上的肌肉都抽抽了。

  「你放肆……他叫什麼?」緊跟著就是皇帝,回頭瞪了一眼。

  「來的時候叫三丫頭,大名府人,家裡得了瘟疫,入京投靠,被遠方親戚淨身賣入宮的。景陽八年入選蹴鞠隊,投在奴婢門下,重新起了名字,王報恩,報答陛下教導之恩。」

  「……王承恩、王報恩,朕聽著你們倆怎麼像是同輩?王報恩,說說你的辦法。不用慌,你做的對,他敢報復就向朕告狀。」

  蹴鞠隊每年都招收新成員,多則十幾個,少則幾個。洪濤雖然經常給他們上課,可除了頭兩三批的隊員,剩下的也記不清誰是誰。不過規矩是一樣的,實事求是,其中就包括了有想法就說。

  「回萬歲爺,奴婢覺得山東和山西鹽場裡的鹽不用發售給鹽商,可以歸入鹽引之內,以鹽引多寡賣給各鹽場,再由他們去售賣。這樣一來,不管鹽商是否樂意購買,鹽稅都可以如數收上來了。」

  王報恩則與王承恩不同,雖然也在養心殿行走,卻沒從大太監們身上學到太多人情世故。既然皇帝給撐腰了,立馬尖著嗓子和盤托出。配上神態、身段、個頭,確實有點像女孩子。

  「嘿嘿嘿嘿……哈哈哈哈……這才叫強將手下無弱兵!好、很好,王報恩,你不光給朕漲了臉,還為朝廷解決了大問題。既然辦法是你想出來的,那就去鹽業公司當個監使吧,多想一些好辦法,幫黃道周把差事辦好!」

  洪濤笑得那叫一個爽啊,心裡就像親兒子高考得了700分似的美。這辦法真是太絕了,比自己想的還好用。那還有什麼可說的,這麼好用的腦子放在蹴鞠隊裡當保鏢和密探太屈才了,必須找個更大的舞台盡情展示。

  「奴婢謹遵聖命,萬歲萬歲萬萬歲!」

  和傳統太監又不一樣了,王報恩沒有假惺惺的說離不開皇帝,願意一輩子在身邊伺候云云,而是很乾脆的接受了任命,表情里都是自豪。

  「嗯,先下去準備吧,待司禮監的任命一下,即刻啟程。」洪濤也不想聽那些虛頭巴腦的奉承,擺了擺手,示意王報恩可以離開了。

  「但光有賣鹽的辦法還不成,正道有了,邪門歪道就不能留。禮卿,此事也要由總參謀部負責。你和王昇商量下,借著平亂的機會,順便再把主要產鹽區的私鹽清理一番。

  只要是沒登記造冊的鹽場,發現一個搗毀一個,人員全部送入礦山苦役,有反抗者格殺勿論。另外要先在報紙上給各地吹吹風,把道理講清楚,所謂先禮後兵嘛。」

  王報恩的背影還沒消失,皇帝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以鹽引的方式強行搭配高價鹽的辦法確實挺妙,但如果不控制住私鹽泛濫,依舊是杯水車薪。

  這時拳頭大的優勢就該展現出來了,再頑固的民間團體,也無法與國家機器硬碰硬。不過為了避免擴大化,還是把掃蕩私鹽的行動指揮權交到了袁可立手中,有他這位官場老將把控尺度,王昇背負的罵名應該就能少一些。

  「臣遵旨!」袁可立也沒有遲疑,大多數海鹽產地都靠海,只要有海軍協助,搜查起來易如反掌。皇帝又沒要求長治久安,辦理起來就更簡單了。

  「好了,鹽的事情暫且到這裡,下面再說說茶。張然,伱在這方面應該很熟悉,講講吧,大明的茶有沒有問題。」

  喝了一口茶,抽了半根雪茄,洪濤又引導著眾人繼續進行下一項討論,這次被點名發言的換成了御馬監掌印張然。

  「奴婢在……」張然倒是沒推辭,也沒詫異,起身整整了袍服,又清了清嗓子,連檔案都沒看就開始了講述。

  為什麼讓張然來講述茶法呢?難不成御馬監還監管著茶葉買賣?這倒不是,御馬監不管茶葉,但在全國各地都有馬場,主管著皇室用馬和一部分軍馬。

  說著說著茶葉,怎麼又改成馬了?別急,明朝的茶法與馬匹的聯繫非常緊密,任何從事馬政的部門,除了懂馬之外,同時也要懂茶。

  大明建立之初,北元蒙古勢力還未被清除,北方作戰任務很重。而與北元蒙古軍隊作戰光靠步兵會很吃虧,但漢地又缺少馬匹。

  為了讓明軍裝備更多的馬匹,朱元璋借鑑了宋代以茶控蕃的辦法,再加以完善,逐漸搞出一套以茶馭蕃的辦法。

  「凡治胡虜當順其性。胡人所居習於苦寒,今遷之內地必驅而南去寒涼而即炎熱,失其本性反易為亂。不若順而撫之,使其歸就邊地,擇水草孳牧,彼得遂其生,自然安矣。」

  他認為遊牧民族不適合內地生活,與其強行內遷,不如讓他們在邊境繼續生活,只要安撫得當就能相互安穩。可怎麼做才能順其性呢?

  「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因以病。唐、宋以來,行以茶易馬法。故設茶課市場司於天全六藩,令以市馬。而入貢者又優以茶布,諸藩戀貢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為變。」

  他認為遊牧民族吃肉喝奶,沒有茶葉就會生病。唐宋兩朝都用茶葉交易過馬匹,所以也別想啥新鮮招兒了,繼續仿效前人吧。用茶葉、布匹和蕃人交易,再許給官職,就會讓他們離不開大明,也就不容易發生叛變了。

  注意一點,這裡的蕃,特指生活在青海、西藏的遊牧民族。雖然高原馬沒有蒙古馬適合作戰騎乘,但此時戰馬產地多被蒙古控制,只能退而求其次,有總比沒有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