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鄂爾多斯

  第677章 鄂爾多斯

  找誰呢?其實都不用刻意尋找,辛愛黃部最合適。而且不管想不想去都逃不掉,沒商量。於是乎,辛愛黃部就抱著拼一把,贏了與察哈爾部共同瓜分喀喇沁部,輸了也有察哈爾部庇護的想法傾巢出動,悄悄繞路奔向了興和城。

  結果素囊台吉的消息還真準確,正好趕上大明皇帝與兩位首領會面,之所以沒去截殺白洪大台吉,任由他和順義王卜失兔帶領部曲從北面逃走,完全是為了大局著想。

  眼下的局面是明擺著的,大明皇帝悄悄出關是與白洪大台吉、卜失兔會面,如果被蒙古軍隊突襲,罪魁禍首肯定屬於喀喇沁和土默特兩部的大首領。至於說是不是有其他人暗中搗鬼,大明朝廷既顧不上也查不清,是筆糊塗帳。

  只要破壞了喀喇沁、土默特兩部與大明的互市,順義王卜失兔肯定率先倒台,到時候素囊台吉的地位有了保證,辛愛黃部也能回歸本族占據一塊不錯的草場,不用再在夾縫裡求生存了,更不怕喀喇沁部報復。

  「辦法雖然笨,卻也好用,只是漢人的火銃何時變得如此犀利了?」

  在鄂木布楚左邊站著一位老者,鬚髮皆已花白,身材也不是很壯碩,長得很像北地漢人,沒有髮辮,而是用一塊布巾包裹著頭髮。

  他就是土默特部三娘子的孫子,素囊台吉。看上去有點老,其實比卜失兔還小兩歲呢。

  這次前來襲擊大明皇帝,他不光拉來了鄂爾多斯部的八千援兵,還把支持自己的三十個鄂托克青壯抽調一空,湊了整整二萬五千騎兵,打算破釜沉舟了。

  但經過昨晚的初步試探,原本萬無一失的感覺好像有點動搖了。對面的漢人軍隊與大明邊軍從裝備、武器到戰法沒有半點相似,戰鬥力更是驚人,短短兩次小規模衝鋒就讓己方損失了二百多人馬。

  「若是素囊台吉怕了,就先讓鄂爾多斯的勇士上陣。按照蒙古的習慣,出力多者多拿。誰攻破了明軍陣地,漢人皇帝歸誰!」

  站在鄂木布楚右邊的男人年歲比素囊小,四十多左右,很瘦還高,乾瘦細高那種,此種體型在北方遊牧民族中很少見。

  他叫額璘臣,是鄂爾多斯部的吉囊,也叫濟農。這個職位本來是成吉思汗設立的,全蒙古只有一個,地位相當崇高,權力也很大,約等於漢人王朝里有實權的親王。

  到了達延汗時代,濟農制度才被固定下來。大汗總領蒙古各部,親領察哈爾部,吉囊分領右翼蒙古三萬戶,親領鄂爾多斯部。

  但從達延汗之後,蒙古各部再次分崩離析,有些規矩也就逐漸荒廢了。很多部落都有自己的大汗和吉囊,越來越不值錢。

  蒙古各部通常是以血緣組成,就像村裡的大家族,後代成年之後要分家,每個孩子都有宅基地和田畝。雖然各過各的,關係上互相還是親戚。但鄂爾多斯不同,它是因為工作才成為蒙古一部的。

  成吉思汗去世後,用過的畫像、遺物、衣冠、弓箭、金馬鞍、馬具等被當做神靈之物供奉了起來,安放在4個斡爾朵內。斡耳朵一詞來源於突厥語,後被蒙古人使用,意為大帳。

  除了成吉思汗的4個斡爾朵,他的4位皇后還有4個斡爾朵。她們去世後,這4個斡爾朵也成了祭祀皇后英靈的聖地。

  1235年,窩闊台汗在杭愛山南麓建設都城哈拉和林,把供奉成吉思汗及其皇后的8個斡爾朵合併管理,通稱為八白室。

  古代皇帝的陵寢都會有守陵人和軍隊護衛,比如朱元璋在南京的陵墓,就專門安排了南京神宮監和一衛禁軍守護。

  蒙古人建國之後也把這套東西學去了,於是負責守護成吉思汗斡爾朵的這群人就被稱為斡爾朵斯,傳入內地之後,漢語音譯為阿爾圖斯、沃爾都司、鄂爾多斯等。

  但這群守陵人並不來自某個族群,而是從最忠於成吉思汗的將軍,比如木華黎、哲別、速別台,還有禁衛軍和黃金家族成員中挑選。他們經過上百年的聚居慢慢形成了一個族群,被外人稱作斡爾朵斯,或者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族在明代以前,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哈拉和林附近,除了放牧耕種之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守衛八白室。

  1380年明軍北伐哈拉和林城,為了防止八白室被毀於戰火,鄂爾多斯部提前一個月帶著斡爾朵向北撤進了鄂爾渾草原。待明軍走後,哈拉和林城也被焚毀,鄂爾多斯部怕明軍再度來攻,只好選擇了遷徙。

  他們從鄂爾渾草原出發,高舉著成吉思汗的蘇勒德旗,在弓箭手和馬隊的護送下趕著八輛大型牛車,裝載著八白室一路向西來到了杭愛山下。

  此後又到過阿爾泰山、伊犁河谷、哈密草原和阿拉善草原。遊蕩了近百年,卻始終沒有選擇在一個地方長期定居。倒不是當地的蒙古部族容不下他們,也不是水草不夠豐美,而是在遵守一份責任。

  成吉思汗生前在出征西夏的途中曾經路過鄂爾多斯,看到很多鹿群奔跑,讚嘆道:這裡是梅花鹿兒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我死後葬於此!

  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後,哈拉和林建成之前,鄂爾多斯部就曾在此地安放過斡爾朵,後來才遷往哈拉和林城。不過始終在鄂爾多斯留有一小部分族人,幾百年沒有離開,一直等待著完成大汗的囑託。

  有道是蒼天不負有心人,土木堡之變後明朝轉入了戰略被動,大幅收縮防線,修建長城,讓出了河套和鄂爾多斯地區。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鄂爾多斯部耳中,在孛羅忽吉囊的率領下開始了大規模東遷,翻越賀蘭山抵達陰山前的廣闊草原,再渡過黃河進入鄂爾多斯草原,前後用了差不多30年時間,史稱「北虜入套」。

  達延汗成為蒙古中興之主時,鄂爾多斯部被交給了他的三兒子巴爾斯博羅特掌管。從此之後,這個為成吉思汗守衛陵寢的族群,也有了黃金家族的血脈。

  (本章完)